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卅八章 善生長者歸佛化
關燈
小
中
大
,不敢違背;第五、父母正業,不為中斷;立宗祠守遺産,父母死後要布施。
做東方父母的亦應以五事對待子女:第一、教育子女,不讓為惡;第二、指其善處,使有高尚品格;第三、慈愛入骨,教其廣博學問;第四、善為婚嫁,務使滿意,第五、随時供給所需,協助事業成就。
父母子女若能如此,則彼方安穩,沒有憂畏煩惱之苦。
『善生!弟子敬奉南方的師長,亦有五事:第一、師來時起立歡迎,善為承順其意;第二、禮贊供養,恭敬受教;第三、尊重仰戴,不違其意;第四、師有教敕,敬順無違;第五、從師明理,善持不忘。
做南方師長的亦應以五事愛護弟子:第一、順法調禦,以愛教導;第二、誨其未聞,增廣知識;第三、随其所問,令善解義;第四、示其善友,樂于交遊;第五、盡己所知,誨授不吝。
師長弟子若均能如此,則彼方安穩,無諸憂畏煩惱之苦。
『善生!為人夫者敬愛西方的妻子有五事:第一、相待以禮,相敬如賓;第二、守貞不二,使妻信任;第三、衣食随時,不使缺乏;第四、威嚴不亵,體貼其愛;第五、委付家内,悉任主使。
西方的妻子亦應以五事愛敬其夫:第一、早晨先起,打掃家内;第二、請夫先坐,然後入席;第三、和言愛語,不談粗言;第四、敬順其意,不可違背;第五、先承意旨,而後作為;夫妻若能如此,則彼方安穩,沒有憂畏煩惱之苦。
『善生!為人當以五事親近對待北方的宗族朋友;第一、若有缺乏,布施給濟;第二、溫和愛語,恭敬禮遇;第三、利益均分,有我有他;第四、困難之事,助其成就;第五、誠實相待,不可欺騙。
宗族朋友亦應以五事對待其人:第一、不令放逸,常常鼓勵;第二、不令失财,勸其惜物;第三、不令恐怖,助長其威;第四、屏相教誡,不令作惡;第五、常相稱贊,隐惡揚善。
宗族朋友若能互相如此對待,則彼方安穩,沒有憂畏煩惱之苦。
『善生!做主人的當以五事對待下方的僮仆:第一、每呼使役,莫令過份;第二、飲食以時,彼饑如己;第三、勞動定時,有暇令息;第四、病與醫藥,速令康複;第五、多餘财物,常為賜予。
做僮仆的亦應以五事敬對主人:第一、早起作事,勤勞為本;第二、為事周密,絕不敷衍;第三、不與不取,忠實事主;第四、工作熱心,次第完成;五、稱揚主名,說其善事。
做家主及僮仆的若能互相如此對待,則彼方安穩,定無憂畏苦惱之事。
『善生!做檀越的人,當以五事奉敬上方的沙門:第一、身常行慈,不殺不盜;第二、口常行慈,不說妄語;第三、意常行慈,不貪不瞋;第四、供養四事,不令缺少;第五、門不制止,自由進出。
沙門亦當以六事而教授檀越:第一、善為防護,不令為惡;第二、指授善處,多作好事;第三、教懷善心,不起惡念;第四、未聞令聞,常教正法;第五、聞者令解,多施法益;第六、多為講說,得救之道。
做檀越的和做沙門的若能如此相待,則彼方安穩,定無憂畏苦惱之事。
『善生!禮拜這聖賢法中的東方父母,南方的師長,西方的妻子,北方的親友,下方的僮仆,上方的沙門,則行為端正,心離頑愚,努力工作,精進行道。
他一定更會廣交善友,親近善知識,多行慈悲喜舍,發四無量心,多作布施愛語,行四攝法,這才是真正的孝養之心。
』 善生聽了佛陀的教示,開智能眼,無量歡喜,信受奉行。
