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伽耶山太子修行
關燈
小
中
大
『啊!車匿!你來得很好,有甚幺事嗎?』
『奉大王的敕命,受摩诃波阇波提夫人和耶輸陀羅妃的囑托,送食品前來供養太子。
』 車匿說後,把食品都搬出來。
『這些東西我不要,你趕快拿回去!』太子威嚴而又慈和的命令着。
『請你不要這幺說,我就是特地送這些東西給你才來的。
』 『車匿!我沒有用這些食物的必要,這些東西反而障礙我的修行,快點拿回去,不要再噜噜蘇蘇,不要再叫我重複的述說一次。
』 車匿本想把太子離開王宮以後的國家情況,父王的懷念,摩诃波阇波提夫人及耶輸陀羅等一切人事情形報告太子,但都給太子制止。
太子命令他火速回去,他無可奈何的含着滿眶的眼淚告辭而去。
太子苦行的生活,一年二年,和往日一樣;三年四年,還沒有解脫;五年六年,太子沒有退卻一步;就是這樣,悠悠的時光,又度過六年苦行的歲月。
時間雖然在無意義之中過去,但是,靜靜的,慢慢的,太子一天一天的走近解脫之門。
是在苦行的第六年,太子感覺到心中漸漸的明白,這個時候,那種境界是不能形容得出。
太子仔細思量的結果,知道苦了肉體反而是執着肉體。
想到,當初在跋伽仙人苦行林中,勸谏那些仙人,說明苦行的非法,自己雖然所修的苦行和他們不同,但自己畢竟也過六年苦行的生活。
解脫的大事,不是用肉體受苦才能得到,而是要忘了肉體才能獲得;不能忘懷肉體,心就無法清淨;心不清淨,則一切污穢不能消除;污穢不能消除,那能走上解脫的大道? 太子想起當初,居住在王宮之中,有一次在閰浮樹下靜思,所想的種種問題,此刻與那時的比較,并沒有絲毫的變異,并沒有一點進步! 太子沉思着:「修行的方法如果專門重視形式,而無關心理的清淨,這樣的修行,絕不會有很大的效果。
我應該決定,為了使心地清淨,最好要努力超越一切,老是像現在這樣的苦行、斷食,絕不能達到我所要求的根本希望。
」 太子這樣一想,以為有魔來誘惑着他,他又感到非常不安。
但随即又作如下的思惟: 「我現在把肉體受苦看作是善,讓肉體安樂認為是惡,這已經是我思想上的習氣。
為了求真實的覺道,執着苦行、斷食,這和跋伽仙人以及苦行林中那些苦行者,有甚麼兩樣呢?」 太子這樣一想,即刻從苦行的座位上站起,走下尼連禅河,讓長年清淨的流水,洗去身上的垢穢。
但因太子的形體瘦弱,他竟疲乏無力的倒在尼連禅河邊,過了一會,太子手攀岸上垂下的樹枝方站起來,走不幾步,又癱倒在岸上。
這時,河邊有一個名叫難陀波羅的牧女,在河畔的草原上放牧,她忽然看到一位瘦弱的青年沙門橫卧在河岸之旁,好象毫無氣力似的,她立時生起同情的心,手捧乳汁前來供養太子。
太子接受牧女的一杯乳汁,其中的美味實在無法譬喻。
飲後,五體通暢,身體各部的機構,都漸漸的恢複了氣力。
憍陳如等五人,見到太子接受牧女的供養,大為驚奇,他們以為想不到那麼勇猛精進學道的太子,見了一位婦人竟退失他的道心。
他和那些中途堕落的修道者,又有甚麼不同呢?他們想,太子到底是太子,意志畢竟是薄弱的。
他們竟不忍再多看太子一眼。
太子恢複了精神,很高興的向憍陳如等走來,這五人,見到太子好象是污穢的東西靠近身來,趕快躲避奔逃得遠遠。
太子的眼中,不看他們五人,他獨自一個人離開森林,渡過尼連禅河,走到伽耶山的一座小山旁,見到一棵繁茂的菩提樹下,有一個金剛座,過去曾有很多求道者修定的痕迹,太子即在路邊拾了柔軟的草葉鋪在座上,一心正念的端坐,發誓曰: 『我若不能了脫生死,到達正覺涅槃的希望,誓不起此座!』 太子發誓後,心中非常歡喜,默然的思索解決生死的問題。
