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黎卷第十
關燈
小
中
大
或問:“南正重司天,北正黎司地,今何僚也?”曰:“近羲近和。
”“孰重?孰黎?”曰:“羲近重,和近黎。
”或問“黃帝終始”。
曰:“托也。
昔者姒氏治水土,而巫步多禹;扁鵲,盧人也,而醫多盧。
夫欲雠僞者必假真。
禹乎?盧乎?終始乎?”或問“渾天”。
曰:“落下闳營之,鮮于妄人度之,耿中丞象之,幾乎!幾乎!莫之能違也。
”“請問‘蓋天’。
”曰:“蓋哉!蓋哉!應難未幾也。
”或問:“趙世多神,何也?”曰:“神怪茫茫,若存若亡,聖人曼雲。
”或問:“子胥、種、蠡孰賢?”曰:“胥也,俾吳作亂,破楚入郢,鞭屍,藉館,皆不由德。
謀越谏齊不式,不能去,卒眼之。
種、蠡不強谏而山栖,俾其君诎社稷之靈而童仆,又終斃吳,賢皆不足邵也,至蠡策種而遁,肥矣哉!”或問“陳勝、吳廣”。
曰:“亂。
”曰:“不若是則秦不亡。
”曰:“亡秦乎?恐秦未亡而先亡矣。
”或問:“六國并,其已久矣。
一病一瘳,迄始皇三載而鹹,時激、地保、人事乎?”曰:“具。
”“請問事。
”曰:“孝公以下,強兵力農,以蠶食六國,事也。
”“保。
”曰:“東溝大河,南阻高山,西采雍、梁,北鹵泾垠,便則申,否則蟠,保也。
”“激。
”曰:“始皇方斧,将相方刀,六國方木,将相方肉,激也。
”或問:“秦伯列為侯衛,卒吞天下,而赧曾無以制乎?”曰:“天子制公侯伯子男也,庸節。
節莫差于僣,僣莫重于祭,祭莫重于地,地莫重于天,則襄、文、宣、靈其兆也。
昔者,襄公始僣,西畤以祭白帝;文、宣、靈宗,興鄜、密、上、下,用事四帝,而天王不匡,反緻文、武胙。
是以四疆之内各以其力來侵,攘肌及骨,而赧獨何以制秦乎?”或問:“赢政二十六載,天下擅秦。
秦十五載而楚,楚五載而漢。
五十載之際,而天下三擅,天邪?人邪?”曰:“具。
周建子弟,列名城,班五爵,流之十二,當時雖欲漢,得乎?六國蚩蚩,為嬴弱姬,卒之屏營。
嬴擅其政,故天下擅秦。
秦失其猷,罷侯置守,守失其微,天下孤睽。
項氏暴強,改宰侯王,故天下擅楚。
擅楚之月,有漢創業山南,發迹三秦,迫項山東,故天下擅漢:天也。
”“人。
”曰:“兼才尚權,右計左數,動謹于時,人也。
”天不人不因,人不天不成。
或問:“楚敗垓下,方死,曰:‘天也。
’諒乎?”曰:“漢屈群策,群策屈群力。
楚憞群策而自屈其力。
屈人者克,自屈者負。
天曷故焉。
”或問:“秦、楚既為天典命矣,秦缢灞上,楚分江西,興廢何速乎?”曰:“天胙光德而隕明忒。
昔在有熊、高陽、高辛、唐、虞、三代,鹹有顯懿,故天胙之,為神明主,且着在天庭,是生民之願也,厥飨國久長。
若秦、楚強阋震撲,胎藉三正,播其虐于黎苗,子弟且欲喪之,況于民乎?況于鬼神乎?廢未速也!”或問:“仲尼大聖,則天曷不胙?”曰:“無土。
”“然則舜、禹有土乎?”曰:“舜
”“孰重?孰黎?”曰:“羲近重,和近黎。
”或問“黃帝終始”。
曰:“托也。
昔者姒氏治水土,而巫步多禹;扁鵲,盧人也,而醫多盧。
夫欲雠僞者必假真。
禹乎?盧乎?終始乎?”或問“渾天”。
曰:“落下闳營之,鮮于妄人度之,耿中丞象之,幾乎!幾乎!莫之能違也。
”“請問‘蓋天’。
”曰:“蓋哉!蓋哉!應難未幾也。
”或問:“趙世多神,何也?”曰:“神怪茫茫,若存若亡,聖人曼雲。
”或問:“子胥、種、蠡孰賢?”曰:“胥也,俾吳作亂,破楚入郢,鞭屍,藉館,皆不由德。
謀越谏齊不式,不能去,卒眼之。
種、蠡不強谏而山栖,俾其君诎社稷之靈而童仆,又終斃吳,賢皆不足邵也,至蠡策種而遁,肥矣哉!”或問“陳勝、吳廣”。
曰:“亂。
”曰:“不若是則秦不亡。
”曰:“亡秦乎?恐秦未亡而先亡矣。
”或問:“六國并,其已久矣。
一病一瘳,迄始皇三載而鹹,時激、地保、人事乎?”曰:“具。
”“請問事。
”曰:“孝公以下,強兵力農,以蠶食六國,事也。
”“保。
”曰:“東溝大河,南阻高山,西采雍、梁,北鹵泾垠,便則申,否則蟠,保也。
”“激。
”曰:“始皇方斧,将相方刀,六國方木,将相方肉,激也。
”或問:“秦伯列為侯衛,卒吞天下,而赧曾無以制乎?”曰:“天子制公侯伯子男也,庸節。
節莫差于僣,僣莫重于祭,祭莫重于地,地莫重于天,則襄、文、宣、靈其兆也。
昔者,襄公始僣,西畤以祭白帝;文、宣、靈宗,興鄜、密、上、下,用事四帝,而天王不匡,反緻文、武胙。
是以四疆之内各以其力來侵,攘肌及骨,而赧獨何以制秦乎?”或問:“赢政二十六載,天下擅秦。
秦十五載而楚,楚五載而漢。
五十載之際,而天下三擅,天邪?人邪?”曰:“具。
周建子弟,列名城,班五爵,流之十二,當時雖欲漢,得乎?六國蚩蚩,為嬴弱姬,卒之屏營。
嬴擅其政,故天下擅秦。
秦失其猷,罷侯置守,守失其微,天下孤睽。
項氏暴強,改宰侯王,故天下擅楚。
擅楚之月,有漢創業山南,發迹三秦,迫項山東,故天下擅漢:天也。
”“人。
”曰:“兼才尚權,右計左數,動謹于時,人也。
”天不人不因,人不天不成。
或問:“楚敗垓下,方死,曰:‘天也。
’諒乎?”曰:“漢屈群策,群策屈群力。
楚憞群策而自屈其力。
屈人者克,自屈者負。
天曷故焉。
”或問:“秦、楚既為天典命矣,秦缢灞上,楚分江西,興廢何速乎?”曰:“天胙光德而隕明忒。
昔在有熊、高陽、高辛、唐、虞、三代,鹹有顯懿,故天胙之,為神明主,且着在天庭,是生民之願也,厥飨國久長。
若秦、楚強阋震撲,胎藉三正,播其虐于黎苗,子弟且欲喪之,況于民乎?況于鬼神乎?廢未速也!”或問:“仲尼大聖,則天曷不胙?”曰:“無土。
”“然則舜、禹有土乎?”曰:“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