本如實性禅師景川和尚語錄卷下

關燈
侍者某等編集 遠孫古文校正 住勢州保福山大樹禅寺語 解夏小參。

    至理圓融太虛寬廣。

    參。

    拟欲駕起鐵船。

    快裂破大教網。

    僧問。

    郊墟迎涼。

    井梧翻葉。

    燈火堪親金殿分燭。

    月樓答鐘。

    風辨可見。

    幸臨法筵。

    願垂慈訓。

    師雲。

    無物堪比倫。

    教我如何說。

    進雲。

    但有路可上。

    更高人也行。

    師雲。

    步步蹈着綠水青山。

    進雲。

    記得。

    天澤老師住徑山日。

    解制小參雲。

    徑山今夏一衆現大人相。

    端的在那裡。

    師雲。

    如金出礦。

    似玉走盤。

    進雲。

    福山今夏一衆未審現甚麼相。

    師雲。

    驢腮馬颔得人憎。

    進雲。

    可謂。

    薝蔔林裡沒餘香。

    師雲。

    當門不用栽荊??。

    後代兒孫惹着衣。

    進雲。

    作麼生是向上事。

    師雲。

    主山高案山低。

    進雲。

    高北山半嶺之雲。

    湛鄞水一輪之月。

    便禮拜。

    師雲。

    須彌頂上擊金鐘。

    百戰場中師子吼。

     師乃雲。

    雲山結制。

    寰中天子。

    大樹解制。

    塞外将軍。

    解結已無拘。

    行業豈策勳。

    赤條條而超宗越格。

    白的的而絕機出群。

    正與麼正與麼。

    不與麼不與麼。

    黃頭碧眼皮下無血。

    狸奴白牯眼裡有筋。

    所以道。

    以大圓覺為我伽藍身心安居平等性智。

    有水皆含月。

    無山不帶雲。

    良久雲。

    上來施設盡是生節文。

    且道。

    九旬已過了。

    人人布袋頭。

    開也賞勞一句作麼生雲。

    卓拄杖雲。

    光陰荏苒吹華發。

    心事由來付鐵君。

     自叙。

    (宗隆)元昧三學。

    今缺五緣。

    羞臨祖域強玷法筵。

    隻如古德匡徒領衆五據大刹不動一椽。

    果能提振臨濟正宗。

    古人榜樣賴尚如是。

    今何得不然乎。

    不管殿宇興廢。

    不揀玄學利鈍。

    不論道友親疏。

    不希檀越歸崇。

    但隻以本分一着子。

    時時接引。

    日日舉揚。

    無奈法運澆季祖庭秋晚。

    各各努力。

     複舉。

    圓通大應國師住崇福日。

    解制小參雲。

    橫嶽峰頂峭峻。

    巍巍千古萬古。

    到者還稀。

    霧擁雲屯。

    日炙風吹。

    曆代祖師仰望不及。

    天下衲僧着腳不得。

    今夏九十日内。

    八十餘員禅和。

    同此結制安居。

    各自克期取證。

    風前月下。

    兩兩三三。

    林邊水際。

    任意遊戲。

    今則法歲周圓。

    且道。

    還有一個半個親到頂??底麼。

    其或未然。

    千峰勢到嶽邊止。

    萬派聲歸海上消。

    師雲。

    咦。

    恁麼間絡索。

    點檢将來。

    陳年曆日。

    陣後兵書。

    大樹則不然。

    唵摩呢達哩吽撥吒蘇噜悉利娑婆诃。

    喝一喝。

     開爐上堂。

    大樹今日開爐不論無賓主話。

    大家圍爐隻要舉揚本分一着子。

    即今如何舉揚去也。

    召大衆雲。

    何不向火。

     初祖忌。

    少林一夜雪漫漫。

    斷臂師僧心未安。

    隻個未安心法要。

    拈來天下與人看。

     上堂。

    禅非坐卧。

    為甚麼在這裡修禅定。

    陋巷不騎金色馬。

    回途卻着破襕衫。

     歲旦上堂。

    天得一以清。

    地得一以甯。

    帝王得一以治天下。

    且道。

