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詩彙
關燈
小
中
大
一水翻江去,千山送雨聲。
忽聽楓葉亂,始訝葛衣輕。
萬卷書難破,孤眠魂易驚。
秋風且莫吹,蕭瑟不堪鳴。
大智對雨 人煙城外少,寂寂北樓居。
風雨三更夢,雲山萬卷書。
有僧來問字,無力獨教鋤。
八月南窗下,翛然爾共餘。
雨甚 甲子無心記,懷人便問年。
三秋度沁水,九月到西天。
俶偬前溪漲,凄涼萬樹懸。
山中饒柿棗,飽啖是神仙。
初雪 試看門庭雪,無風故故輕。
登樓誰獨倚,得句老還成。
虛白真堪托,非花不用名。
寄言車馬客,此地即蓬瀛。
至後大雪呼鄰人縫衣帶因感而賦之 獨有嚴冬雪,能希遊子髯。
因風時到骨,極目上鈎簾。
不以西鄰好,誰當一線添。
貧交誠足貴,亦複令人嫌。
送馬誠所侍禦北還 訪友三千裡,讀書萬仞山。
風來知日暖,雨過識春寒。
剪燭前窗叟,寄身蕭寺間。
今朝柱下史,實度老瞿昙。
初往招隐堂堂在謝公墩下三首 其一 到來招隐處,暑病日相尋。
地故稱江左,人猶似越吟。
輕風生細竹,初月挂禅林。
謝公墩尚在,一眺便沾襟。
其二 盡日阿蘭若,吾生事若何。
白雲留客易,黃發閱人多。
鳥為高飛倦,墩因向晚過。
無邊苦作海,曷不念彌陀。
其三 初夏日遲遲,東山一局棋。
謝玄臨陣戰,賭墅決便宜。
誰識清談客,能當百萬師。
世儒多不曉,君子有餘思。
寄方子及提學二首 其一 何人獨我思?天上故人而。
白眼誰能識,雄心老自知。
滇雲随絕足,昆海定新詩。
此方多俊逸,長養報明時。
其二 為郎憐白下,秉憲憶南中。
一萬蒼山路,三千魯國風。
及門誰第一?時雨迤西東。
聞有袈裟石,何由寄遠公? 【七言律】 直沽送馬誠所兼呈若翁曆山并高張二居士 直沽今日賦将歸,李郭仙舟亦暫違。
皓首攀轅慚附骥,青雲得路正當時。
起爐作竈須君事,持缽沿門待我為。
燕趙古稱多感慨,而翁況複舊相知。
顧沖庵登樓話别二首 其一 知公一别到京師,是我山中睡穩時。
今夕生離青眼盡,他年事業壯心知。
簾外星辰手可摘,樓頭鼓角怨何遲。
君恩未答黃金散,直取精光萬裡随。
其二 惜别聽雞到曉聲,高山流水是同盟。
酒酣豪氣吞滄海,宴坐微言入太清。
混世不妨狂作态,絕弦肯與俗為名?古來材大皆難用,且看楞伽四卷經。
望京懷雲中諸君子 翩翩公子下龍城,老别新知百感生。
回首不堪流水去,停鞭竊共遠山盟。
無情有恨終當死,晚節窮途哭不成。
他日若逢青眼客,定知劉孟入神京。
薊北遊寄雲中歐江詞伯 老去何當薊北遊,況兼木葉又驚秋。
斷腸流水行人渡,絕域悲風塞草愁。
但有新詩長記憶,莫将舊事畏沉浮。
知君正是龍門客,不羨當年李郭舟。
江上望黃鶴樓 楓霜蘆雪淨江煙,錦石流鱗清可憐。
賈客帆樯雲裡見,仙人樓閣鏡中懸。
九秋槎影橫晴漢,一笛梅花落遠天。
無限滄洲漁父意,夜深高詠獨鳴舷。
又八月雨雪似晉老和之 霏霏飒飒笑群兒,正是新涼暑退時。
八月南方多載酒,葛巾紗帽坐彈棋。
清秋或恐難為抱,白發應知慰我思。
坪上故人如有意,陽春一曲莫辭遲。
李見田邀遊東湖二律 其一 不到西湖已十秋,興來涉越便杭州。
眼前空闊煙波冷,天際微茫玉樹浮。
兩岸桃花飛小艇,隔溪漁火宿蘆洲。
行人本是遨遊客,何況當年李郭舟。
其二 湖上風多白晝陰,水雲深處是禅林。
清歌一曲令人醉,銀燭高燒不自禁。
遊子他鄉雙白發,将軍好客千黃金。
莫邪長劍終須試,未許扁舟獨鼓琴。
使往通州問顧沖庵二首 其一 滇南萬裡憶磋磨,别後相思聽楚歌。
樓拱西山庭履滿,尊空北海酒人多。
一江之水石城渡,八月随潮揚子過。
今日中原思将相,謝公無奈蒼生何。
其二 一擲曾輕百萬呼,良宵誰與共歡娛?人來但囑加餐飯,書到亦應問老夫。
已約青春為伴侶,定教白發慰窮途。
請公更把上蒼禱,不信倭夷曾有無。
宿天台頂 缥缈高台起暮秋,壯心無奈忽同遊。
水從霄漢分荊楚,山盡中原見豫州。
明月三更誰共醉,朔風初動不堪留。
朝來雲雨千峰閉,恍惚仙人在上頭。
系中憶汪鼎甫南還 嗟子胡然泣涕洟?相依九載不勝奇。
非兒轉哭兒何去,久系應添系永思。
生死交情爾可訂,遊魂變化我須時。
累累荒草知何處,絮酒炙雞勿用之。
〔原詩句中夾注〕“嗟子胡然泣涕洟?相依九載不勝奇”:連前三年共九載。
