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官第八

關燈
壤山川之故祀,必以時。

    六會諸侯,令曰:以爾壤生物共玄官,請四輔,将以禮上帝。

    七會諸侯,令曰:官處四體而無禮者。

    流之焉莠命。

    八會諸侯,令曰:立四義而毋議者,尚之于玄官,聽于三公。

    九會諸侯,令曰:以爾封内之财物,國之所有為币。

    九會,大命焉出,常至。

    千裡之外,二千裡之内。

    諸侯三年而朝習命。

    二年,三卿使四輔。

    一年正月朔日,令大夫來修。

    受命三公。

    二千裡之外,三千裡之内,諸侯五年而會至習命。

    三年,名卿請事。

    二年,大夫通吉兇。

    十年,重适入,正禮義。

    五年,大夫請受變。

    三千裡之外,諸侯世一至,置大夫以為廷安,入,共受命焉。

    此居于圖北方方外。

    必得文威武官習,勝之,務時因,勝之。

    終無方,勝之。

    幾行義,勝之。

    理名實,勝之。

    急時分,勝之。

    事察伐,勝之。

    行備具,勝之。

    原無象,勝之。

    本定獨威,勝。

    定計财,勝。

    定聞知,勝。

    定選士,勝。

    定制祿,勝。

    定方用,勝。

    定綸理,勝。

    定死生,勝。

    定成敗,勝。

    定依奇,勝。

    定實虛,勝。

    定盛衰,勝。

    舉機誠要,則敵不量。

    用利至誠,則敵不校。

    明名章實,則士死節。

    奇舉發不意,則士歡用。

    交物因方,則械器備。

    因能利備,則求必得。

    執務明本,則士不偷。

    備具無常,無方應也。

    聽于鈔,故能聞未極。

    視于新,故能見未形,思于浚,故能知未始。

    發于驚,故能至無量。

    動于昌,故能得其寶。

    立于謀,故能實不可故也。

    器成教守,則不遠道裡。

    号審教施,則不險山河。

    博一純固,則獨行而無敵。

    慎号審章,則其攻不待權與。

    明必勝,則慈者勇。

    器無方,則愚者智。

    攻不守,則拙者巧。

    數也。

    動慎十号。

    明審九章。

    飾習十器。

    善習五官。

    謹修三官。

    必設常主。

    計必先定。

    求天下之精材。

    論百工之銳器。

    器成,角試否臧。

    收天下之豪傑,有天下之稱材。

    說行若風雨,發如雷電。

    此居于圖方中。

    旗物尚青,兵尚矛。

    刑則交寒害釱。

    器成不守,經不知。

    教習不着,發不意。

    經不知,故莫之能圉。

    發不意,故莫之能應。

    莫之能應,故全勝而無害。

    莫之能圉,故必勝而無敵。

    四機不明,不過九日,而遊兵驚軍。

    障塞不審,不過八日,而外賊得閑。

    由守不慎,不過七日,而内有讒謀。

    詭禁不修,不過六日,而竊盜者起。

    死亡不食,不過四日,而軍财在敵。

    此居于圖東方方外。

    旗物尚赤。

    兵尚戟。

    刑則燒交強郊。

    必明其一,必明其将,必明其政,必明其士。

    四者備,則以治擊亂,以成擊敗。

    數戰則士疲,數勝則君驕,驕君使疲民,則國危。

    至善不戰,其次一之。

    大勝者積衆。

    勝無非義者,焉可以為大勝。

    大勝,無不勝也。

    此居于圖南方方外。

    旗物尚白,兵尚劍。

    刑則紹昧斷絕。

    始乎無端,卒乎無窮。

    始乎無端,道也。

    卒乎無窮,德也。

    道不可量,德不可數。

    不可量,則衆強不能圖。

    不可數,則為軸不敢鄉。

    兩者備施,動靜有功。

    畜之以道,養之以德。

    畜之以道,則民和,養之以德,則民合。

    和合故能習;習故能偕。

    偕習以悉。

    莫之能傷也。

    此居于圖西方方外。

    旗物尚黑,兵尚脅盾。

    刑則遊仰灌流。

    察數而知治,審器而識勝。

    明謀而适勝。

    通德而天下定。

    定宗廟。

    育男女。

    官四分,則可以立威、行、德、制法儀、出号令。

    至善之為兵也,非地是求也,罰人是君也。

    立義而加之以勝,至威而實之以德。

    守之而後修,勝心焚海内。

    民之所利立之,所害除之,則民人從。

    立為六千裡之侯。

    則大人從。

    使國君得其治。

    則人君從會。

    請命于天地,知氣和,則生物從。

    計緩急之事。

    則危危而無難。

    明于器械之利,則涉難而不變。

    察于先後之理,則兵出而不困。

    通于出入之度,則深入而不危。

    審于動靜之務,則功得而無害。

    着于取與之分,則得地而不執。

    慎于号令之官。

    則舉事而有功。

    此居于圖北方方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