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課 止惡行善

關燈
白居易是中國唐朝的大詩人,他對佛法,有真誠的信仰。他在杭州當刺史時,有一天,到秦望山去,和鳥巢禅師讨論佛法。

    “佛法的大意是什麼?”白居易問。

    “諸惡莫作,衆善奉行!”禅師簡單的回答。

    “這兩句話,三歲的小孩子也懂得呀!”白居易很失望。

    “盡管三歲的小孩子也懂得,可是八十歲的老翁,卻不一定做得!”禅師慈和而莊重地說道:“要知道,真理并不離開我們很遠,其實就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不要輕視這兩句平凡的話,能夠好好地在一切日常生活中,把它實行起來,才是真正懂得佛法的!”

    白居易聽了,非常佩服禅師的高見。

    什麼是善?我們做的事,對自己有利益,對他人也有利益;或者犧牲了自己的利益,能夠利益他人;這就是善。

    什麼是惡?如果我們做的事,是為自己的利益,而侵害到他人的利益;或者對自己和他人,都沒有利益;這就是惡。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到各種行為,随時随地努力做好事,而避免一切過失。

    問答

    1.白居易對佛法怎樣?

    2.鳥巢禅師如何回答白居易的問法?

    3.鳥巢禅師如何指正白居易的輕視?

    4.白居易聽了禅師的話怎樣?

    5.什麼是善?什麼是惡?

    6.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