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院國師住瑞龍山太平興國南禅禅寺語錄下
關燈
小
中
大
小師智明淨心居潤等編
開爐。
謝兩序上堂。
大家齊着噓吹力。
枯木堂中盡向陽。
爍破衲僧生鐵面。
火爐頭放紫金光。
達磨忌上堂(拈拄杖卓一下雲)直下構得。
隻履過流沙。
離此别求。
古墳添新土。
總不恁麼。
重下注腳。
的的西來碧眼胡。
不知當面已塗糊。
年年暗灑痛腸淚。
楊子大江幹也無。
請典座充副寺上堂。
踢倒淨瓶稱碣鬥。
打開藏庫露機宜。
生姜不改舊時辣。
白飯依前用米炊。
上堂。
風葉擁趺紅不掃。
霜花滿地印鞋文。
白雲澹?抱幽石。
幽石無心約白雲。
大衆。
是甚麼人境界。
至節小參。
觌面迸來。
一帶白河蒼莽外。
當場突出。
九層寶塔在雲中。
左顧則往來如織粟田口。
右顧則睿嶽巍峨插半空。
(卓拄杖雲)這裡是甚麼所在。
庭柏煙凝。
風拂寒翠。
斷溪凍合。
水洩不通。
正恁麼時。
喚作時節因緣則是。
喚作佛性義則是。
(靠杖雲)意氣不從天地得。
英雄豈藉四時功。
複舉。
法昌冬夜吃果子次。
拈起橘子。
問感首座雲。
者個滋味。
何似黃龍。
感雲。
須待嘗過始得。
昌雲。
驗人端的處。
下口便知音。
感雲。
末代禅師。
多虛少實。
師拈雲。
兩家各豎門牆。
恰似幹戈相待。
當時待他拈起橘子。
奪卻擘面便擲。
非唯塞斷天下人咽喉。
亦乃老法昌結舌有分。
次日上堂。
管中浮動春消息。
沮伏陰魔生一陽。
隻見羲和鞭白日。
不知添線繡鴛鴦。
謝秉拂上堂。
舉教中道。
此方真教體。
清淨在音聞。
欲取三摩提。
實以聞中入。
真教體。
被堂中二禅伯七花八裂了也。
諸人還有聞中入底麼。
(良久雲)一夜不眠孤客耳。
主人窗外有芭蕉。
元正上堂。
舉僧問雲門。
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答雲。
聖躬萬歲。
師拈雲。
雲門大師。
可謂一箭中紅心大地無寸土。
雖然。
未應時節去。
今朝有人。
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隻對他道。
拈起少林無孔笛。
大家吹起萬年歡。
元宵上堂。
碧眼分輝赤縣東。
神光續焰亘天紅。
家家戶牖明如日。
誰在黑山鬼窟中。
謝崧都寺還藏主新到僧上堂。
龍門客少。
鬧市客多。
之乎者也。
如何若何。
中有一句。
皓玉無瑕。
諸人還會麼。
仿佛鐵牛頭角。
依俙睡虎爪牙。
結制。
因挂雷音堂額小參(圓照祖翁寶墨)紫蕨舒拳鼈腳空。
牡丹破卵鶴翎紅。
八還關捩無多子。
隻在當人自肯中。
正恁麼時。
法戰場中題目露。
鸾翔鳳翥勢雄然。
揭天塗毒辟魔外。
不比鐘聲落客船。
雖然恁麼。
喚作圓照三昧是。
喚作安居佛事是。
(良久雲)橫身當宇宙。
一句定綱宗。
複舉。
十方同聚會。
個個學無為。
此是選佛場。
心空及第歸。
師拈雲。
諸人要識龐公麼。
龍門遠透三層浪。
月桂高攀第一枝。
次日上堂。
踞菩薩乘。
持管窺天。
修寂滅行。
把纜放船。
别有一訣。