忽聽楓葉亂,始訝葛衣輕。
萬卷書難破,孤眠魂易驚。
秋風且莫吹,蕭瑟不堪鳴。
大智對雨 人煙城外少,寂寂北樓居。
風雨三更夢,雲山萬卷書。
有僧來問字,無力獨教鋤。
八月南窗下,翛然爾共餘。
雨甚 甲子無心記,懷人便問年。
三秋度沁水,九月到西天。
俶偬前溪漲,凄涼萬樹懸。
山中饒柿棗,飽啖是神仙。
初雪 試看門庭雪,無風故故輕。
登樓誰獨倚,得句老還成。
虛白真堪托,非花不用名。
寄言車馬客,此地即蓬瀛。
至後大雪呼鄰人縫衣帶因感而賦之 獨有嚴冬雪,能希遊子髯。
因風時到骨,極目上鈎簾。
不以西鄰好,誰當一線添。
貧交誠足貴,亦複令人嫌。
送馬誠所侍禦北還 訪友三千裡,讀書萬仞山。
風來知日暖,雨過識春寒。
剪燭前窗叟,寄身蕭寺間。
今朝柱下史,實度老瞿昙。
初往招隐堂堂在謝公墩下三首 其一 到來招隐處,暑病日相尋。
地故稱江左,人猶似越吟。
輕風生細竹,初月挂禅林。
謝公墩尚在,一眺便沾襟。
其二 盡日阿蘭若,吾生事若何。
白雲留客易,黃發閱人多。
鳥為高飛倦,墩因向晚過。
無邊苦作海,曷不念彌陀。
其三 初夏日遲遲,東山一局棋。
謝玄臨陣戰,賭墅決便宜。
誰識清談客,能當百萬師。
世儒多不曉,君子有餘思。
寄方子及提學二首 其一 何人獨我思?天上故人而。
白眼誰能識,雄心老自知。
滇雲随絕足,昆海定新詩。
此方多俊逸,長養報明時。
其二 為郎憐白下,秉憲憶南中。
一萬蒼山路,三千魯國風。
及門誰第一?時雨迤西東。
聞有袈裟石,何由寄遠公? 【七言律】 直沽送馬誠所兼呈若翁曆山并高張二居士 直沽今日賦将歸,李郭仙舟亦暫違。
皓首攀轅慚附骥,青雲得路正當時。
起爐作竈須君事,持缽沿門待我為。
燕趙古稱多感慨,而翁況複舊相知。
顧沖庵登樓話别二首 其一 知公一别到京師,是我山中睡穩時。
今夕生離青眼盡,他年事業壯心知。
簾外星辰手可摘,樓頭鼓角怨何遲。
君恩未答黃金散,直取精光萬裡随。
其二 惜别聽雞到曉聲,高山流水是同盟。
酒酣豪氣吞滄海,宴坐微言入太清。
混世不妨狂作态,絕弦肯與俗為名?古來材大皆難用,且看楞伽四卷經。
望京懷雲中諸君子 翩翩公子下龍城,老别新知百感生。
回首不堪流水去,停鞭竊共遠山盟。
無情有恨終當死,晚節窮途哭不成。
他日若逢青眼客,定知劉孟入神京。
薊北遊寄雲中歐江詞伯 老去何當薊北遊,況兼木葉又驚秋。
斷腸流水行人渡,絕域悲風塞草愁。
但有新詩長記憶,莫将舊事畏沉浮。
知君正是龍門客,不羨當年李郭舟。
江上望黃鶴樓 楓霜蘆雪淨江煙,錦石流鱗清可憐。
賈客帆樯雲裡見,仙人樓閣鏡中懸。
九秋槎影橫晴漢,一笛梅花落遠天。
無限滄洲漁父意,夜深高詠獨鳴舷。
又八月雨雪似晉老和之 霏霏飒飒笑群兒,正是新涼暑退時。
八月南方多載酒,葛巾紗帽坐彈棋。
清秋或恐難為抱,白發應知慰我思。
坪上故人如有意,陽春一曲莫辭遲。
李見田邀遊東湖二律 其一 不到西湖已十秋,興來涉越便杭州。
眼前空闊煙波冷,天際微茫玉樹浮。
兩岸桃花飛小艇,隔溪漁火宿蘆洲。
行人本是遨遊客,何況當年李郭舟。
其二 湖上風多白晝陰,水雲深處是禅林。
清歌一曲令人醉,銀燭高燒不自禁。
遊子他鄉雙白發,将軍好客千黃金。
莫邪長劍終須試,未許扁舟獨鼓琴。
使往通州問顧沖庵二首 其一 滇南萬裡憶磋磨,别後相思聽楚歌。
樓拱西山庭履滿,尊空北海酒人多。
一江之水石城渡,八月随潮揚子過。
今日中原思将相,謝公無奈蒼生何。
其二 一擲曾輕百萬呼,良宵誰與共歡娛?人來但囑加餐飯,書到亦應問老夫。
已約青春為伴侶,定教白發慰窮途。
請公更把上蒼禱,不信倭夷曾有無。
宿天台頂 缥缈高台起暮秋,壯心無奈忽同遊。
水從霄漢分荊楚,山盡中原見豫州。
明月三更誰共醉,朔風初動不堪留。
朝來雲雨千峰閉,恍惚仙人在上頭。
系中憶汪鼎甫南還 嗟子胡然泣涕洟?相依九載不勝奇。
非兒轉哭兒何去,久系應添系永思。
生死交情爾可訂,遊魂變化我須時。
累累荒草知何處,絮酒炙雞勿用之。
〔原詩句中夾注〕“嗟子胡然泣涕洟?相依九載不勝奇”:連前三年共九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