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
關燈
小
中
大
寄南禅規庵和尚鏡堂
面門忽爾一思時。
水複山重匪礙伊。
端的惟兄深委悉。
交譚終不似心期。
(鏡堂錄) 規庵和尚及諸公。
和牧牛韻求改點。
因借前韻。
重寄規庵和尚(同) 事懶推敲信意多。
言如嚼蠟味甜和。
諸兄惡辣新鮮句。
自利端能複利他。
(同) 送藕于南禅規庵和尚同 藕絲竅裡封疆闊。
明眼衲僧蹈不着。
南禅識得此根源。
爛嚼渾侖還吐卻。
(同) 甲辰歲寓東福。
廚馔不給。
圓規庵以偈問之。
次韻虎關。
午缽空時勞百營。
幾回栎釜索殘羹。
珠玑落手如盧米。
半偈猶應終一生。
(濟北集) 端午軸序(同) 宗師所說。
應時應節。
苟反是為虛設焉。
昔者竺幹亞聖大士。
其名曰妙德。
于天中之節。
拈一莖草雲。
此藥亦能活人亦能殺人。
是西土應節之說也。
支那荊蠻之地有騷客。
姓焉屈名焉平。
以辛夷杜若蘭芷桂椒為說也。
非特其說應節。
又以其身而應節。
所謂以身為舌者乎。
以故其說長矣。
千數百歲。
遇斯節者莫不以斯為說焉。
豈身舌之效驗邪。
是東土應節之說也。
初妙德大士甚不好心也。
故其藥殺人者不鮮矣。
世頗毒之焉。
屈子又罹讒譴。
怨衋悲懑之氣。
薰彼椒桂蘭若而皆為毒藥矣。
後世國俗。
采蒲艾焉。
饤角黍焉。
奪而有錦标焉。
系而有彩縷焉。
豈遺毒與。
比來龍安山主規庵老人。
雖善應節而說。
鹹竺支之餘毒也。
人皆避之由蠱鄉矣。
山中諸子。
慣曹公之飲鸩。
未曾生怕怖。
時有唱便能和。
其音激怒悲壯。
吹羌笛。
鳴軍角。
鐵騎突。
鐵寨撥。
豈苦毒之響有此等厲韻邪。
一嗣榮侍者。
收拾剩毒。
襲藏秘畜。
其心亦不好乎。
予胸中無纖芥之惡毒。
隻恐玩玆軸者。
才看一字瞎其眼。
哦一句爛其舌。
故題其首。
為咒咀之方法雲。
于時元應庚申。
予之筆又不免應節也。
虎關某序。
(同) 代阡監寺祭圓規庵同 師之道德。
高而不可測。
師之才辯。
浚而不可度。
思其不可測度。
雖師滅又不可容易而哭。
然我出入師之廚年已二十。
細務钜役靡不經曆。
憶師之生平庇衆庥徒。
朝而問曰。
今日馔不薄乎。
暮而語曰。
來日不乏乎。
從容而誘曰。
子不甚疲茶乎。
鳥乎師之道德者。
不可見之蘊也。
師之庇庥者。
可見之迹也。
以見之者。
推不見之者。
益不可測度。
然則益不可測者。
所以益哭也。
雖不可容易而哭。
我豈可得乎。
今此薄奠。
又可見者也。
我之恸哭。
殆庶不可測。
尚亨。
(同) 代善金吾祭規庵同 惟信之土。
山聳川馳。
風雪寒洹。
草木茂猗。
其氣磅礴。
扶輿委蛇。
若鐘于人。
必産魁奇。
師禀其秀。
夙抱淑姿。
才罄五車。
學貫四韋。
膻芗之聲。
遠達丹墀。
爰授皇簡。
管铨禅機。
惠撫萬衲。
道蓋一時。
營構梵官。
輪奂休規。
材不他采。
绀宇黃扉。
羌此佛日。
中晷未移。
奚夫倏忽。
沒落崦嵫。
某。
晚叩籌室。
而抱狐疑。
騃稚孱弱。
如帶塵缧。
嚴峻門庭。
入作較遲。
趑趄逼側。
戶外摳衣。
赫赫恩光。
薄照無私。
叢林蒙蔭。
菅蒯不遺。
巧辯天縱。
妙邁工倕。
芙蕖在淤。
泥而不缁。
佳誘懇曲。
激發狂思。
龐陸可跂。
楊李易追。
頑鈍璞礦。
不易攻治。
未經淬砺。
早離爐錘。
告朔之羊。
豈可去揮。
且借世禮。
以薦真儀。
尚亨。
(同) 跋頌軸同 禅人遠祚。
泣而謂餘曰。
我為規庵之役。
而尤親炙者也。
老師遷化。
我無地寓悲戀。
詣諸友之所。
乞使寫昔受老師之風斤之什。
而時時展玩。
以弛餘哀。
亡慮而成軸。
公願着語于尾焉。
餘曰。
異哉子之用心也。
今此諸公。
始以自之心賦某之題。
以呈老師。
老師點勘竄抹。
而納以老師之肺腑。
然後此數十首。
皆老師之心也。
諸公又各明窗淨幾。
呼穎驅泓。
屢書特書。
