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卅六章 迦留陀夷其人其事
關燈
小
中
大
時食,确實經過佛陀深深的考慮。
我過去在一個雷雨之夜,也曾和比丘們在街上托缽乞食,見到一個妊婦疑我們是鬼而堕胎,想起那些事實,我們很感激佛陀的教法。
實在說來,做比丘的确要有正念、正定、正智能,如能這樣,佛法才能安慰到我們的心,才能使我們自己的心靈快樂。
我承受奉行佛陀的教法,高興得真不知如何來形容,不知如何來報答佛陀才好。
』 佛陀聽完迦留陀夷的話後,微笑的說道: 『迦留陀夷!你已經知道出家修道的意義。
可以說,世間上比出家修道、宣揚真理、體證法樂以上的快樂是沒有的。
唯有了知這種法樂的人,才知道涅槃的快樂到底是怎樣的快樂。
』 迦留陀夷非常歡喜,他第一次受到佛陀褒獎和贊許。
比丘中有甚深習氣的是迦留陀夷,比丘尼中喜行惡法的是偷蘭難陀,偷蘭難陀好象是迦留陀夷的化身,但她沒有迦留陀夷的才能,沒有迦留陀夷善良的心。
偷蘭難陀雖剃發染衣,但她和别的比丘尼不一樣,她潑婦似的性情一點都沒有去除。
佛陀對她像對迦留陀夷一樣,常常诃斥她,诃斥以外,也沒有把她逐出僧團。
偷蘭難陀最讨厭的就是大迦葉尊者,因為大迦葉那八風吹不動似的威嚴态度,她最不愛看。
但她對佛陀的威嚴是非常非常的崇敬。
見到大迦葉的聖者之顔,她就皺着眉,心如刀割。
有一天大迦葉托缽乞食回來,路上和她相逢,她就向大迦葉唾吐罵道: 『這是沒有懂得萬法平等和萬法緣起的人,早上就遇到這個外道真不吉利。
』 偷蘭難陀犯了八敬法,如果大迦葉報告佛陀,一定會把她驅逐出去,但大迦葉像沒有聽到她的話,根本就不和她計較。
但這件事情傳聞到迦留陀夷的耳中,他異常憤怒,他對偷蘭難陀輕慢大迦葉,不尊敬長老的聖格,很是不平。
他走到偷蘭難陀的居所,指着她罵道: 『你這個惡婆,你敢唾罵尊者大迦葉,你也敢唾俺嗎?』 蘭難陀知道迦留陀夷的為人,還沒有回口,迦留陀夷就打倒她,訓斥她一頓。
佛陀知道後,搖搖頭,他知道少分證得聖果的人,見惑上的煩惱無明雖斷,但思惑上煩惱無明尚不易除,佛陀再沒有責怪迦留陀夷。
迦留陀夷這個人,同誰都談得來,同誰都能親密的相處,這是他的特長,尤其接引女人來皈依佛陀,沒有人再比他有辦法。
舍利弗、目犍連、大迦葉等,見到女人,總感到有些束手無策;而迦留陀夷則應付裕如,很多長老們作不到的事情,他都能毫不費心費力的做到。
被大家都厭棄的人,被大家都認為沒有辦法的人,迦留陀夷還是很歡喜和他來往,他對任何人都沒有怨毒的心,沒有貢高我慢,若是值得敬重的長老,他是非常的尊敬,他是僧團中一個很有人緣的人,他也是大衆取笑的對象。
迦留陀夷在佛陀身邊親近一個時期,于道學上的修養很有進步,佛陀很關心他,很愛護他,總沒有嫌他讨厭。
佛陀回到祇園精舍的時候,他也回來,但佛陀後來很放心他的個人行動。
有一天,迦留陀夷獨自的走在街上乞食,他經過一個餅店,店中有個中年女人,他就向前對着那個女人笑着說了兩聲「很香」的話,那個女人就拿了八個燒餅供養他,他對女人說道: 『你的燒餅很香,把這麼多個給我一個人吃很是可惜,不如請你幫我拿到祇園精舍去,分給大家吃好嗎?』 那個女人很好說話,溫和的點點頭後,就拿着燒餅和迦留陀夷同到祇園精舍來。
以這個為緣,這個女人就皈依佛陀。
不久以後,丈夫也給妻子接引皈投到佛陀的座下,夫婦都成為熱心佛教的虔誠信者,他倆隻生養一個姑娘,招贅一個女婿在家,後來迦留陀夷和他們全家都很好,常常到他們家中去玩。
可是,很不幸的這對夫婦不久就相繼辭世,隻留下姑娘和女婿。
年輕的姑娘和丈夫很敬重迦留陀夷,很歡喜聽他說教,有一天下午,迦留陀夷走到姑娘的家中,姑娘的丈夫出外去推銷燒餅,因此,一件男女的奸情,無意中就給迦留陀夷看到。
原來這個姑娘瞞着丈夫正和一個不知名的男人親親密密,聽說這個男人是盜匪一類的人物,迦留陀夷見到時進退非常為難,也感到非常困惑,他怎樣也想不到有這一出尴尬的場面。
那個盜匪,見到迦留陀夷就很快的逃去,姑娘并沒有感到羞愧,她心中反而怨怪迦留陀夷是故意的前來找她麻煩。
迦留陀夷勸她要忠于丈夫,顧到名譽,早一點和那個盜匪離開,不然家庭的後果,一定非常不幸。
