淵骞卷第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而談有馀。
”“晁錯?”曰:“愚。
”“酷吏?”曰:“虎哉!虎哉!角而翼者也。
”“貨殖?”曰:“蚊。
”曰:“血國三千,使捋疏、飲水、褐博,沒齒無愁也?”或問“循吏”。
曰:“吏也。
”“遊俠?”曰:“竊國靈也。
”“佞幸?”曰:“不料而已。
”或問“近世社稷之臣”。
曰:“若張子房之智,陳平之無悟,绛侯勃之果,霍将軍之勇,終之以禮樂,則可謂社稷之臣矣。
”或問:“公孫弘、董仲舒孰迩?”曰:“仲舒欲為而不可得者也,弘容而已矣。
”或問“近世名卿”。
曰:“若張廷尉之平,隽京兆之見,尹扶風之潔,王子貢之介,斯近世名卿矣。
”“将。
”曰:“若條侯之守,長平、冠軍之征伐,博陸之持重,可謂近世名将矣。
”“請問古。
”曰:“鼓之以道德,征之以仁義,輿屍、血刃,皆所不為也。
”張骞、蘇武之奉使也,執節沒身,不屈王命,雖古之膚使,其猶劣諸。
世稱東方生之盛也,言不純師,行不純表,其流風、遺書,蔑如也。
或曰:“隐者也。
”曰:“昔之隐者,吾聞其語矣,又聞其行矣。
”或曰:“隐道多端。
”曰:“固也!聖言聖行,不逢其時,聖人隐也。
賢言賢行,不逢其時,賢者隐也。
談言談行,而不逢其時,談者隐也。
昔者箕子之漆其身也,狂接輿之被其發也,欲去而恐罹害者也。
箕子之《洪範》.接輿之歌鳳也哉!”或問:“東方生名過實者,何也?”曰:“應諧,不窮,正谏,穢德。
應諧似優,不窮似哲,正谏似直,穢德似隐。
”“請問名。
”曰:“诙達。
”“惡比?”曰:“非夷尚容,依隐玩世,其滑稽之雄乎!”或問:“柳下惠非朝隐者與?”曰:“君子謂之不恭。
古者高餓顯,下祿隐。
”妄譽,仁之賊也;妄毀,義之賊也。
賊仁近鄉原,賊義近鄉讪。
或問:“子,蜀人也,請人。
”曰:“有李仲元者,人也。
”“其為人也,奈何?”曰:“不屈其意,不累其身。
”曰:“是夷、惠之徒與?”曰:“不夷不惠,可否之間也。
”“如是,則奚名之不彰也?”曰:“無仲尼,則西山之餓夫與東國之绌臣惡乎聞?”曰:“王陽、貢禹遇仲尼乎?”曰:“明星皓皓,華藻之力也與?”曰:“若是,則奚為不自高?”曰:“皓皓者,己也;引而高之者,天也。
子欲自高邪?仲元,世之師也。
見其貌者,肅如也;聞其言者,愀如也;觀其行者,穆如也。
鄲聞以德诎人矣,未聞以德诎于人也。
仲元,畏人也。
”或曰:“育、贲。
”曰:“育、贲也,人畏其力,而侮其德。
”“請條。
”曰:“非正不視,非正不聽,非正不言,非正不行。
夫能正其視聽言行者,昔吾先師之所畏也。
如視不視,聽不聽,言不言,行不行,雖有育、贲,其猶侮諸!”
”“晁錯?”曰:“愚。
”“酷吏?”曰:“虎哉!虎哉!角而翼者也。
”“貨殖?”曰:“蚊。
”曰:“血國三千,使捋疏、飲水、褐博,沒齒無愁也?”或問“循吏”。
曰:“吏也。
”“遊俠?”曰:“竊國靈也。
”“佞幸?”曰:“不料而已。
”或問“近世社稷之臣”。
曰:“若張子房之智,陳平之無悟,绛侯勃之果,霍将軍之勇,終之以禮樂,則可謂社稷之臣矣。
”或問:“公孫弘、董仲舒孰迩?”曰:“仲舒欲為而不可得者也,弘容而已矣。
”或問“近世名卿”。
曰:“若張廷尉之平,隽京兆之見,尹扶風之潔,王子貢之介,斯近世名卿矣。
”“将。
”曰:“若條侯之守,長平、冠軍之征伐,博陸之持重,可謂近世名将矣。
”“請問古。
”曰:“鼓之以道德,征之以仁義,輿屍、血刃,皆所不為也。
”張骞、蘇武之奉使也,執節沒身,不屈王命,雖古之膚使,其猶劣諸。
世稱東方生之盛也,言不純師,行不純表,其流風、遺書,蔑如也。
或曰:“隐者也。
”曰:“昔之隐者,吾聞其語矣,又聞其行矣。
”或曰:“隐道多端。
”曰:“固也!聖言聖行,不逢其時,聖人隐也。
賢言賢行,不逢其時,賢者隐也。
談言談行,而不逢其時,談者隐也。
昔者箕子之漆其身也,狂接輿之被其發也,欲去而恐罹害者也。
箕子之《洪範》.接輿之歌鳳也哉!”或問:“東方生名過實者,何也?”曰:“應諧,不窮,正谏,穢德。
應諧似優,不窮似哲,正谏似直,穢德似隐。
”“請問名。
”曰:“诙達。
”“惡比?”曰:“非夷尚容,依隐玩世,其滑稽之雄乎!”或問:“柳下惠非朝隐者與?”曰:“君子謂之不恭。
古者高餓顯,下祿隐。
”妄譽,仁之賊也;妄毀,義之賊也。
賊仁近鄉原,賊義近鄉讪。
或問:“子,蜀人也,請人。
”曰:“有李仲元者,人也。
”“其為人也,奈何?”曰:“不屈其意,不累其身。
”曰:“是夷、惠之徒與?”曰:“不夷不惠,可否之間也。
”“如是,則奚名之不彰也?”曰:“無仲尼,則西山之餓夫與東國之绌臣惡乎聞?”曰:“王陽、貢禹遇仲尼乎?”曰:“明星皓皓,華藻之力也與?”曰:“若是,則奚為不自高?”曰:“皓皓者,己也;引而高之者,天也。
子欲自高邪?仲元,世之師也。
見其貌者,肅如也;聞其言者,愀如也;觀其行者,穆如也。
鄲聞以德诎人矣,未聞以德诎于人也。
仲元,畏人也。
”或曰:“育、贲。
”曰:“育、贲也,人畏其力,而侮其德。
”“請條。
”曰:“非正不視,非正不聽,非正不言,非正不行。
夫能正其視聽言行者,昔吾先師之所畏也。
如視不視,聽不聽,言不言,行不行,雖有育、贲,其猶侮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