一任宣傳(卓拄杖雲)爛研巴豆三千顆。
寫卻諸方五味禅。
端午上堂。
文殊節外強生枝。
引得癡兒弄險機。
一莖草上能通變。
殺活拳頭隻自知。
中秋上堂。
一片冰輪出海涯。
大千沙界冷流輝(拈拄杖雲)不須重用鐵如意。
滿目珊瑚撒向誰。
上堂。
舉黑氏梵志。
兩手持合歡梧桐二花參世尊。
世尊雲。
仙人。
梵志應諾。
世尊雲。
放下着。
師拈雲。
黑氏梵志。
好一釜羹。
黃面瞿昙。
傷鹽傷酢。
總不恁麼。
畢竟如何。
截斷兩頭閑露布。
男兒腳底透長安。
開爐。
謝兩序上堂。
單絲畢竟不成線。
大廈難将一木支。
衆手烹金大爐鞴。
扶持須是起家兒。
大衆。
還有起家兒也未。
(良久雲)看看号令一新時。
達磨忌上堂。
镆鎁出匣。
鉛刀何施。
骅骝離廄。
驽骀難追。
大衆。
隻如壁觀胡僧九年冷坐。
未審成得什麼邊事。
(良久雲)乞火和煙得。
擔泉帶月歸。
上堂。
花未拈時誰着眼。
破顔笑後謾流通。
南山休謂隐玄豹。
當路方知白額蟲。
冬夜小參。
垂語雲。
一日複一日。
一冬複一冬。
通身寒暑無寒暑。
卻笑洞山老凍膿。
還有不涉變遷底麼(問答不錄)乃至。
鐵笛橫吹。
層冰頓折。
湛盧倒握。
頑石分開。
這些曲調這般手。
不是知音說向誰。
正當今夜。
六陰俱剝。
一陽複生。
小人道消。
君子道長。
山僧。
不落宮商一吹吹徹。
不犯鋒铓一提提得。
去也(拈拄杖卓兩下雲)恁麼拈弄。
也是太平幹戈。
應時納祐一句作麼生道(靠杖雲)須信高皇功業大。
鴻溝兩岸一時收。
複舉。
白水仁禅師問鏡清。
時寒不易道者。
清雲。
不敢。
師雲。
還有卧單也無。
清雲。
設有也無展底工夫。
師雲。
直饒道者滴水冰生。
亦不幹他事。
清雲。
滴水冰生事不相涉。
師雲。
是。
清雲。
此人意作麼生。
師雲。
此人不落意。
清雲。
不落意此人聻。
師雲。
高高山頂。
無可與道者啖啄。
拈雲。
鏡清。
玄關固閉水洩不通。
白水。
拾得焦磚輕輕扣擊。
似則似矣。
是則未是。
且道此人聻。
(良久雲)若不同床寐。
焉知被底穿。
次日上堂。
一陽令節霭和氣。
正是寒岩萠動時。
羊角嶺頭雲物異。
一回到頂始應知。
謝秉拂上堂。
我宗無語句。
亦無一法與人。
隻如南禅三頭首。
問答汪洋提唱宗乘。
是同是别(豎起拂子雲)迅奮吒沙無向背。
翻身師子大家看。
上堂。
出冶精金。
千差不礙。
酬聲虛谷。
萬韻無私。
因甚善财。
妙峰山頂。
不見德雲比丘。
無著。
金剛窟中。
蹉過文殊大士。
還委悉麼(拈拄杖雲)鐵輪天子寰中主。
誰管?台盤乞兒。
臘八因雪上堂。
窮厮煎兮餓厮炒。
六年埋沒紫金身。
無端粉碎虛空骨。
妝點不萠枝上春。
歲夜小參。
德山小參不答話。
狐裘反衣。
不當風流。
趙州小參要答話。
玉印倒懸。
豈為豪傑。
答話不答話。
總拈向一邊。
正當臘月三十日。
如何通變(拈拄杖雲)樹頂方知臘雪寒。
花根已有春風約。
複舉。
安大保問三交和尚。
新歲已臨。
舊歲何往。
交雲。
壁上釘桃符。
拈雲。
三交恁麼答。
雖然赤手全提壁立萬刃。
争奈明珠白璧翻成暗投。
山僧今宵。
不免拔貧作富。
将古人用底野菜羹黍米飯。
