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關燈
小
中
大
咎莊公夫段之惡易知而莊公之罪難見故春秋書鄭伯而詩人刺其君皆本其所起以罪之所以為世戒也
叔于田乘乘馬執辔如組兩骖如舞叔在薮火烈具舉襢裼暴虎獻于公所将叔無狃戒其傷女【薮古色主反狃字不入韻】
賦也 朱注車衡外兩馬曰骖如舞者諧和中節禦之善也 毛傳薮澤禽之府也 陳氏曰火火田也朱注烈熾盛貌 毛傳具俱也襢裼肉袒也暴空手抟之也 孔疏公所君所也将請也 毛傳狃習也朱注國人戒之曰請叔無習此事恐其或傷汝也蓋叔多才好勇而人愛之如此
叔于田乘乘黃兩服上襄兩骖雁行叔在薮火烈具楊叔善射忌又良禦忌抑磬控忌抑縱送忌【射古音樹後同】
賦也 毛傳乘黃四馬皆黃也 朱注衡下夾轅兩馬曰服 鄭箋襄駕也上駕馬之最良也雁行骖與中服相次序也 朱注揚起也忌抑皆語辭 毛傳騁馬曰磬止馬曰控 朱注舍抜曰縱覆彇曰送
叔于田乘乘駂兩服齊首兩骖如手叔在薮火烈具阜叔馬慢忌叔發罕忌抑釋掤忌抑鬯弓忌【駂俗本誤作鸨慢谏韻罕旱韻上去通韻弓古音肱後并同】
賦也 毛傳骊白雜毛曰駂齊首馬首齊也 鄭箋如手如左右手相佐助也 毛傳阜盛慢遲也 鄭箋發發矢也 毛傳罕希也 朱注釋解也 孔疏掤矢筩蓋春秋傳作氷 朱注鬯弓囊也 鄭箋馬行遲發矢希矣覆矢弢弓田事畢 朱注美其從容整暇如此
鄭氏曰段以國君介弟之親京城太叔之貴而所好者馳騁弋獵也所矜者襢裼暴虎也所賢者射禦足力也出而人思之者飲酒服馬之俦也氣習至此而又恃君母之愛玩於莊公之惟其所欲而莫之誰何也欲不為叛得乎是則置段於必亂之地者莊公也大叔于田三章章十句
清人刺文公也高克好利而不顧其君文公惡而欲遠之不能使高克将兵而禦狄于竟陳其師旅翺翔河上久而不召衆散而歸高克奔陳公子素惡高克進之不以禮文公退之不以道危國亡師之本故作是詩也
春秋闵公二年鄭棄其師左氏傳鄭人為之賦清人 孔疏闵公二年狄入衛衛在河北鄭在河南恐其渡河侵鄭故使高克禦之
清人在彭驷介旁旁二矛重英河上乎翺翔【彭古音旁英古音央後并同不從葉】
賦也 鄭箋清者高克所帥衆之邑也 毛傳彭河上地鄭之郊也 鄭箋驷四馬也 毛傳介甲也孔疏驷介四馬被甲也旁旁馳驅不息也 鄭箋二矛酋矛夷矛也 毛傳英矛飾也 孔疏二矛并建其飾重累 朱注翺翔遊戲之貌 鄭氏曰擁大衆而無所事不為亂則潰散耳
清人在消驷介麃麃二矛重喬河上乎逍遙
賦也 毛傳消河上地麃麃武貌 朱注矛之上勾曰喬所以懸英也英敝而盡所存者喬而已
清人在軸驷介陶陶左旋右抽中軍作好【軸轉平聲音?平上入通韻】
賦也 毛傳軸河上地 董氏曰陶陶樂而自适也鄭箋左謂禦者右車右也 朱注旋回旋也抽拔
刃也 鄭箋中軍将也
嚴氏曰師久不歸屢遷其處故自彭而消自消而軸鄭箋高克久不得歸日使禦者習旋車車右抽刃
