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關燈
欽定四庫全書     經部八 四書辨疑目録     四書類 卷一 大學 在親民 安而後能慮 慮而後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 顧諟天之明命 湯之盤銘 作新民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 如切如磋者道學也如琢如磨者自脩也于戲前王不忘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小人樂其樂而利其利此以沒世不忘也 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無情者不得盡其辭大畏民志此謂知本 此謂知之至也 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驕泰以失之 彼為善之小人之使爲國家 卷二 論語 學而第一 其爲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 巧言令色鮮矣仁 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賢賢易色 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緻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無友不如己者 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 禮之用和爲貴 信近于義言可複也恭近于禮逺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君子食無求飽 子貢曰貧而無谄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爲政第二 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衆星拱之有恥且格 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 父母惟其疾之憂 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别乎 色難 有酒食先生馔 視其所以 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知之爲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書雲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爲政奚其爲為政 殷因于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卷三 論語 八佾第三 孔子謂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禮與其奢也甯儉喪與其易也甯戚 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 或問禘之說子曰不知也知其說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指其掌 二三子何患于喪乎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爲木铎 居上不寛爲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 裡仁第四 知者利仁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惡乎成名 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爲仁矣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人之過也各于其黨觀過斯知仁矣 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懐惠吾道一以貫之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德不孤必有鄰 卷四 論語 公冶長第五 子謂南容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女器也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禦人以口給屢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無所取材 賜也何敢望囘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 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 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其愚不可及也 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願無伐善無施勞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雍也第六 囘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伯牛有疾子問之自牖執其手 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難乎免于今之世矣 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觚不觚觚哉觚哉 可謂仁之方也已 述而第七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于我老彭 黙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 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 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 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雲爾已矣 卷五 論語 泰伯第八 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 三以天下讓 君子笃于親則民興于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 曽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啓予足啓予手以能問于不能以多問于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嘗從事于斯矣 士不可以不?毅任重而道逺 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