聊以效芹(以拂子擊禅床下座)。
元正上堂。
燒錢殘臘送窮鬼。
啟祚元正喜氣多。
試把少林無孔笛。
一聲吹起太平歌。
元宵上堂。
山藤未解探春宴。
清白門庭冷欲冰。
明暗兩頭俱打徹。
八風不動一然燈。
謝兩堂首座知客浴主典座修造司上堂。
對賓青眼冷如水。
粥版齋魚送二時。
妙觸宣明佛子住。
兩堂曾不競貓兒。
因什麼如此(拈拄杖雲)鈯斧渾生鐵。
法門足主持。
上堂。
永嘉不佩曹溪印。
達磨不安二祖心。
現成公案。
委在諸人。
還會麼。
晴日蒸紅桃破卵。
春風缲綠柳垂金。
上堂。
有情之本。
依智海以為源。
含識之流。
總法身而為體。
且道那個是智海之源。
那個是法身之體(以拂打一圓相雲)不惜黃金為彈子。
海棠花下打黃鹂。
浴佛上堂。
去聖時遙慚愧少。
頑銅鈍鐵各稱尊。
蓦頭一杓辨端的。
是則名為報佛恩。
結制上堂。
十五日已前。
衲衣卷破五湖雲。
十五日已後放下橫肩藤一尋。
正當十五日。
又作麼生。
池水無心呑月色。
從他月色落池心。
謝秉拂并昙書記至上堂。
若論此事。
譬如一顆明珠。
置之金盤不撥自轉。
着之青氈拈掇不動。
堂中二禅伯。
破悭囊撒向人前了也。
大衆。
向這裡見得。
紫羅帳裡絕遮掩。
其或未然。
黃龍颔下冷流輝。
謝正續庵主至上堂。
按吹毛劍。
殺活自由。
彈沒弦琴。
曲調自别。
大衆。
劍須是逢劍客呈。
琴還他鐘子期聽。
隻如東山正續圓照三昧。
又作麼生。
(良久雲)蘸碧涵月。
巨峰插天。
五月旦上堂。
下視塵區熱似湯。
山頭盡日足清涼。
地靈步步無閑草。
一陣薰風滿院香。
端午上堂。
不用當門懸白澤。
何勞
謝兩序上堂。
大家齊着噓吹力。
枯木堂中盡向陽。
爍破衲僧生鐵面。
火爐頭放紫金光。
達磨忌上堂(拈拄杖卓一下雲)直下構得。
隻履過流沙。
離此别求。
古墳添新土。
總不恁麼。
重下注腳。
的的西來碧眼胡。
不知當面已塗糊。
年年暗灑痛腸淚。
楊子大江幹也無。
請典座充副寺上堂。
踢倒淨瓶稱碣鬥。
打開藏庫露機宜。
生姜不改舊時辣。
白飯依前用米炊。
上堂。
風葉擁趺紅不掃。
霜花滿地印鞋文。
白雲澹?抱幽石。
幽石無心約白雲。
大衆。
是甚麼人境界。
至節小參。
觌面迸來。
一帶白河蒼莽外。
當場突出。
九層寶塔在雲中。
左顧則往來如織粟田口。
右顧則睿嶽巍峨插半空。
(卓拄杖雲)這裡是甚麼所在。
庭柏煙凝。
風拂寒翠。
斷溪凍合。
水洩不通。
正恁麼時。
喚作時節因緣則是。
喚作佛性義則是。
(靠杖雲)意氣不從天地得。
英雄豈藉四時功。
複舉。
法昌冬夜吃果子次。
拈起橘子。
問感首座雲。
者個滋味。
何似黃龍。
感雲。
須待嘗過始得。
昌雲。
驗人端的處。
下口便知音。
感雲。
末代禅師。
多虛少實。
師拈雲。
兩家各豎門牆。
恰似幹戈相待。
當時待他拈起橘子。
奪卻擘面便擲。
非唯塞斷天下人咽喉。
亦乃老法昌結舌有分。
次日上堂。
管中浮動春消息。
沮伏陰魔生一陽。
隻見羲和鞭白日。
不知添線繡鴛鴦。
謝秉拂上堂。
舉教中道。
此方真教體。
清淨在音聞。
欲取三摩提。
實以聞中入。
真教體。
被堂中二禅伯七花八裂了也。