』 車匿說後,把食品都搬出來。
『這些東西我不要,你趕快拿回去!』太子威嚴而又慈和的命令着。
『請你不要這幺說,我就是特地送這些東西給你才來的。
』 『車匿!我沒有用這些食物的必要,這些東西反而障礙我的修行,快點拿回去,不要再噜噜蘇蘇,不要再叫我重複的述說一次。
』 車匿本想把太子離開王宮以後的國家情況,父王的懷念,摩诃波阇波提夫人及耶輸陀羅等一切人事情形報告太子,但都給太子制止。
太子命令他火速回去,他無可奈何的含着滿眶的眼淚告辭而去。
太子苦行的生活,一年二年,和往日一樣;三年四年,還沒有解脫;五年六年,太子沒有退卻一步;就是這樣,悠悠的時光,又度過六年苦行的歲月。
時間雖然在無意義之中過去,但是,靜靜的,慢慢的,太子一天一天的走近解脫之門。
是在苦行的第六年,太子感覺到心中漸漸的明白,這個時候,那種境界是不能形容得出。
太子仔細思量的結果,知道苦了肉體反而是執着肉體。
想到,當初在跋伽仙人苦行林中,勸谏那些仙人,說明苦行的非法,自己雖然所修的苦行和他們不同,但自己畢竟也過六年苦行的生活。
解脫的大事,不是用肉體受苦才能得到,而是要忘了肉體才能獲得;不能忘懷肉體,心就無法清淨;心不清淨,則一切污穢不能消除;污穢不能消除,那能走上解脫的大道? 太子想起當初,居住在王宮之中,有一次在閰浮樹下靜思,所想的種種問題,此刻與那時的比較,并沒有絲毫的變異,并沒有一點進步! 太子沉思着:「修行的方法如果專門重視形式,而無關心理的清淨,這樣的修行,絕不會有很大的效果。
我應該決定,為了使心地清淨,最好要努力超越一切,老是像現在這樣的苦行、斷食,絕不能達到我所要求的根本希望。
」 太子這樣一想,以為有魔來誘惑着他,他又感到非常不安。
但随即又作如下的思惟: 「我現在把肉體受苦看作是善,讓肉體安樂認為是惡,這已經是我思想上的習氣。
為了求真實的覺道,執着苦行、斷食,這和跋伽仙人以及苦行林中那些苦行者,有甚麼兩樣呢?」 太子這樣一想,即刻從苦行的座位上站起,走下尼連禅河,讓長年清淨的流水,洗去身上的垢穢。
但因太子的形體瘦弱,他竟疲乏無力的倒在尼連禅河邊,過了一會,太子手攀岸上垂下的樹枝方站起來,走不幾步,又癱倒在岸上。
這時,河邊有一個名叫難陀波羅的牧女,在河畔的草原上放牧,她忽然看到一位瘦弱的青年沙門橫卧在河岸之旁,好象毫無氣力似的,她立時生起同情的心,手捧乳汁前來供養太子。
太子接受牧女的一杯乳汁,其中的美味實在無法譬喻。
飲後,五體通暢,身體各部的機構,都漸漸的恢複了氣力。
憍陳如等五人,見到太子接受牧女的供養,大為驚奇,他們以為想不到那麼勇猛精進學道的太子,見了一位婦人竟退失他的道心。
他和那些中途堕落的修道者,又有甚麼不同呢?他們想,太子到底是太子,意志畢竟是薄弱的。
他們竟不忍再多看太子一眼。
太子恢複了精神,很高興的向憍陳如等走來,這五人,見到太子好象是污穢的東西靠近身來,趕快躲避奔逃得遠遠。
太子的眼中,不看他們五人,他獨自一個人離開森林,渡過尼連禅河,走到伽耶山的一座小山旁,見到一棵繁茂的菩提樹下,有一個金剛座,過去曾有很多求道者修定的痕迹,太子即在路邊拾了柔軟的草葉鋪在座上,一心正念的端坐,發誓曰: 『我若不能了脫生死,到達正覺涅槃的希望,誓不起此座!』 太子發誓後,心中非常歡喜,默然的思索解決生死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