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欽定四庫全書
七經孟子考文補遺卷四十一
日本山井鼎
物 觀 撰
毛詩注疏第九【九之一】
存舊毛詩卷第九鹿鳴之什诂訓傳第十六毛詩小雅一鄭氏箋
小大雅譜
考異宋闆譜天子諸侯燕羣臣乃聘問之賓【九葉左四行】謹按乃恐及誤疏此又解小雅此篇之意【三葉右五行】下此作比 書見事漸【五葉右一行】書作詩 既醉言大平鳬鹥言守成【六葉左一行】上言作告無下言字 蓼蕭既醉之章【六葉左九行】章作輩 先毛之防【七葉右三行】先作失 故申侯曰【六行】申侯作中候 由此三傳論之【八葉左四行】三作二 以次國與小國【九葉右六行】以作于 但鄭從凡為鄉樂以上差之【十葉右四行】凡作風 此上取以飨為文【十葉左六行】此作使 作懿以自警【十二葉左七行】警作誓謹按國語作儆作誓為非 敗績于姜氏之戎【十三葉右九行】姜作羌 蓋周衰至此而漸也【十三葉左二行】至作自 故士以盛隆為大雅【十五葉右八行】士作上 不應改詩為幽【十七葉右二行】詩作厲 以什其車必克【十七葉左六行】其作共 咨者無紙皆用簡禮【十八葉右一行】禮作劄謹按咨恐昔字
毛詩注疏卷第九【九之二】
鹿鳴
考異一本注蘋藾蕭也無也字宋闆同 古本筐篚屬作筐篚之屬也 篚厥?黃下有也傳周至下箋列位下是用下同 德音先王道德之教也音下有者字孔甚下有也字德教甚明下同 湛樂之乆下有者也不能竭其力下有也字釋文菣去刃反字林作□同
【五葉】元文林作又疏瑟笙以樂之【三葉左八行】宋闆笙作琴為羣臣相呼以成君禮【四葉右六行】為作謂 瑟笙以樂之【四葉左六行】瑟作琴 為草真實【六葉左八行】真作貞
補遺古本經鼓瑟鼓琴鼓瑟鼓琴作鼓瑟鼓琴鼓琴鼓瑟注吹笙而鼓簧矣無而字 承猶奉也奉作捧釋文歌詠之作【一葉】詠作詩 鄭作寘之跂反【三葉】跂作鼓宋闆同疏謂蒿謂菣【五葉左五行】宋闆下謂作為
四牡
考異古本注以歌樂之下有也 騑騑行不止之貌作騑騑行不止貌也 倭遲歴遠之貌上一本有箋雲二字古本後補入之 為後世法下有也辭王事下同喘息之貌下遑暇下啓跪下乃行下慤謹者下共有也字 可以不勞下有乎字 感厲之下有也字下傳驟貌下同 女曰女作汝疏使臣當此之時【七葉左八行】宋闆此作爾 王者常事耳【八葉右八行】耳作即屬下 所謂今鄉飲酒燕禮【九行】所作者上屬 定本雲作此為文王之道【八葉左一行】此為作樂以謹按為是 箋以傳言不備【八葉四行】不作未 如聘禮既釋币于祢乃行又雲遂受命【九葉右三行】乃作于又作乃 舍人曰鵻名其夫不【九葉左六行】謹按爾雅疏無其字
補遺古本注誠思歸也無也字疏敬以尊愛為親【十葉右二行】宋闆以作為
皇皇者華
考異古本注言臣出使臣上有忠字 延其譽于四方延上有以字 能光君命君下有之字 易其色下有矣字 維所之則然下有也字衆多之貌下每雖下則于事将無所及下同一本事上有王字 咨事為诹下有也字難易為謀下所宜為度下言慎其事下并同釋文駒音俱恭侯反本作驕【十三葉】元文無恭侯反三字本下有亦字疏序以言本送之以禮樂【十一葉左四行】宋闆言作君 知遠之有光華【五行】之作而 此述文王遣使臣之辭【十二葉右五行】遣作勑 此說上當毛意以否【十五葉右一行】上作止
補遺古本經我馬維絪絪作骃二本宋闆同注為不辱命也命上有君字二本同釋文不辱命【十一葉】命下有也字疏身當為事【十三葉左九行】宋闆身作才
常棣
考異古本經脊令在原脊令作鹡鸰樂爾妻帑帑作孥注歌之以親之下承華者曰鄂下共有也字 無如兄弟之最厚下有之也 威畏下有也字榮顯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