諸人還有聞中入底麼。
(良久雲)一夜不眠孤客耳。
主人窗外有芭蕉。
元正上堂。
舉僧問雲門。
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答雲。
聖躬萬歲。
師拈雲。
雲門大師。
可謂一箭中紅心大地無寸土。
雖然。
未應時節去。
今朝有人。
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隻對他道。
拈起少林無孔笛。
大家吹起萬年歡。
元宵上堂。
碧眼分輝赤縣東。
神光續焰亘天紅。
家家戶牖明如日。
誰在黑山鬼窟中。
謝崧都寺還藏主新到僧上堂。
龍門客少。
鬧市客多。
之乎者也。
如何若何。
中有一句。
皓玉無瑕。
諸人還會麼。
仿佛鐵牛頭角。
依俙睡虎爪牙。
結制。
因挂雷音堂額小參(圓照祖翁寶墨)紫蕨舒拳鼈腳空。
牡丹破卵鶴翎紅。
八還關捩無多子。
隻在當人自肯中。
正恁麼時。
法戰場中題目露。
鸾翔鳳翥勢雄然。
揭天塗毒辟魔外。
不比鐘聲落客船。
雖然恁麼。
喚作圓照三昧是。
喚作安居佛事是。
(良久雲)橫身當宇宙。
一句定綱宗。
複舉。
十方同聚會。
個個學無為。
此是選佛場。
心空及第歸。
師拈雲。
諸人要識龐公麼。
龍門遠透三層浪。
月桂高攀第一枝。
次日上堂。
踞菩薩乘。
持管窺天。
修寂滅行。
把纜放船。
别有一訣。
一任宣傳(卓拄杖雲)爛研巴豆三千顆。
寫卻諸方五味禅。
端午上堂。
文殊節外強生枝。
引得癡兒弄險機。
一莖草上能通變。
殺活拳頭隻自知。
中秋上堂。
一片冰輪出海涯。
大千沙界冷流輝(拈拄杖雲)不須重用鐵如意。
滿目珊瑚撒向誰。
上堂。
舉黑氏梵志。
兩手持合歡梧桐二花參世尊。
世尊雲。
仙人。
梵志應諾。
世尊雲。
放下着。
師拈雲。
黑氏梵志。
好一釜羹。
黃面瞿昙。
傷鹽傷酢。
總不恁麼。
畢竟如何。
截斷兩頭閑露布。
男兒腳底透長安。
開爐。
謝兩序上堂。
單絲畢竟不成線。
大廈難将一木支。
衆手烹金大爐鞴。
扶持須是起家兒。
大衆。
還有起家兒也未。
(良久雲)看看号令一新時。
達磨忌上堂。
镆鎁出匣。
鉛刀何施。
骅骝離廄。
驽骀難追。
大衆。
隻如壁觀胡僧九年冷坐。
未審成得什麼邊事。
(良久雲)乞火和煙得。
擔泉帶月歸。
上堂。
花未拈時誰着眼。
破顔笑後謾流通。
南山休謂隐玄豹。
當路方知白額蟲。
冬夜小參。
垂語雲。
一日複一日。
一冬複一冬。
通身寒暑無寒暑。
卻笑洞山老凍膿。
還有不涉變遷底麼(問答不錄)乃至。
鐵笛橫吹。
層冰頓折。
湛盧倒握。
頑石分開。
這些曲調這般手。
不是知音說向誰。
正當今夜。
六陰俱剝。
一陽複生。
小人道消。
君子道長。
山僧。
不落宮商一吹吹徹。
不犯鋒铓一提提得。
去也(拈拄杖卓兩下雲)恁麼拈弄。
也是太平幹戈。
應時納祐一句作麼生道(靠杖雲)須信高皇功業大。
鴻溝兩岸一時收。
複舉。
白水仁禅師問鏡清。
時寒不易道者。
清雲。
不敢。
師雲。
還有卧單也無。
清雲。
設有也無展底工夫。
師雲。
直饒道者滴水冰生。
亦不幹他事。
清雲。
滴水冰生事不相涉。