    衲僧得一時。

    成得個甚麼邊事。

    長連床上有粥有飯。

     上堂。

    一切智智清淨。

    衲僧家如何見得。

    良久雲。

    張公吃酒李公醉。

     上堂。

    古人修心煉行。

    為法忘軀。

    如今林下水邊。

    十個五雙。

    相聚孜孜為此事。

    還有為法忘軀底麼。

    白雲盡處是青山。

    行人更在青山外。

     妙心第二世授翁和尚百年忌。

    他是瞆翁妖孽孫。

    鑄魔王印诳仁根。

    刹那三萬六千日。

    棒雨喝雷山嶽昏。

     結夏上堂。

    不住圓覺伽藍。

    不守三期禁制。

    是甚麼人行履。

    腦後見腮。

    莫與往來。

     上堂。

    舉。

    古人道。

    釋迦牟尼佛下賤客作兒。

    庭前柏樹子一二三四五。

    師雲。

    古人恁麼說話。

    諸人如何委悉。

    七尺拄杖。

    三尺竹篦。

     上堂。

    保福山中許多道流。

    今夏修得甚麼三昧。

    各各呈露。

    大樹一一證明去也。

    何故玄關大啟正眼流通。

     上堂。

    舉。

    臨濟因座主問。

    三乘十二分教豈不是明佛性。

    濟雲。

    荒草不曾鋤。

    主雲。

    佛豈賺人也。

    濟雲。

    佛在甚麼處。

    師雲。

    諸人要會麼。

    明月夜光多逢按劍。

     上堂。

    舉。

    臨濟因半夏上黃檗。

    見檗看經雲。

    我将謂是個人。

    元來揞黑豆老和尚。

    住數日乃辭去。

    師雲。

    毒龍行處草不生。

     上堂。

    舉。

    高亭參德山。

    隔江才見便雲。

    不審。

    山乃搖扇招之。

    亭忽開悟乃橫趨而去。

    師雲。

    保山一衆晨參暮請。

    且道。

    是同是别。

    曹溪波浪如相似。

    無限平人被陸沈。

     解夏上堂。

    保山淡薄愧宗猷。

    好個師僧去不留。

    唯有諸貞實别别。

    井邊梧葉早翻秋。

     庸侍者舉哀六年。

    伴我問平安。

    具截流機。

    閃電間生死海中遊戲去。

    随波逐浪有阿難。

    恁麼行履猶未谛當在。

    還委悉麼。

    雲冉冉水漫漫。

    明月蘆花君自看。

     庸侍者取骨。

    鹽宮扇破不知音。

    碧海青天夜夜心。

    今日保山端的别。

    冷灰堆裡得黃金。

    喝一喝。

     上堂。

    一切智智清淨諸人作麼生會。

    吹毛元不動。

    遍地是刀槍。

     中秋上堂。

    靈山指月。

    曹溪話月。

    且道。

    月在甚麼處。

    大地黑漫漫。

     上堂。

    今日是重九。

    東籬菊正開。

    諸人還有賞花分麼。

    相知不在千杯酒。

    一盞清茶也醉人。

     初祖忌上堂。

    直指指個甚麼。

    單傳傳個甚麼。

    梁魏山河本太平。

    無端容此老狐精。

     冬至上堂。

    陰魔從這裡去。

    陽鬼從那邊來。

    不涉陰陽一句作麼生道。

    陽氣發時無硬地。

    秦時??轹鑽生花。

     為明叟居士忌日上堂。

    居士平生不修戒定慧。

    不斷淫怒癡。

    敢問諸人此人還脫得生死麼。

    若道脫得入地獄如箭。

    若道不脫得入地獄如箭。

    良久雲。

    白雲盡處是青山。

    行人更在青山外。

     解夏小參。

    護鵝雪蠟人冰。

    若論賞勞一句。

    放你三十烏藤。

    參。

    僧問。

    時節遷變一葉已翻。

    暮樓鐘動涼飙蕭然。

    九夏已過。

    前村雨殘。

    複禮樂于唐虞主車行于慶曆。

    幸臨法席。

    請師钤錘。

    師雲。