姑娘沒有把迦留陀夷的忠告聽在耳中,她唯恐自己的秘密會給迦留陀夷告訴她的
我過去在一個雷雨之夜,也曾和比丘們在街上托缽乞食,見到一個妊婦疑我們是鬼而堕胎,想起那些事實,我們很感激佛陀的教法。
實在說來,做比丘的确要有正念、正定、正智能,如能這樣,佛法才能安慰到我們的心,才能使我們自己的心靈快樂。
我承受奉行佛陀的教法,高興得真不知如何來形容,不知如何來報答佛陀才好。
』 佛陀聽完迦留陀夷的話後,微笑的說道: 『迦留陀夷!你已經知道出家修道的意義。
可以說,世間上比出家修道、宣揚真理、體證法樂以上的快樂是沒有的。
唯有了知這種法樂的人,才知道涅槃的快樂到底是怎樣的快樂。
』 迦留陀夷非常歡喜,他第一次受到佛陀褒獎和贊許。
比丘中有甚深習氣的是迦留陀夷,比丘尼中喜行惡法的是偷蘭難陀,偷蘭難陀好象是迦留陀夷的化身,但她沒有迦留陀夷的才能,沒有迦留陀夷善良的心。
偷蘭難陀雖剃發染衣,但她和别的比丘尼不一樣,她潑婦似的性情一點都沒有去除。
佛陀對她像對迦留陀夷一樣,常常诃斥她,诃斥以外,也沒有把她逐出僧團。
偷蘭難陀最讨厭的就是大迦葉尊者,因為大迦葉那八風吹不動似的威嚴态度,她最不愛看。
但她對佛陀的威嚴是非常非常的崇敬。
見到大迦葉的聖者之顔,她就皺着眉,心如刀割。
有一天大迦葉托缽乞食回來,路上和她相逢,她就向大迦葉唾吐罵道: 『這是沒有懂得萬法平等和萬法緣起的人,早上就遇到這個外道真不吉利。
』 偷蘭難陀犯了八敬法,如果大迦葉報告佛陀,一定會把她驅逐出去,但大迦葉像沒有聽到她的話,根本就不和她計較。
但這件事情傳聞到迦留陀夷的耳中,他異常憤怒,他對偷蘭難陀輕慢大迦葉,不尊敬長老的聖格,很是不平。
他走到偷蘭難陀的居所,指着她罵道: 『你這個惡婆,你敢唾罵尊者大迦葉,你也敢唾俺嗎?』 蘭難陀知道迦留陀夷的為人,還沒有回口,迦留陀夷就打倒她,訓斥她一頓。
佛陀知道後,搖搖頭,他知道少分證得聖果的人,見惑上的煩惱無明雖斷,但思惑上煩惱無明尚不易除,佛陀再沒有責怪迦留陀夷。
迦留陀夷這個人,同誰都談得來,同誰都能親密的相處,這是他的特長,尤其接引女人來皈依佛陀,沒有人再比他有辦法。
舍利弗、目犍連、大迦葉等,見到女人,總感到有些束手無策;而迦留陀夷則應付裕如,很多長老們作不到的事情,他都能毫不費心費力的做到。
被大家都厭棄的人,被大家都認為沒有辦法的人,迦留陀夷還是很歡喜和他來往,他對任何人都沒有怨毒的心,沒有貢高我慢,若是值得敬重的長老,他是非常的尊敬,他是僧團中一個很有人緣的人,他也是大衆取笑的對象。
迦留陀夷在佛陀身邊親近一個時期,于道學上的修養很有進步,佛陀很關心他,很愛護他,總沒有嫌他讨厭。
佛陀回到祇園精舍的時候,他也回來,但佛陀後來很放心他的個人行動。
有一天,迦留陀夷獨自的走在街上乞食,他經過一個餅店,店中有個中年女人,他就向前對着那個女人笑着說了兩聲「很香」的話,那個女人就拿了八個燒餅供養他,他對女人說道: 『你的燒餅很香,把這麼多個給我一個人吃很是可惜,不如請你幫我拿到祇園精舍去,分給大家吃好嗎?』 那個女人很好說話,溫和的點點頭後,就拿着燒餅和迦留陀夷同到祇園精舍來。
以這個為緣,這個女人就皈依佛陀。
不久以後,丈夫也給妻子接引皈投到佛陀的座下,夫婦都成為熱心佛教的虔誠信者,他倆隻生養一個姑娘,招贅一個女婿在家,後來迦留陀夷和他們全家都很好,常常到他們家中去玩。
可是,很不幸的這對夫婦不久就相繼辭世,隻留下姑娘和女婿。
年輕的姑娘和丈夫很敬重迦留陀夷,很歡喜聽他說教,有一天下午,迦留陀夷走到姑娘的家中,姑娘的丈夫出外去推銷燒餅,因此,一件男女的奸情,無意中就給迦留陀夷看到。
原來這個姑娘瞞着丈夫正和一個不知名的男人親親密密,聽說這個男人是盜匪一類的人物,迦留陀夷見到時進退非常為難,也感到非常困惑,他怎樣也想不到有這一出尴尬的場面。
那個盜匪,見到迦留陀夷就很快的逃去,姑娘并沒有感到羞愧,她心中反而怨怪迦留陀夷是故意的前來找她麻煩。
迦留陀夷勸她要忠于丈夫,顧到名譽,早一點和那個盜匪離開,不然家庭的後果,一定非常不幸。
姑娘沒有把迦留陀夷的忠告聽在耳中,她唯恐自己的秘密會給迦留陀夷告訴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