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課 太子成道
關燈
小
中
大
太子自己一個人,渡過尼連禅河,走到迦耶山附近的菩提迦耶。牧童蘇谛耶在一棵菩提樹下,用草鋪了一個座位,太子即在草座上靜坐,他發出堅強的誓願:“我不成正覺,誓不起此座。”
太子集中意志,抛開一切外境的困擾和回憶的妄念,專心一意的追尋真理。太子以堅定的誓願和勇猛的心力,終于進入平靜安甯的禅定。
在禅定中,太子運用最高的智慧,追尋生命的本源。他得到了〈宿命明〉,知道過去世的情形,又得到了〈天眼明〉,知道一切衆生未來的生死,都是由于各人所造業力的決定。最後他觀察一切衆生在世間生死輪回的原因,是由于愚癡,貪愛虛幻無常的快樂,他得到〈漏盡明〉,了解痛苦的根源和解脫的方法。并斷除一切煩惱,證得無上菩提。這時他三十五歲,是公元前五八八年五月月圓日的黎明。從此我們尊稱他為佛陀,聖号就是釋迦牟尼佛。
釋迦是佛的族姓,譯義〈能仁〉,牟尼是佛的稱号,譯義是〈寂默〉或〈寶珠〉。能仁表徵佛陀有慈悲救世,犧牲無我利他的德行。寂默是說佛陀證悟了宇宙人生的真理,表徵他的智慧高深殊勝,有自利的功能。佛陀的意思是覺者,是先知先覺的聖者。覺者有三義:〈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故佛陀是一位三覺圓滿,萬德具足的大聖人。
問答
1.太子在禅定中有何成就?
2.太子成道時是幾歲?在公元前那一年?
3.〈釋迦牟尼〉是什麼意思?
4.〈佛〉是什麼意思?
5.佛陀是一個怎樣的人?
太子集中意志,抛開一切外境的困擾和回憶的妄念,專心一意的追尋真理。太子以堅定的誓願和勇猛的心力,終于進入平靜安甯的禅定。
在禅定中,太子運用最高的智慧,追尋生命的本源。他得到了〈宿命明〉,知道過去世的情形,又得到了〈天眼明〉,知道一切衆生未來的生死,都是由于各人所造業力的決定。最後他觀察一切衆生在世間生死輪回的原因,是由于愚癡,貪愛虛幻無常的快樂,他得到〈漏盡明〉,了解痛苦的根源和解脫的方法。并斷除一切煩惱,證得無上菩提。這時他三十五歲,是公元前五八八年五月月圓日的黎明。從此我們尊稱他為佛陀,聖号就是釋迦牟尼佛。
釋迦是佛的族姓,譯義〈能仁〉,牟尼是佛的稱号,譯義是〈寂默〉或〈寶珠〉。能仁表徵佛陀有慈悲救世,犧牲無我利他的德行。寂默是說佛陀證悟了宇宙人生的真理,表徵他的智慧高深殊勝,有自利的功能。佛陀的意思是覺者,是先知先覺的聖者。覺者有三義:〈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故佛陀是一位三覺圓滿,萬德具足的大聖人。
問答
1.太子在禅定中有何成就?
2.太子成道時是幾歲?在公元前那一年?
3.〈釋迦牟尼〉是什麼意思?
4.〈佛〉是什麼意思?
5.佛陀是一個怎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