師雲。
是。
清雲。
此人意作麼生。
師雲。
此人不落意。
清雲。
不落意此人聻。
師雲。
高高山頂。
無可與道者啖啄。
拈雲。
鏡清。
玄關固閉水洩不通。
白水。
拾得焦磚輕輕扣擊。
似則似矣。
是則未是。
且道此人聻。
(良久雲)若不同床寐。
焉知被底穿。
次日上堂。
一陽令節霭和氣。
正是寒岩萠動時。
羊角嶺頭雲物異。
一回到頂始應知。
謝秉拂上堂。
我宗無語句。
亦無一法與人。
隻如南禅三頭首。
問答汪洋提唱宗乘。
是同是别(豎起拂子雲)迅奮吒沙無向背。
翻身師子大家看。
上堂。
出冶精金。
千差不礙。
酬聲虛谷。
萬韻無私。
因甚善财。
妙峰山頂。
不見德雲比丘。
無著。
金剛窟中。
蹉過文殊大士。
還委悉麼(拈拄杖雲)鐵輪天子寰中主。
誰管?台盤乞兒。
臘八因雪上堂。
窮厮煎兮餓厮炒。
六年埋沒紫金身。
無端粉碎虛空骨。
妝點不萠枝上春。
歲夜小參。
德山小參不答話。
狐裘反衣。
不當風流。
趙州小參要答話。
玉印倒懸。
豈為豪傑。
答話不答話。
總拈向一邊。
正當臘月三十日。
如何通變(拈拄杖雲)樹頂方知臘雪寒。
花根已有春風約。
複舉。
安大保問三交和尚。
新歲已臨。
舊歲何往。
交雲。
壁上釘桃符。
拈雲。
三交恁麼答。
雖然赤手全提壁立萬刃。
争奈明珠白璧翻成暗投。
山僧今宵。
不免拔貧作富。
将古人用底野菜羹黍米飯。
聊以效芹(以拂子擊禅床下座)。
元正上堂。
燒錢殘臘送窮鬼。
啟祚元正喜氣多。
試把少林無孔笛。
一聲吹起太平歌。
元宵上堂。
山藤未解探春宴。
清白門庭冷欲冰。
明暗兩頭俱打徹。
八風不動一然燈。
謝兩堂首座知客浴主典座修造司上堂。
對賓青眼冷如水。
粥版齋魚送二時。
妙觸宣明佛子住。
兩堂曾不競貓兒。
因什麼如此(拈拄杖雲)鈯斧渾生鐵。
法門足主持。
上堂。
永嘉不佩曹溪印。
達磨不安二祖心。
現成公案。
委在諸人。
還會麼。
晴日蒸紅桃破卵。
春風缲綠柳垂金。
上堂。
有情之本。
依智海以為源。
含識之流。
總法身而為體。
且道那個是智海之源。
那個是法身之體(以拂打一圓相雲)不惜黃金為彈子。
海棠花下打黃鹂。
浴佛上堂。
去聖時遙慚愧少。
頑銅鈍鐵各稱尊。
蓦頭一杓辨端的。
是則名為報佛恩。
結制上堂。
十五日已前。
衲衣卷破五湖雲。
十五日已後放下橫肩藤一尋。
正當十五日。
又作麼生。
池水無心呑月色。
從他月色落池心。
謝秉拂并昙書記至上堂。
若論此事。
譬如一顆明珠。
置之金盤不撥自轉。
着之青氈拈掇不動。
堂中二禅伯。
破悭囊撒向人前了也。
大衆。
向這裡見得。
紫羅帳裡絕遮掩。
其或未然。
黃龍颔下冷流輝。
謝正續庵主至上堂。
按吹毛劍。
殺活自由。
彈沒弦琴。
曲調自别。
大衆。
劍須是逢劍客呈。
琴還他鐘子期聽。
隻如東山正續圓照三昧。
又作麼生。
(良久雲)蘸碧涵月。
巨峰插天。
五月旦上堂。
下視塵區熱似湯。
山頭盡日足清涼。
地靈步步無閑草。
一陣薰風滿院香。
端午上堂。
不用當門懸白澤。
何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