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三

關燈
欽定四庫全書

    七經孟子考文補遺卷二十三

    日本山井鼎

    物觀 撰

    尚書注疏第十二

    存舊尚書卷第七古文尚書洪範第六周書孔氏傳【古本】尚書注疏卷第十一【宋闆】

    洪範

    考異古本經帝乃震怒不畀不作弗不協于極不罹于咎百谷用不成同 明作哲作作曰 凡厥庶民無有淫朋無作亡篇内無字皆同 無偏無陂陂作頗 五者來備者下有是字注以為王者後後上有之字 一名祿父下有也箕子作之下同 言天地之大法下有之矣也三字 不忘本下次問天道下共有也 黙定下民作黙定天下民也 問何由下有也亂陳其五行下同 常道所以敗下有之也二字 堯舜之道下有也 天與禹洛出書天下有乃字書下有也字所以次叙下同 以五行為始下必敬乃善下政乃成下用五紀下皇大下大中之道下三德下考疑之事下用六極下禹所第叙下共有也下注常性下改更下同 金之氣味謹按正德嘉萬三本脫味字【補遺古本味下有之也字】 察是非下是則可從下必清審下必微谛下可以治下所謀必成當下共有也下注勤農業下寳用物下以居民下士卒必練下紀四時下紀一月下并同 紀一日作所以紀一日也 日月所防下敬授民時下共有也字下注九疇之義下言從化下大為中正下人曰我所好者德下并同 與之爵祿下有矣字 言可勉進下枉法畏之下共有也下注汝國其昌盛下取罪而去下以敗汝善下先王之道路下言開辟下言辯治下王道平直下并同【補遺古本以敗汝善下有之也字】 皆歸其有中矣矣上有也下注曰者大其義下有也 不失其常宋闆其作是則人皆是順矣人作民 天子之光明下有也下注能正人之曲直下三者皆德下并同 用正直治之之作也下二治之放此 沈潛謂地下能出金石下執柔以納臣下則下民僭差下共有也下注而建立之下兆形下似雨止者下防隂闇下兆相交錯下并同 五者蔔筮之常法筮作兆宋闆同法下有也蔔筮之數下蔔筮各三人下大同于吉下後世遇吉下中吉下亦可舉事下亦中吉下出師征伐下動則兇下并同 暖以長物暖作燠宋闆同 衆驗下有也 則衆草蕃滋草下有物字 不時失叙下有也下注美行之驗下同 則時燠宋闆燠作暖 惡行之驗下有也 君行狂疾疾作妄宋闆同 常雨順之下有也 常燠順之宋闆燠作暖 常寒順之下有也常燠順之下同 嵗兼四時下月之有别下共有也 日之有嵗月下有之也二字各順常下則政治明下國家亂下共有也下注亦民所好下亦所以亂下并同 百二十年下财豐備下無疾病下福之道下不橫夭下共有也字 動不遇吉動上有兇字謹按極是 言辛苦下多所憂下困于财下共有也釋文俨魚檢反【九葉】元文檢作簡 辟婢必反【十八葉】必作亦 庑無甫反徐莫柱反【二十七葉】柱作杜 省息井反【三十葉】息作悉 折時設反又之舌反【三十三葉】又作一音謹按正德嘉靖二本又作音無一字崇祯本改作又複與元文異疏本紀雲【一葉左五行】宋闆雲上有又字 乃複佑助諧合其居業【三葉右七行】複作得井陻水刋【四葉右四行】正誤水當作木【補遺宋闆水作木】 通人計覈【四葉左八行】計作讨政雖在德【六葉左六行】在作任 五征傳雲【七葉左四行】征作行臭之曰氣【九葉左二行】臭作嗅 言乃可從【十葉右六行】乃作

    必 鄭?皆謂其政所緻也【十一葉左二行】?作雲 案庶征之意【三行】意作章 悊智也【五行】悊作晢正德嘉靖本同鄭本作晢【五行】鄭作定 食于人最急故教為先也【十二葉右四行】教作食 皆謂臣民有正直者【十八葉右五行】皆作普 不正為邪僻【十九葉右六行】為作謂 則防是闇之義【二十三葉左七行】防作蒙 因兆而細曲者為水【二十四葉右四行】細作紐 故一人主為一【二十五葉左一行】上一作以 以下傳雲一從三逆【二十六葉右二行】一作二 亦得上敵于聖人【六行】人作故屬下句 筮之得吉【九行】之作而 卿士庶民謀有一從【二十六葉左三行】謀作課 若三占之俱主兇則止不蔔【九行】無主字 蔡雍【三十二葉右五行】雍作邕 北極去南極【七行】作南極去北極 交路而過【三十二葉左二行】路作絡 三曰憂常多憂【三十三葉左一行】多憂下有愁字 任其所好而觀之【七行】而上有從字

    補遺古本序立武庚庚作康注同經一極無兇無作亡可以斂下有也字 箕子所陳下有之也二字 念

    録叙之下有也字 高明謂天下有也字 政治大小大小作小大宋闆同 折未二十二作三宋闆同 常抱疾苦下有也字疏武王伐殷【一葉左一行】宋闆殷作纣周天意【二葉左九行】周作問 不乖剌也【十一葉右五行】剌作倒辰對曰日月之防【十四葉右一行】無辰字 嵗日月星【左二行】日月作月日 在土以正之【二十一葉右九行】土作上 南極二極【三十二葉右八行】南極作南北 既以勝殷【三十四葉左六行】以作巳

    七經孟子考文補遺卷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