    鐵蛇鑽不入。

    進雲。

    合浦還珠雲山改觀。

    師雲。

    水長船高。

    進雲。

    記得。

    九峰虔禅師因僧問。

    西天夏末有人得道。

    此間夏末還有人得道麼。

    峰雲。

    有。

    端的在那裡。

    師雲。

    針頭削鐵。

    進雲。

    僧雲何者是。

    峰雲。

    頭帶午夜月。

    腳蹈黃金地。

    又作麼生。

    師雲。

    鹭股割肉。

    進雲。

    古人底且置。

    吾山今日有人道得一句也無。

    師雲。

    舌頭曳地。

    進雲。

    寰中天子敕。

    塞外将軍令。

    師雲。

    主山高案山低。

    進雲。

    看盡潇湘景。

    和舟入畫圖。

    師雲。

    有時乘好月。

    不覺過滄洲。

     師乃雲。

    四海五湖諸衲子。

    九旬聚首惡冤家。

    犀因玩月紋生角。

    象被驚雷花入牙。

     複雲。

    文殊三處度夏。

    山僧今夏兩處度夏。

    且道。

    還有優劣也無。

    師子窟中無異獸。

     上堂。

    舉。

    趙州雲。

    有佛處不得住。

    無佛處急走過。

    三千裡外逢人不得錯舉。

    有僧出雲。

    與麼則不去也。

    州雲。

    摘楊花摘楊花。

    師雲。

    諸人還知此老漢為人處麼。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上堂。

    舉。

    傳大士雲。

    空手把鋤頭。

    步行騎水牛。

    人從橋上過。

    橋流水不流。

    師雲。

    普。

     為實源正真大姊忌日上堂。

    古人道。

    本源自性天真佛。

    且道。

    喚甚麼作天真佛。

    若能道得許你。

    有薦大姊分。

    其或未然。

    比丘尼元是師姑。

     桃隐和尚二十五年忌。

    師拈香雲。

    那伽二十五年強。

    先父宗猷唇未亡。

    撥轉定輪。

    清淨眼。

    乾坤輝耀。

    大慈光。

    仰惟前住瑞泉創建本寺桃隐和尚大禅師。

    叢林妖孽大樹蔭涼耕荊??林。

    下阿鼻無間之種則号令緊嚴抛撒黑豆家法于涅槃妙心。

    九夏風拂月。

    開大爐韛。

    煆鈍鐵頑銅之器則钤錘惡辣。

    淩滅白拈手段于正法眼藏。

    六月雪吹霜。

    毒哉此老三尺青蛇子。

    咬殺我侬一片丹心腸。

    噫一回遭咬殺後直至如今作禍殃。

    捏怪捏怪。

    結冤有分。

    誰點茗。

    酬德無由豈供香。

    遂插香雲。

    隻有千般陰恨在。

    直饒塵劫也何忘。

    喝一喝。

     住京兆寶雲禅院語 入院上堂。

    昔日臨濟鎮州滹沱河水涯振起宗猷。

    今日隆上座平安城西洞院水涯說。

    似法道。

    且道。

    還有優劣也無。

    于此道得山僧功不浪施。

    其或未然。

    黃河從源頭濁了。

     浴佛上堂。

    吾佛未降下。

    先山高海闊。

    已降下後眼橫鼻直為甚麼。

    卻道。

    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雖然如是。

    也是黠兒落節。

     結夏上堂。

    山僧向來卧病在毗耶離城。

    不用平等性智。

    不住圓覺伽藍。

    雖然如是。

    身心安居一句作麼生道。

    良久雲。

    賣花聲在畫樓西。

     解夏上堂。

    九夏已過西又東。

    終無破衲卷秋風。

    前途若問吾家法。

    萬裡溪山雲月同。

     上堂。

    舉。

    乾峰雲。

    舉一不得舉二。

    放過一着落在第二。

    師雲。

    恁麼說話如何剖判。