子讀此偈如觐老師。
見此書如對
水複山重匪礙伊。
端的惟兄深委悉。
交譚終不似心期。
(鏡堂錄) 規庵和尚及諸公。
和牧牛韻求改點。
因借前韻。
重寄規庵和尚(同) 事懶推敲信意多。
言如嚼蠟味甜和。
諸兄惡辣新鮮句。
自利端能複利他。
(同) 送藕于南禅規庵和尚同 藕絲竅裡封疆闊。
明眼衲僧蹈不着。
南禅識得此根源。
爛嚼渾侖還吐卻。
(同) 甲辰歲寓東福。
廚馔不給。
圓規庵以偈問之。
次韻虎關。
午缽空時勞百營。
幾回栎釜索殘羹。
珠玑落手如盧米。
半偈猶應終一生。
(濟北集) 端午軸序(同) 宗師所說。
應時應節。
苟反是為虛設焉。
昔者竺幹亞聖大士。
其名曰妙德。
于天中之節。
拈一莖草雲。
此藥亦能活人亦能殺人。
是西土應節之說也。
支那荊蠻之地有騷客。
姓焉屈名焉平。
以辛夷杜若蘭芷桂椒為說也。
非特其說應節。
又以其身而應節。
所謂以身為舌者乎。
以故其說長矣。
千數百歲。
遇斯節者莫不以斯為說焉。
豈身舌之效驗邪。
是東土應節之說也。
初妙德大士甚不好心也。
故其藥殺人者不鮮矣。
世頗毒之焉。
屈子又罹讒譴。
怨衋悲懑之氣。
薰彼椒桂蘭若而皆為毒藥矣。
後世國俗。
采蒲艾焉。
饤角黍焉。
奪而有錦标焉。
系而有彩縷焉。
豈遺毒與。
比來龍安山主規庵老人。
雖善應節而說。
鹹竺支之餘毒也。
人皆避之由蠱鄉矣。
山中諸子。
慣曹公之飲鸩。
未曾生怕怖。
時有唱便能和。
其音激怒悲壯。
吹羌笛。
鳴軍角。
鐵騎突。
鐵寨撥。
豈苦毒之響有此等厲韻邪。
一嗣榮侍者。
收拾剩毒。
襲藏秘畜。
其心亦不好乎。
予胸中無纖芥之惡毒。
隻恐玩玆軸者。
才看一字瞎其眼。
哦一句爛其舌。
故題其首。
為咒咀之方法雲。
于時元應庚申。
予之筆又不免應節也。
虎關某序。
(同) 代阡監寺祭圓規庵同 師之道德。
高而不可測。
師之才辯。
浚而不可度。
思其不可測度。
雖師滅又不可容易而哭。
然我出入師之廚年已二十。
細務钜役靡不經曆。
憶師之生平庇衆庥徒。
朝而問曰。
今日馔不薄乎。
暮而語曰。
來日不乏乎。
從容而誘曰。
子不甚疲茶乎。
鳥乎師之道德者。
不可見之蘊也。
師之庇庥者。
可見之迹也。
以見之者。
推不見之者。
益不可測度。
然則益不可測者。
所以益哭也。
雖不可容易而哭。
我豈可得乎。
今此薄奠。
又可見者也。
我之恸哭。
殆庶不可測。
尚亨。
(同) 代善金吾祭規庵同 惟信之土。
山聳川馳。
風雪寒洹。
草木茂猗。
其氣磅礴。
扶輿委蛇。
若鐘于人。
必産魁奇。
師禀其秀。
夙抱淑姿。
才罄五車。
學貫四韋。
膻芗之聲。
遠達丹墀。
爰授皇簡。
管铨禅機。
惠撫萬衲。
道蓋一時。
營構梵官。
輪奂休規。
材不他采。
绀宇黃扉。
羌此佛日。
中晷未移。
奚夫倏忽。
沒落崦嵫。
某。
晚叩籌室。
而抱狐疑。
騃稚孱弱。
如帶塵缧。
嚴峻門庭。
入作較遲。
趑趄逼側。
戶外摳衣。
赫赫恩光。
薄照無私。
叢林蒙蔭。
菅蒯不遺。
巧辯天縱。
妙邁工倕。
芙蕖在淤。
泥而不缁。
佳誘懇曲。
激發狂思。
龐陸可跂。
楊李易追。
頑鈍璞礦。
不易攻治。
未經淬砺。
早離爐錘。
告朔之羊。
豈可去揮。
且借世禮。
以薦真儀。
尚亨。
(同) 跋頌軸同 禅人遠祚。
泣而謂餘曰。
我為規庵之役。
而尤親炙者也。
老師遷化。
我無地寓悲戀。
詣諸友之所。
乞使寫昔受老師之風斤之什。
而時時展玩。
以弛餘哀。
亡慮而成軸。
公願着語于尾焉。
餘曰。
異哉子之用心也。
今此諸公。
始以自之心賦某之題。
以呈老師。
老師點勘竄抹。
而納以老師之肺腑。
然後此數十首。
皆老師之心也。
諸公又各明窗淨幾。
呼穎驅泓。
屢書特書。
子讀此偈如觐老師。
見此書如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