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廿八章 波斯匿王的皈依
關燈
小
中
大
賢能的人從黑暗到光明。
唯有智者才能進入燦爛光明的世界,救自己的生命,也才能救别人的生命。
人生是無常的,苦惱是應當知道,幸福不到外面去求,把心安住于寂靜的涅槃之中,不受外境誘惑和轉移,那才是自主的生活,才是真理的世界!』 佛陀的法語,像陽光似的破除波斯匿王愚暗的心,他從此就對佛陀生起了恭敬純真的信仰。
波斯匿王很歡喜而又信服的向佛陀說道: 『您真是一位偉大的佛陀,我聽了您的教示,像在黑暗的旅途上獲見到光明,我心中的歡喜實非用言語能夠形容。
我對佛陀感到萬分的抱歉,我前來拜訪佛陀求教實在太遲了。
我現在才知道佛陀光臨到我的這個小國來是我這個小國無上的光榮。
佛陀!您好像是一道吉祥的慈光,我們在您的慈光照耀之下,才能獲得安甯。
『我現在拜見到您的聖顔,聆聽到您的法語,深深感歎我過去狂妄愚癡,我給您一說,像是從夢中醒來。
在人間為一國的國王,最多的是怨憎煩悶,現在有佛陀來到我們小國教化,相信我和我的國民一定會獲得永久的平安。
』 佛陀聽了波斯匿王從内心中發出至誠的贊語,知道他已生起笃實樂法的心。
佛陀又知道波斯匿王是一個有财欲與色欲執着的人,為了匡正他以後的行為,這正是機緣成熟的時候,佛陀溫和的又向波斯匿王忠告道: 『大王!這個世間上的現象界,都是苦空無常;這個人生是生老病死。
不論是貴為王者,貧如乞丐,苦空無常的現象,生老病死的痛苦,是誰也不能免除。
當人壽命終結的時候,形體與靈識分開,再好的如恩愛的夫妻,患難的知友,在死後的世界裡也不能作伴。
唯有善惡的行業,如影随形,盡未來際都在跟着我們。
『世間上一切的人,都隻為眼前的快樂打算,都追求眼前财色欲望的滿足,對于他死後的歸宿從不仔細思量。
做人,在天晴的時候,要買雨傘,為的是防備雨天;在肚飽的時候,知道儲糧,為的是防着饑餓的到來。
可是人在生的時候,為甚麼不為死後的歸宿想想呢?這豈不是太沒有遠大的眼光了嗎?終日給财色的欲望囚系,而财色就是痛苦的源流,一切的智能都會因此而被遮蔽。
『做人要深深了知人生年華的短暫,生命的無常,身心念念都在生滅變易。
因此要趕快把握人生,不要使身心陷在财色的深淵中,不要生驕慢的心,不要過放逸的生活,把心要栖息在高勝的境界,願身心停留在清涼的天地,對别人要施仁愛,來世才可以增長他人對自己的歡喜,美名才能留傳後代。
『平素沒有善的行為,後世絕不能獲得幸福,現在的幸與不幸,都是過去業力的感召。
為着未來的幸福,就應當不要忘記今生努力修善,自己所造善惡業的因,受善惡果報的除去自己以外沒有别人。
『大王!我再告訴你,你不要以為修善學道就非要出家不可,修學真正的大道,出家與在家都沒有分别。
有的深山之中學道而堕落,有的在家庭裡面修行而獲福。
修行學道是不分甚麼人的,做王的人,一樣的可以修行。
』 佛陀的法語,每一句都使波斯匿王聽了非常懇切的信服。
從此,波斯匿王做了佛陀忠誠的護法,皈依佛陀做了得力的弟子。
唯有智者才能進入燦爛光明的世界,救自己的生命,也才能救别人的生命。
人生是無常的,苦惱是應當知道,幸福不到外面去求,把心安住于寂靜的涅槃之中,不受外境誘惑和轉移,那才是自主的生活,才是真理的世界!』 佛陀的法語,像陽光似的破除波斯匿王愚暗的心,他從此就對佛陀生起了恭敬純真的信仰。
波斯匿王很歡喜而又信服的向佛陀說道: 『您真是一位偉大的佛陀,我聽了您的教示,像在黑暗的旅途上獲見到光明,我心中的歡喜實非用言語能夠形容。
我對佛陀感到萬分的抱歉,我前來拜訪佛陀求教實在太遲了。
我現在才知道佛陀光臨到我的這個小國來是我這個小國無上的光榮。
佛陀!您好像是一道吉祥的慈光,我們在您的慈光照耀之下,才能獲得安甯。
『我現在拜見到您的聖顔,聆聽到您的法語,深深感歎我過去狂妄愚癡,我給您一說,像是從夢中醒來。
在人間為一國的國王,最多的是怨憎煩悶,現在有佛陀來到我們小國教化,相信我和我的國民一定會獲得永久的平安。
』 佛陀聽了波斯匿王從内心中發出至誠的贊語,知道他已生起笃實樂法的心。
佛陀又知道波斯匿王是一個有财欲與色欲執着的人,為了匡正他以後的行為,這正是機緣成熟的時候,佛陀溫和的又向波斯匿王忠告道: 『大王!這個世間上的現象界,都是苦空無常;這個人生是生老病死。
不論是貴為王者,貧如乞丐,苦空無常的現象,生老病死的痛苦,是誰也不能免除。
當人壽命終結的時候,形體與靈識分開,再好的如恩愛的夫妻,患難的知友,在死後的世界裡也不能作伴。
唯有善惡的行業,如影随形,盡未來際都在跟着我們。
『世間上一切的人,都隻為眼前的快樂打算,都追求眼前财色欲望的滿足,對于他死後的歸宿從不仔細思量。
做人,在天晴的時候,要買雨傘,為的是防備雨天;在肚飽的時候,知道儲糧,為的是防着饑餓的到來。
可是人在生的時候,為甚麼不為死後的歸宿想想呢?這豈不是太沒有遠大的眼光了嗎?終日給财色的欲望囚系,而财色就是痛苦的源流,一切的智能都會因此而被遮蔽。
『做人要深深了知人生年華的短暫,生命的無常,身心念念都在生滅變易。
因此要趕快把握人生,不要使身心陷在财色的深淵中,不要生驕慢的心,不要過放逸的生活,把心要栖息在高勝的境界,願身心停留在清涼的天地,對别人要施仁愛,來世才可以增長他人對自己的歡喜,美名才能留傳後代。
『平素沒有善的行為,後世絕不能獲得幸福,現在的幸與不幸,都是過去業力的感召。
為着未來的幸福,就應當不要忘記今生努力修善,自己所造善惡業的因,受善惡果報的除去自己以外沒有别人。
『大王!我再告訴你,你不要以為修善學道就非要出家不可,修學真正的大道,出家與在家都沒有分别。
有的深山之中學道而堕落,有的在家庭裡面修行而獲福。
修行學道是不分甚麼人的,做王的人,一樣的可以修行。
』 佛陀的法語,每一句都使波斯匿王聽了非常懇切的信服。
從此,波斯匿王做了佛陀忠誠的護法,皈依佛陀做了得力的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