    一葉落知天下秋。

     上堂。

    教中道。

    以一妙音演暢斯義。

    敢問諸人。

    作麼生是斯義。

    良久雲。

    露。

     中秋上堂。

    古人道。

    心月孤圓光呑萬象。

    且道。

    如何是孤圓底道理。

    烏玄鹄白。

     上堂。

    禅非坐卧。

    為甚麼來這裡安禅靜慮。

    富而不奢。

     上堂。

    舉。

    雲門雲。

    十五日已前不問汝。

    十五日已後道将一句來。

    自代雲。

    日日是好日。

    師雲。

    寶雲今日正當十五。

    諸人道将一句來。

    其或未然。

    漢地不收秦。

    不管又騎驢子。

    下揚州。

     開爐上堂。

    諸方今日開爐向火。

    寶雲淡淡薄薄。

    不要開爐。

    三個四個相聚隻負暄。

    商量而已。

    且道。

    向火底是負暄底是。

    龍吟雲起。

    虎嘯風生。

     上堂。

    教中道。

    一切菩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屬此經。

    師雲。

    已是阿耨菩提為甚麼屬此經。

    諸人若能具看經眼一觑觑透去也。

    若也不然。

    十月小春黃葉天。

     景粟居士随衆入室。

    舉。

    長慶二十年間坐破七個蒲團不明此事。

    一日卷簾忽然大悟。

    乃作頌雲。

    也大差。

    也大差。

    卷起簾來見天下。

    有人問我解何宗。

    拈起拂子。

    劈口打。

    師雲。

    棱道者可謂。

    光前絕後。

    寶雲則不然。

    要行即行。

    要坐即坐。

    饑來吃飯。

    困來打眠。

    且道。

    長慶即是寶雲即是。

    不貪王母桃。

    自有仙家棗。

     上堂。

    舉。

    慈受深禅師雲。

    昔有人獲一塊鐵鑄作一座方響。

    人聞之便生逸樂之情。

    謂之樂器。

    後将方響打作一口磬。

    人聞之便生善。

    此後因人從軍。

    卻将磬鑄成一口劍。

    人見之便生驚怖。

    更後時又将劍鑄成一尊佛。

    人見之便生歸向。

    諸仁者大都隻是一塊鐵因甚麼起得許多驚喜善惡之念。

    師雲。

    恁麼說話明個甚麼。

    一點梅花蕊。

    三千世界香。

     上堂。

    古人道。

    欲識佛性義當觀時節因緣。

    時節既至其理自彰。

    且道。

    意在那裡。

    天欲雪而未雪。

    梅欲花而未花。

     上堂。

    舉。

    虛堂和尚。

    冬至小參。

    僧問。

    黑豆未芽時如何。

    答雲。

    黑鱗皴地。

    僧雲。

    芽後如何。

    答雲。

    黑鱗皴地。

    僧雲。

    芽與未芽時如何。

    答雲。

    黑鱗皴地。

    僧雲。

    若與麼有甚分曉。

    答雲。

    向無分曉處識取黑鱗皴地。

    師雲。

    譬如嘗橄榄。

    苦過味正回。

     冬至上堂。

    舉。

    慈明冬至日。

    堂前揭榜題其右雲。

    若人識得不離四威儀中。

    首座一見謂衆雲。

    和尚今日放參。

    師雲。

    慈明揭榜不是好心。

    首座報衆胡亂指注。

    雖然如是。

    畢竟如何。

    月明照見夜行人。

     臘朔初祖忌。

    九年彎得一張弓。

    毒箭離弦遼遍空。

    今挂扶桑回首看。

    片岡吹雪月朦胧。

     臘八上堂。

    吾佛棄金輪位入雪山。

    端坐六年鵲巢肩蘆穿膝。

    一麻一麥吃盡許多艱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