自居中央為軍之容好而已兵車之法将居鼓下故禦者在左 呂氏曰師久不歸無所聊賴姑遊戲以自樂而已投石超距勝之兆也左旋右抽潰之兆也不言已潰而言将潰其詞深其情危矣 胡氏曰人君擅一國之名寵生殺予奪惟我所制耳使克不臣之罪已着按而誅之可也情狀未明黜而遠之可也愛惜其才以禮馭之可也烏有假以兵權委諸境上坐視其失伍離次而莫之恤乎春秋書鄭棄其師責之深也
清人三章章四句
羔裘刺朝也言古之君子以風其朝焉
羔裘如濡洵直且侯彼其之子舍命不渝【侯音胡集注濡侯渝俱葉二音不可曉】
虞惇曰賦而興也 朱注羔裘大夫服也 毛傳濡潤澤也 朱注直順也 孔疏韓詩侯美也 鄭箋舍猶處也 毛傳渝變也 鄭箋不渝謂守死善道見危授命也 孔疏刺今朝廷無此人
歐陽氏曰上兩言述羔裘之美下兩言稱其人之善
羔裘豹飾孔武有力彼其之子邦之司直
賦而興也 毛傳豹飾緣以豹皮也 孔疏禮君用純物臣下之故袖飾異皮 毛傳司主也 朱注豹武而有力故服其所飾之裘者如之
羔裘晏兮三英粲兮彼其之子邦之彥兮
賦而興也 毛傳晏鮮盛貌 朱注三英裘飾也粲光明貌 毛傳彥士之美稱 歐陽氏曰言稱其服也
羔裘三章章四句
虞惇按毛傳侯君也鄭箋言古朝廷之臣皆忠直且君也稱大夫為君於理不順正義載韓詩說雲侯美也今用之三英粲兮毛傳俱以三英為三德亦衍說三章首句於六義屬賦但詩意似又以洵直且侯起舍命不渝孔武有力起邦之司直亦兼取興義故今雲賦而興也申公說鄭子皮卒子産思之追頌焉亦附會之說也
遵大路思君子也莊公失道君子去之國人思望焉
遵大路兮摻執子之袪兮無我惡兮不寁故也【平去通韻】
賦也 毛傳遵循摻擥袪袂也寁速也 朱注故舊也 朱氏曰君子去其國國人思而望之於其循大路而去也攬持其袪以留之曰子無惡我而不留故舊不可以遽絶也
遵大路兮摻執子之手兮無我魗兮不寁好也【平上通韻路字不入韻】
賦也 毛傳魗醜同棄也 蘇氏曰好舊好也錢氏曰不言惡君而言惡我詩人之忠厚也言故言好不止為留賢亦所以諷君也 呂氏曰武公之朝蓋多君子矣至於莊公尚權謀專武力氣象一變左右前後無非祭仲高渠彌祝?之徒也君子安得而不去之乎不寁好也詩人豈徒勉君子遲遲其行也感於事變而懷其舊者深矣
遵大路二章章四句
虞惇按不寁故也箋雲以莊公不速於先君之道使我然義頗難曉集注淫婦為人所棄故於其去而留之引宋玉賦遵大路兮攬子袪之句為證不可從也
女曰鷄鳴刺不說德也陳古義以刺今不說德而好色也
女曰鷄鳴士曰昧旦子興視夜明星有爛将翺将翔弋鳬與雁
賦也 呂氏曰昧晦旦明也昧旦天欲旦晦明未辨時也 歐陽氏曰子婦人謂其夫也 蘇氏曰明星啟明也 鄭箋弋繳射也 朱注鳬水鳥
毛傳夫婦相警覺以夙興言不留色也 鄭箋無事則往弋射鳬雁以待賓客為燕具 歐陽氏曰此古賢夫婦相警勵以勤生之辭
弋言加之與子宜之宜言飲酒與子偕老琴瑟在禦莫不靜好【宜魚何反】
賦也 蘇氏曰加中也史記以弱弓微繳加諸鳬雁之上是也 朱注宜和其所宜也内則雁宜麥之屬是也 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