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為舟禅師語錄卷之三

關燈
花逆春風十裡香,令人歡處動愁腸。

    句中意,言中響,田地一片瓜不長,隻使瓜州賣瓜漢,一秤秤去十八兩。

    ” 因禅客舉一官人問海會憨璞娘生褲因緣,璞答語官人舉似禅客,客與官人俱不肯海會語。

     故為頌雲: “娘未生時褲一條,等閑拾得便穿搖,私偷出賣官酬價,甯死公堂話不招。

    ”。

     法語 付楷生鹽公法嗣源流 佛佛授受,祖祖相傳,本無鈎章棘句奧語奇言,秪要洞明心地見徹骨髓。

    如南嶽讓授馬祖一,一授百丈海,海授黃檗運,運授臨濟玄,玄授興化獎,獎授南院颙,颙授風穴沼,沼授首山念,念授汾陽昭,昭授石霜圓,圓授楊岐會,會授白雲端,端授五祖演,演授圓悟勤,勤授虎丘隆,隆授應庵華,華授密庵傑,傑授破庵先,先授無準範,範授雪岩欽,欽授高峰妙,妙授中峰本,本授千岩長,長授萬峰蔚,蔚授寶藏持,持授東明旵,旵授海舟慈,慈授寶峰瑄,瑄授天奇瑞,瑞授絕學聰,聰授笑岩寶,寶授幻有傳,傳授密雲師翁悟,悟授本師萬如微和尚是也。

    本師即授予以上師承,各各皆有機緣符合,茲繁不錄。

    籲,智與師齊,減師半德;智過與師,方堪傳授。

    若不爾者,縱饒舌瀉溪聲身融山色,總非當家種草。

    今楷生鹽公乃閩梁浦人也,耐盡風霜,曆于業席,忘形骸,镕聲色,研窮宗乘,究明實谛,已有年矣。

    獨嗟邪風之四起,欲肥遁于山林,翛然自适,以了平生。

    庚寅冬暮,渡南湖,過如庵訪予丈室。

    予見其容儀骨鲠,言辭入理,因案頭有僧問古德雲萬裡無雲時如何德雲饑虎投崖因緣,令頌之,遂頌曰:“天無四壁望無塵,撒手懸崖豈顧身,識盡蹤忘休覓處,從教獵犬吠旁人。

    ”予颔之,遂留過歲。

    每于言中考論,堪為法門高士,複勉之莫作自了漢也。

    故書源流一則、拂子一握,以表信夫将來耳。

     付師貞長老嗣法偈并囑語(舊号道覺) 師貞上座一日入室,師舉古雲:“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

    作麼生是無心用?”貞遂下數語,不契。

    至次日早呈語雲:“某昨承和尚逼拶,夜不安席,果某隻到得者個地位?今早方省和尚為人處真,知子莫若父也。

    ”師仍征語,貞雲:“竹密不妨流水過。

    ”師雲:“未在更道。

    ”雲:“和尚莫埋沒人好。

    ”師雲:“你見得個什麼?”貞便喝。

    師雲:“你又強作主宰那。

    ”貞禮拜,便出。

    故書付法偈并囑語雲:“法法本從元,法本無法付,達此佛心宗,無二無别故。

    汝向拈天童師翁香已刻錄行,今複入如庵室者,實汝不自欺爾。

    既徹法源底,此去宜保重,深蓄厚養,待龍天推出,開鑿人天正眼,續佛慧命,是吾宗之所望也。

    至祝,至祝!” 囑宗極維那證公 釋迦老子四十九年,譚空說有,亦似打草驚蛇。

    末後拈花,方顯正法眼藏、涅槃妙心,付囑摩诃迦葉,始立教外别傳之旨。

    原師承有據,遞代授手,以至達磨,正法流傳于震旦。

    一花五葉,谶雲:“金雞解銜一粒粟,供養什邡羅漢僧。

    出一馬駒,踏殺天下人。

    ”然而派衍五宗,脈歸一緻。

    惟我臨濟大師,突出頭地,一喝金剛王寶劍,直教斷人命根去,更不用如何若何。

    固爾唐宋以來,代不乏人,英靈群立,各吐玄珠,倒嶽傾湫。

    一時聖天子、國王大臣,無不欽仰。

    宋元如高峰大師,死關三十年,把住要津,學者望崖退迹,可謂寒香絕操,彙萼傾姿。

    三百餘年,亦出我天童密雲師翁,拈條白棒,扶正濟北宗風,佛來魔來,總與棒棒到底,緻使談玄論要之士,一見藏鋒結舌。

    而履險驅耕,不顧危亡,直令人當下徹頭徹尾。

    不幸師翁于崇祯壬午歲謝世以來,法幢秋臨,祖道隆替,而獅隐狐鳴。

    雖則兒孫遍地,亦不免玉燕雜目,良可慨矣。

     近來一等阿師,不以本分為人,全向語言文字上作活計,引些諸子百家、五經四書,或扯些莊老史傳,以逞胸中學識富饒,牢籠初機晚進,鼓弄門庭鬧熱,冬瓜印子,不論是神是鬼,遇着便搭,圖其益盛,如斯之輩,他日閻羅王豈肯放過那?不見蚬子和尚,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雲:“神前酒台盤。

    ”樓子和尚聞歌雲:“你若無心我便休。

    ”便悟去。

    此二老何嘗以語言文字為印心印子來?可為千古宗猷,萬世遺範也。

     今宗極維那,向習教乘,曆年叢席,而堅志宗門。

    果為己為人,須兢兢業業,寶重自器,切莫向這般群隊裡效樣。

    茲付拂一柄,以表師承有據,源流不謬。

    他日龍天推出,自爾鵝王擇乳,實吾宗之所望也。

    祝祝。

     示吼如禅人 參學之事,無别,貴乎真實老成。

    古人三登投子,九上洞山,緻于終身不變,固有超群拔萃之風。

    果為生死心切,要在立志猛銳,牢牢卓卓,挨拶将去,忽然透脫,如明鏡當台,無物不鑒。

    到此田地,始信毋自欺也。

     迩來末運,狂禅掠人涎唾,哄騙人家男女,到處成迹。

    殊不知一旦熱病臨身,平日所學禅道佛法,一些也用不着,可不憐愍者哉!吼如禅人,行腳造方,切為己躬下事,豈作這般去就?南湖亦不效諸邪師,将無作有,污爾清淨心田,一味以實相告。

    所以高峰大師雲:“但得胸中憎愛盡,不參禅亦是工夫。

    ”咄!喚什麼作工夫?切忌道着。

     示尼不違 不違四歲出塵,十七剃染,雖忝質于閨閣之中,而夙因猶當不昧,深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