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三

關燈
授土陶叔授民杜預注聃季司空陶叔司徒皆衛受于王制之舊春秋衛之政卿世歸寗氏孫氏三卿僅見司徒而複有司寇皆異乎舊矣特采可考者着于篇 卿邑 襄二十七年傳免餘曰唯卿備百邑論語雲百乗之家大夫稱家邑有百乗是百乗為采邑之極 司寇 昭二十年傳衛公孟絷狎齊豹奪之司寇杜預注豹齊惡之子為衛司寇殺衛侯之兄絷春秋以盜書孔穎逹曰齊豹衛國之卿又曰齊豹為衛司寇守嗣大夫作而不義其書為盜哀二十五年傳雲奪司寇亥政是衛以司寇為卿矣侯國三卿司徒司馬司空是也司空兼司寇之事今衛卿止見司徒而以司寇為政卿非周制矣 司徒 哀十五年傳荘公害故政欲盡去之先謂司徒瞞成雲司徒卿官 少師下于卿 襄二十七年傳獻公以免餘為少師使為卿辭曰大叔儀能賛大事君其命之乃使文子為卿免餘辭卿而為少師則衛以少師亞于卿矣 右宰 襄十四年傳右宰谷從而逃歸杜預注谷衛大夫則右宰衛之大夫也隐四年傳衛人使右宰醜涖殺州籲于濮石碏使其宰獳羊肩涖殺石厚于陳衛右宰蓋五大夫之小宰也 禦戎戎右 闵二年傳渠孔禦戎子伯為右猶晉禦戎戎右也 行人 襄十八年經晉人執衛行人石買定七年齊人執衛行人北宮結以侵衛行人言使人也周禮有大行人小行人諸侯行人通掌此事【詳見周魯官制】 右公子 左公子 桓十六年傳衛宣公烝夷姜生急子屬諸右公子為之娶于齊而美公取之生夀及朔屬夀于左公子杜雲左右媵之子因以為号孔穎逹曰公子法無左右明其因母為号公羊稱二國媵之以有二媵故分為左右說公羊者則言右媵貴于左媵林栗曰妾媵之子若能操廢立之權則皆自為計矣宣公何以屬所欲立者而左右公子何以合謀為黔牟地乎是知洩職二公子者先君之公子而黔牟者宣公之庻子也左右公子者衛之公族分為左右以洩職二公子分領之耳宗盟之長糾合同姓國人所望宣公是以屬其所愛而二公子卒擅廢立之權非左右媵之子而因以為号矣 大士 僖二十八年傳衛侯與元咺訟寗武子為輔鍼荘子為坐士榮為大士杜預注大士治獄官也周禮命夫命婦不躬坐獄元咺不宜與其君對坐故使荘子為主又使衛之忠臣及其獄官質正大士衛之獄官 大史 闵二年傳狄人囚史華龍滑與禮孔以逐衛人二人曰我大史也實掌其祭周禮大史大祭祀與執事蔔日戒又宿之日與群執事讀禮書而協事書酒诰矧大史友内史友鄭注大史内史掌記言記行是内史記言大史記行也衛在春秋無内史之名而大史見于傳衛以王室之命有二史舊矣 祝 襄十四年傳獻公使祝宗告亡祝大祝也按周禮大祝掌六祝之辭以事鬼神示祈福祥求永貞掌六祈以同鬼神示作六辭以通上下親防逺近辨六号辨九祭辨九?小祝掌小祭祀蓋逹祝辭者 宗 同上宗宗人也按周禮小宗伯掌建國之神位凡國之大禮佐大宗伯凡小禮掌事如大宗伯之儀曰宗者是宗伯之屬孔穎逹曰特牲少宰士大夫之祭祀也皆宗人掌其事然則諸是祭神言辭大祝掌之禮儀宗人掌之故祭祀皆祝宗同行其事 大師 襄十四年傳公飲之酒使大師歌巧言之卒章杜預注大師掌樂大夫按周禮春官之屬大師掌六律六同以合隂陽之聲 寺人 哀十五年傳寺人羅禦如孔氏周禮寺人王之正内五人諸侯寺人亦掌宮内之事而其贠不同 蔡 大師 襄二十六年傳楚伍參與蔡大師子朝友子朝以公族而為大師任亦重矣然蔡侯國而官名大師僣也 司馬 襄八年傳獲蔡司馬公子燮亦卿官 陳 陳之三卿司徒司馬司空合侯國之制然陳次國也三卿亦汰矣 司徒 襄二十五年傳鄭伐陳入之子美數俘而出司徒緻民孔穎逹曰陳國既亂緻使民人分散故令陳之司徒招緻民人乃還又哀十一年傳陳轅頗為司徒賦封田以嫁公女按周禮司徒掌建邦之土地之圖與其人民之數以土均之法辨五物九等制天下之地征以作民職以令地貢以斂财賦諸侯司徒職掌當亦同故鄭使之緻民而陳亦使頗賦封田 司馬 襄二十五年傳鄭入陳陳侯使司馬桓子賂以宗噐杜預注桓子陳之司馬又傳曰司馬緻莭孔穎逹曰陳國既亂緻使官司廢阙符莭失亡故令陳之司馬緻符莭乃還按周禮掌莭屬之司徒而此以司馬掌之春秋時侯國之制未必盡如周制之舊 司空 襄二十五年傳司空緻地孔穎逹曰陳國既亂緻使民人分散故令陳之司空檢緻土地乃還按周官司空掌邦土故使緻地也 行人 昭八年經楚人執陳行人幹征師殺之行人使人也周禮有大行人小行人諸侯行人當亦通掌此事【詳見周魯官制】 祝 襄二十五年傳祝祓社周禮女巫掌嵗時祓除釁浴巫祝義則同 輿嬖 昭八年傳輿嬖袁克殺馬毀玉以杜預注嬖人之貴者 芋尹 哀十五年傳芋尹蓋陳大夫也按昭七年楚有芋尹無宇孔穎逹曰陳有芋尹皆以草名官不知其故 春秋分記卷四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