他當即皈依佛陀,從此舍棄他過去那愚昧的禮拜六方,做了三寶的信者。
做東方父母的亦應以五事對待子女:第一、教育子女,不讓為惡;第二、指其善處,使有高尚品格;第三、慈愛入骨,教其廣博學問;第四、善為婚嫁,務使滿意,第五、随時供給所需,協助事業成就。
父母子女若能如此,則彼方安穩,沒有憂畏煩惱之苦。
『善生!弟子敬奉南方的師長,亦有五事:第一、師來時起立歡迎,善為承順其意;第二、禮贊供養,恭敬受教;第三、尊重仰戴,不違其意;第四、師有教敕,敬順無違;第五、從師明理,善持不忘。
做南方師長的亦應以五事愛護弟子:第一、順法調禦,以愛教導;第二、誨其未聞,增廣知識;第三、随其所問,令善解義;第四、示其善友,樂于交遊;第五、盡己所知,誨授不吝。
師長弟子若均能如此,則彼方安穩,無諸憂畏煩惱之苦。
『善生!為人夫者敬愛西方的妻子有五事:第一、相待以禮,相敬如賓;第二、守貞不二,使妻信任;第三、衣食随時,不使缺乏;第四、威嚴不亵,體貼其愛;第五、委付家内,悉任主使。
西方的妻子亦應以五事愛敬其夫:第一、早晨先起,打掃家内;第二、請夫先坐,然後入席;第三、和言愛語,不談粗言;第四、敬順其意,不可違背;第五、先承意旨,而後作為;夫妻若能如此,則彼方安穩,沒有憂畏煩惱之苦。
『善生!為人當以五事親近對待北方的宗族朋友;第一、若有缺乏,布施給濟;第二、溫和愛語,恭敬禮遇;第三、利益均分,有我有他;第四、困難之事,助其成就;第五、誠實相待,不可欺騙。
宗族朋友亦應以五事對待其人:第一、不令放逸,常常鼓勵;第二、不令失财,勸其惜物;第三、不令恐怖,助長其威;第四、屏相教誡,不令作惡;第五、常相稱贊,隐惡揚善。
宗族朋友若能互相如此對待,則彼方安穩,沒有憂畏煩惱之苦。
『善生!做主人的當以五事對待下方的僮仆:第一、每呼使役,莫令過份;第二、飲食以時,彼饑如己;第三、勞動定時,有暇令息;第四、病與醫藥,速令康複;第五、多餘财物,常為賜予。
做僮仆的亦應以五事敬對主人:第一、早起作事,勤勞為本;第二、為事周密,絕不敷衍;第三、不與不取,忠實事主;第四、工作熱心,次第完成;五、稱揚主名,說其善事。
做家主及僮仆的若能互相如此對待,則彼方安穩,定無憂畏苦惱之事。
『善生!做檀越的人,當以五事奉敬上方的沙門:第一、身常行慈,不殺不盜;第二、口常行慈,不說妄語;第三、意常行慈,不貪不瞋;第四、供養四事,不令缺少;第五、門不制止,自由進出。
沙門亦當以六事而教授檀越:第一、善為防護,不令為惡;第二、指授善處,多作好事;第三、教懷善心,不起惡念;第四、未聞令聞,常教正法;第五、聞者令解,多施法益;第六、多為講說,得救之道。
做檀越的和做沙門的若能如此相待,則彼方安穩,定無憂畏苦惱之事。
『善生!禮拜這聖賢法中的東方父母,南方的師長,西方的妻子,北方的親友,下方的僮仆,上方的沙門,則行為端正,心離頑愚,努力工作,精進行道。
他一定更會廣交善友,親近善知識,多行慈悲喜舍,發四無量心,多作布施愛語,行四攝法,這才是真正的孝養之心。
』 善生聽了佛陀的教示,開智能眼,無量歡喜,信受奉行。
他當即皈依佛陀,從此舍棄他過去那愚昧的禮拜六方,做了三寶的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