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欽定四庫全書
七經孟子考文補遺卷十三
日本山井鼎
物觀 撰
尚書注疏第二
謹按以古本校今本篇題書法稍異注疏本一出而人莫識其舊今與宋闆并記以存其舊雲以下當以此例推也
尚書卷第一
古文尚書堯典第一 虞書 孔氏傳防在帝堯聰明文思光宅天下【言聖德之逺着也】将遜于位讓于虞舜【遜遁也老使攝遂禅之也】作堯典堯典【言堯可為百代常行之道也】曰若稽古帝堯
右古本篇題書法為然分為十三卷按唐書藝文志文獻通考共言孔安國注古文尚書十三卷注疏本流布于世人罕知其分數妄意分卷改記題目今當以古本為正也其分卷于各處詳記之雲
尚書正義卷第二
國子祭酒上防軍曲阜縣開國子臣孔【穎達】奉勅撰
古文尚書堯典第一疏虞書疏孔氏傳疏昔在帝堯聰明文思光宅天下【言聖德之逺着】将遜于位讓于虞舜【遜遁也老使攝遂禅之】作堯典疏堯典【言堯可為百代常行之道】 曰若稽古帝堯
右宋闆篇題書法為然今本置漢孔氏傳唐孔穎達疏等字刋古文尚書四字皆非其舊文矣夫疏義者解本經本經各有題目先解題目而後解本經是其義也假如此書先題雲尚書卷第一次雲古文尚書堯典第一故疏先解此八字今刋古文尚書四字非也次雲虞書次雲孔氏傳各随其文解之古本之體可以觀也故今詳記二本标題于此者欲使覩者參考而識其舊也
堯典
考異古本經敬授人時人作民 帝曰咨汝羲暨和汝作女下皆同注言聖德之逺着下有也字老使攝遂禅之下百代常行之道下若順下并同 能順考古道而行之者帝堯能上有言字堯下有也字 安天下之當安者下有也字 故其名聞充溢四外外作表 以睦高祖?孫之親下百姓百官下共有也字 言天下衆民皆變化從上從作化宋闆正德嘉靖本同變化下有今字 是以風俗大和下有也字重黎之後羲氏和氏下昊天言元氣廣大下并同 敬記天時以授人也人作民 下别序之下居治東方之官下朱鳥七宿下轉以推季孟則可知下交接曰尾下此居治南方之官下謂夏至之日下則七星見可知下季孟亦可知下并有也字 革改也宋闆無也字 則嵎夷東可知下有也字 掌秋天之政也宋闆無也字 因事之冝下有也字 秋西方萬物成成上有鹹字 助成物作助成萬物也宋闆無萬字 互相備下以正三秋下毛更生整理下仲叔各有所掌下日短冬至之日下冬之三節下以辟風寒下共有也字【補遺毛更生古本毛下有羽字】 以自溫焉宋闆無焉字 匝四時曰朞匝作迊宋闆同 正三百六十日下有也字 是得一月則置閏焉是作足宋闆同成一歲之厯象下有也字歎其善下同 言不可下
歎美之辭下聚見其功下并有也字 起用行事而違背之違背作背違宋闆同 言不可用下有焉字 有所滌除下有也字 有能治者将使之作有能治者将使治也 凡言籲者皆非帝意意上有所字 輙毀敗善類下有也字 異已也退也作異已也已退也宋闆同但無上也字 無成乃退作無成功乃退也 命使敬其事下有也字 故遂用之之作也 則放退之下有也字老将求代下帝位之事下辭不堪下乃不獲已而言之下然其所舉下瞍無目之稱下象舜弟之字下言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