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關燈
小
中
大
<經部,春秋類,春秋孔義
欽定四庫全書
春秋孔義卷七 明 高攀龍 撰
宣公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繼故而言即位與聞乎故也
公子遂如齊逆女
喪未朞年遣卿逆女何亟乎結齊以自安敬嬴襄仲弑君篡國之本謀也
三月遂以夫人婦姜至自齊
書以罪遂也書婦姜别于上文夫人姜氏也
敬嬴欲結齊惠懼為出姜所謀故喪娶其女如是之亟也
夏季孫行父如齊
納賂以請防也
晉放其大夫胥甲父于衛
河曲之戰撓?骈之謀者趙穿也軍門之呼穿與甲父共也而獨放甲父者趙盾之私也
公防齊侯于平州
定公位也
公子遂如齊
拜成也
六月齊人取濟西田
弑子赤之賂也魯人緻賂而書齊人取着齊罪也
秋邾子來朝
邾子貜且齊出也雖魯附庸而常屬于齊視齊為向背今齊魯通好故邾子來朝
楚子鄭人侵陳遂侵宋
南北之勢于是始矣後十五年而楚宋平後五十年而晉楚同盟于宋諸夏之君分晉楚之從矣書楚子傷楚人之欲執伯權鄭伯稱人貶鄭伯之從楚以亟病中國
晉趙盾帥師救陳
趙盾救陳而後宋陳四國防晉師伐鄭也楚蒍賈救鄭遇于北林囚晉解?晉人乃還
宋公陳侯衛侯曹伯防晉師于棐林伐鄭
不言趙盾之師君不防大夫之辭也
冬晉趙穿帥師侵崇
趙穿欲握兵托于伐崇以求秦成也
晉人宋人伐鄭
報北林之役也合四國伐鄭而無功至于再伐不複可緻三國者為宋也故獨與宋連兵
二年春王二月壬子宋華元帥師及鄭公子歸生帥師戰于大棘宋師敗績獲宋華元
宋人兩報鄭伐甚矣鄭人受命于楚而報宋非義也華元不能反已息争輕與之戰至于喪師辱身而不能效死春秋所深責也
秦師伐晉
秦晉自河曲之戰七年不交兵矣趙穿無釁而侵崇以緻秦師宋方敗于鄭而晉複病于秦皆自緻也
夏晉人宋人衛人陳人侵鄭
是役也趙盾避楚師而還蓋塞宋之請姑為黾勉之行而已夫晉惟取賂釋宋不讨至以中國之大不能服鄭不競于楚本之不正末流遂至于此可不慎乎
秋九月乙醜晉趙盾弑其君夷臯
靈公之立本非盾意及專國政國不知君靈公不堪故欲殺盾觀靈辄内叛提明格鬭無複臣禮矣堂上之甲方興桃園之攻随至及其反國非獨置賊不讨反使往逆新君則盾之為弑又誰掩乎
冬十月乙亥天王崩
三年春王正月郊牛之口傷改蔔牛牛死乃不郊猶三望
葬匡王
四月而葬王室不君其禮畧也微者往防魯侯不臣其情慢也
楚子伐陸渾之戎
夷狄相攻不志此其志何也窺周室也
夏楚人侵鄭
楚人侵鄭則鄭及晉平可知矣與鄭之能反正也
秋赤狄侵齊
赤狄俗尚赤衣者也
宋師圍曹
宋文即位盡逐武穆之族二族以曹師伐宋宋師圍曹報武氏之亂也二族雖非讨罪之師而宋負不報之罪徒事報複春秋所惡也
冬十月丙戌鄭伯蘭卒
葬鄭穆公
葬速禮不備也
四年春王正月公及齊侯平莒及郯莒人不肯公伐莒取向
郯乃魯昏姻之國公欲為郯平莒而挾齊以為重義不足以服莒矣不知自反又伐取其邑抑又甚焉
秦伯稻卒
夏六月乙酉鄭公子歸生弑其君夷
按左氏謀弑者公子宋也歸生懼谮而從之聖人以歸生為首惡似非人情豈以歸生同執政握兵權歸生不從而子宋必不能行事乎不然必左氏記事之或謬也
赤狄侵齊
秋公如齊公至自齊
如齊而皆緻者危之也
冬楚子伐鄭
争中國耳非讨罪也
五年春公如齊
夏公至自齊
秋九月齊高固來逆子叔姬
公如齊高固使齊侯止公請叔姬秋來逆焉曰來者公自為主也諸侯嫁女于大夫主大夫以與之為體敵也而公自為之主卑朝廷辱宗廟甚矣負篡國之罪倚齊以安是以屈于人下如此
當是文公少女宣公娶即位之後至是才五年安得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