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五
關燈
小
中
大
欽定四庫全書
七經孟子考文補遺卷二十五
日本山井鼎
物觀 撰
尚書注疏第十四
存舊尚書卷第八古文尚書康诰第十一周書孔氏傳【古本】尚書注疏卷第十三【宋闆】
康诰
考異古本序封康叔封上有邦字謹按邦封古或通用按注及疏意當作邦康叔封字衍文經誕受厥命越厥邦厥民惟時叙有厥罪小道極厥辜子弗祗服厥父事大傷厥考心惟厥正人越小臣則罔政在厥邦未戾厥心惟厥罪無在大厥并作其謹按字或作亓參差不齊今民将在隻遹乃文考民上有治字 汝丕逺惟商
耇成人汝作女篇内皆同 不廢在王命不作弗篇内除不孝不友不能不念不于不率不适不于外皆同謹按不友于弟不能厥家人亦作弗 無康好逸豫無作亡篇内皆同 若有疾惟民其畢棄咎無惟字 用其義刑義殺義作誼 勿庸以次汝封庸作用 元惡大□正誤□當作憝【補遺古本宋闆□作憝】 越厥小臣外正無厥字 我時其惟殷先哲王德時作是 爽惟天其罰殛我我上有于字 聽朕告汝告作诰注滅三監下有也字 故使賢母弟主之作故使其賢母弟主也 命康叔之诰下有也字 康圻内國名叔封字下有也字謹按此注當在序封康叔下也諸本皆誤 七年三月下而集防下服五百裡下即事于周下共有也字 五服之人人作民 大诰以治道诰作告 命為孟侯下封康叔名下當受教訓下以為教首下以示民下皆以修治下天美其治下皆文王教下共有也字 為諸侯下有也矣 告汝之言下以為政教下用安治民下則知訓民下常在王命下瘝病下敬行我言下以其輔誠下并有也 人情大可見人作民 不在大起于小作不在大大起于小也 小至于大下有也字不勉者勉下殷之民衆下日新之教下下注欲其重慎下用犯汝下并同 當以罰宥論之之作也 則民服下勉為和下共有也字 棄惡修善下有矣字宋闆同 其皆安治下亦言所得行下共有也字 為人輕行之之作也以斷獄下有也 至于十日于作于 至于三月于作于宋闆同 典刑故事下心所安下自以為不足下汝心最善下款心下共有也字 當消絶之之作也 不孝不友下是不孝下是不慈下是不恭下共有也字為人兄為上有于字 是不友下有也字 弗友不恭弗作不 不至所緻下滅亂天道下共有也字 主訓民者民作人 無赦之科下有也 不用我法者無者字 惟我亦惡汝下君長之正道下共有也字 大放棄王命下有矣字 用治之故下人之所輕下共有也而法之下有矣字 悅怿汝德下有也下注為求等
下同 則無善政在其國下有矣 設事之言下有也字 汝不治我罰汝罰下有誅字 況曰不慎罰無曰字 言罪大下有也字下注敏則有功下不絶亡汝下并同 則不絶亡汝作則不汝絶亡 天命之不于常下有也字 而不念作而不思念也 聽先王道德之言聽上有汝字 常法下有也 即汝乃以殷民即作則 福流後世下有也釋文梓音子【一葉】謹按當在序文下 長之其反下同【四葉】正誤其當作丈【補遺元文其作丈】 馬紹述也【六葉】元文紹作雲 恫音通又勑動反【七葉】謹按崇祯本阙勑字 魚器反刵劓如志反【九葉】正誤當作劓魚器反刵如志反【補遺據元文】 臬列魚反【十葉】正誤列魚作魚列 斷下亂反【同上】正誤下當作丁【補遺據元文】 周禮上公五百【一葉左九行】宋闆五百下有裡字 七年制禮作樂【三葉右八行】七作六 天下大順【九行】順作服 其民猶至【三葉左九行】民作且 用兵除害于殷【五葉右八行】害作惡 以文王之德故也【九行】德作教 以此故汝當盡斷獄之道【九葉右四行】無汝字 所悉知也【十一葉左七行】悉作委 故雲亦欲【十二葉右一行】亦作巳 盤康巳訓【九行】盤上有于字 目親以及物【十三葉左九行】正誤目當作自【補遺據宋闆】 先言弟于兄者【十四葉右八行】者作若謹按似屬下句然為未穩 民不知道【十七葉左二行】民下有則字 為君不慎德刑有上明聞于天【十八葉右六行】有作其 惟行善則得之【十九葉左二行】惟作汝
補遺古本注東土為諸侯下有也矣 不友兄弟友作善 治其家人之道治作理 無令有非非作罪釋文彛以支反【十一葉】反下有下同二字疏以生治民【三葉左三行】宋闆生作主 不侮鳏夫【五葉右五行】侮下有慢字 所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