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九

關燈
七葉左二行】正誤祀當作嗣【補遺宋闆祀作嗣】 但有一于身者【二十二葉右二行】宋闆無者字 補遺古本經奉祠王祠作嗣宋闆同注故稱焉焉上有之字 太甲上 考異古本序太甲既立不明不作弗經文放此經萬世有辭辭作孠謹按孠古嗣字 無俾世迷無作亡注居喪之禮下有也字念常道下故以名篇下伊尹之訓下常目在之下承順天地下撫安天下下天下之衆下并同 夏都在亳西作夏都在亳之西也 以取亡作亡取滅亡也 慎之至下則能終下則辱其祖下共有也字 開道後人道作導 言訓戒下有也字以自顚覆下長世之謀下同 機弩牙也作機弩也牙也 以準望下有也字 明旦行之作須明旦行之 行所安止下子止于孝下共有也字 言能循汝祖所行言下有王字 歎美無窮下不用訓下将成其性下居憂位下并有也字釋文相悉亮反【二十五葉】元文悉作息 括故活反【二十六葉】下有注同二字 補遺古本注阿倚衡平下有也字 旁非一方下有也字釋文中竹仲反【二十六葉】竹作丁下皆同疏四兇徒之【二十四葉右五行】宋闆徒作徙 太甲中 考異古本經無疆之休無作亡下無時豫怠朕承王之休無斁同 不明于德自底不類不作弗下皆同 以速戾于厥躬厥作亓下文厥初厥終厥身厥命并同謹按篇内但厥鄰厥祖作□□字説見于古文考 視乃厥祖蔡本厥作烈注三年服阕下即吉服下須君以生下須民以君四方下無窮之美下謝前過下自緻不善下以召罪于其身下不可逃下悔過之辭下首至手下惟乃明君下無有不忻喜下言忻戴下言仁惠下以不驕慢為恭下以聰聽德下并有也字 無斁斁作厭宋闆同下有也字謹按釋文有厭于豔反二本為是 太甲下 考異古本經惟天無親無作亡鬼神無常同 天位艱哉艱作難 罔不興不作弗下同 終始慎厥與懋敬厥德厥作亓注無有親疎有作所 能敬身者下有也字仁政為常下同 言鬼神不系一人系作保宋闆同則享其祀下有之也二字 以此三者下有也字不 以德則亂下治亂在所法下明王明君下配天而行之下終緻高逺下乃可下勿拒逆之下則成善政下一人天子下并同 則天下得其正作則天下得其政也故特慎焉下有也字以安之下保于美下共同釋文【三十三葉】補脫覆芳服反謹按注利口覆國家 鹹有一德 考異古本經伊尹既複政厥辟厥作其下文常厥德同厥德匪常蔡本匪作靡 動罔不吉動罔不兇不作 弗下不獲自盡同注以戒太甲下有也字 陳德以戒下有之字 故難信下有也字九有諸侯下湯伐而兼之下同 開道之之作也 神祗之主下有也字 改其正作改其政也 所以王下歸于一德下言不一下是不差下是在德下其命王命下戒勿怠下日新之義下不可任下非其人下任非其人下無以為易下無以輕之下乃可師下為常德下故曰大下則一心下是明王之事下并有也字 有德之王則為祖宗宗作廟故可觀德下有也字其政可知下所以成功下沃丁太甲子下以三公禮下功德之事下忠臣名下伊陟伊尹子下不恭之罰下巫鹹臣名下原臣名下并同 原命伊陟三篇皆亡三作二宋闆同 太戊子下嚻地名下陳遷都之義下仲丁弟下作河亶甲亡下亶甲子下遷于耿下作祖乙亡下并有也字疏經稱尹躬及湯有一德【三十四葉右二行】宋闆湯下有鹹字 順下謂卑順以為下下【三十七葉左九行】正誤下下當作臣下【補遺宋闆下下作臣下】訓民者訓以善道訓助下民【同上】訓以作謂以 時則有青之祥【四十一葉右二行】之作青謹按五行志所記與宋闆同劉向算法雲【同上】算法作等説 故有青之祥【三行】之作青 大不辭乎【四十二葉左一行】大作太 補遺古本注不恤下民下有也字 一德之言無之字釋文謀徐市林反【三十五葉】謀作谌 王于況反下同【三十六葉】同上有以王二字 長竹丈反【三十八葉】竹作丁下同疏伊尹放居【三十五葉右七行】宋闆居作君 毛詩序雲【左三行】序作傳 七經孟子考文補遺卷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