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8
關燈
小
中
大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
辜講
孔子道:“有三件事情是聰明而高尚的人所敬畏的:敬畏上天的律法,敬畏掌權的人,敬畏聖人的明智之言。而相反傻子不知道上天的規則,因此絕不會去敬畏上天的律法判的最高法則等。">;他不尊重掌權的人,也蔑視聖人的名言。”
辜解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餘曰:“今日大人有三待,以匪待百姓,以犯人待學生,以奴才待下屬。”或問曰:“何謂以匪待百姓耶?”曰:“今如各省城鎮市以及通衢大道皆設警察巡邏,豈不是以匪待百姓?”曰:“何謂以犯人待學生?”餘曰:“今日觀學堂學生之功課,與犯人所作苦功同得一苦字耳。”至于大人待下屬一節,今日在官場者當自知之,更不待餘解說。袁子才曾上總督書有曰:“朝廷設州縣官,為民作父母耶,為督撫作奴才耶?”
編者注
孔子說:“君子有三畏。”我仿照說:“今天的各位官員有三待,以對待匪徒的态度對待百姓,以對待犯人的态度對待學生,以對待奴才的态度對待下屬。”有的人就問這“三待”怎麼解釋,我回答說:“現在各省大城市和交通要道上全部有警察巡邏,難道不是把百姓當做匪徒嗎?現在學校中接受教育的學生功課沉重,其中的苦楚和犯人的苦難道不是一樣嗎?至于上級對待下屬和對待奴才一樣,更不消我說了,各位官員都是很清楚吧!”袁枚(清代著名文人)曾經給總督上書說:“朝廷在各地州縣設置官員,是給百姓做父母呢,還是給總督巡撫們做奴才啊?”
辜講
孔子道:“有三件事情是聰明而高尚的人所敬畏的:敬畏上天的律法,敬畏掌權的人,敬畏聖人的明智之言。而相反傻子不知道上天的規則,因此絕不會去敬畏上天的律法判的最高法則等。">;他不尊重掌權的人,也蔑視聖人的名言。”
辜解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餘曰:“今日大人有三待,以匪待百姓,以犯人待學生,以奴才待下屬。”或問曰:“何謂以匪待百姓耶?”曰:“今如各省城鎮市以及通衢大道皆設警察巡邏,豈不是以匪待百姓?”曰:“何謂以犯人待學生?”餘曰:“今日觀學堂學生之功課,與犯人所作苦功同得一苦字耳。”至于大人待下屬一節,今日在官場者當自知之,更不待餘解說。袁子才曾上總督書有曰:“朝廷設州縣官,為民作父母耶,為督撫作奴才耶?”
編者注
孔子說:“君子有三畏。”我仿照說:“今天的各位官員有三待,以對待匪徒的态度對待百姓,以對待犯人的态度對待學生,以對待奴才的态度對待下屬。”有的人就問這“三待”怎麼解釋,我回答說:“現在各省大城市和交通要道上全部有警察巡邏,難道不是把百姓當做匪徒嗎?現在學校中接受教育的學生功課沉重,其中的苦楚和犯人的苦難道不是一樣嗎?至于上級對待下屬和對待奴才一樣,更不消我說了,各位官員都是很清楚吧!”袁枚(清代著名文人)曾經給總督上書說:“朝廷在各地州縣設置官員,是給百姓做父母呢,還是給總督巡撫們做奴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