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氏詩譜
關燈
小
中
大
之水
中谷有蓷
葛藟
二雅
文 武 成康昭穆共懿孝夷厲 宣 幽
四牡 南陔 常棣 十月之交 六月 節南山
皇皇者華白華 南有嘉魚 雨無正 采芑 正月
伐木 華黍 南山有台 小旻 車攻 小弁
天保 由庚 小宛 吉日 巧言
采薇 崇丘 民勞 鴻雁 何人斯
出車 由儀 闆 庭燎 巷伯
枤杜 蓼蕭 蕩 沔水 谷風
棫樸 湛露 抑 鶴鳴 蓼莪
旱麓 彤弓 桑柔 祈父 大東
靈台 菁菁者莪 白駒 四月
緜 文王 黃鳥 北山
思齊 大明 我行其野 無将大車
下武 斯幹 小明
文王有聲 無羊 鼓鐘
生民 雲漢 楚茨
行葦 崧高信南山
既醉 烝民 甫田
鳬鹥 韓奕 大田
假樂 江漢 瞻彼洛矣
公劉 常武 裳裳者華
泂酌 桑扈
卷阿 鴛鴦
頍弁
車舝
青蠅
賓之初筵
魚藻
采菽
角弓
菀柳
都人士
采緑
黍苗
隰桑
白華
緜蠻
瓠葉
漸漸之石
苕之華
何草不黃
瞻卬
召旻
詩譜補亡後序
歐陽子曰昔者聖人已沒六經之道幾熄于戰國而焚于秦自漢以來收拾亡逸發明遺義而正其譌謬得以粗備傳于今者豈止一人之力哉後之學者因迹前世之所傳而較其得失或有之矣若使徒抱焚餘殘脫之經伥伥于去聖人千百年後不見先儒中間之説而欲特立一家之學者果有能哉吾未之信也先儒之論苟非詳其終始而抵牾質諸聖人而悖理害經之甚有不得已而後改易者何以徒為異論以相訾也毛鄭于詩其學亦已博矣予嘗依其箋傳考之于經而證以序譜惜其不合者頗多蓋詩述商周自生民?鳥上陳稷契下迄陳靈公千五六百歳之間旁及列國君臣世次國地山川封域圖牒鳥獸草木蟲魚之名與其風俗善惡方言訓诂盛衰治亂美刺之由無所不載然則孰能無失于其間哉予疑毛鄭之失既多然不敢輕為改易之意其為説不止于箋傳而已恨不得盡見二家之書不能徧通其防夫不盡見其書而欲折其是非猶不盡人之辨而欲斷其訟之曲直其能果于自決乎其能使之自服乎世言鄭氏詩譜最詳求之乆矣不可得雖崇文總目秘書所藏亦無之慶厯四年奉使河東至于绛州偶得焉其文有注而不見名氏然首尾殘缺自周公緻太平已上皆亡之其國譜旁行尤易為訛舛悉皆颠倒錯亂不可複序凡詩雅頌兼列商魯其正變之風十有四國而其次比莫詳其義惟封國變風之先後不可以不知周召王豳同出于周邶鄘并于衛桧魏無世家其可考者陳齊衛晉曹鄭秦此封國之先後也豳齊衛桧陳唐秦鄭魏曹此變風之先後也周南召南邶鄘衛王鄭齊豳秦魏唐陳曹此孔子未删之前周大師樂歌之次第也周召邶鄘衛王鄭齊魏唐秦陳桧曹豳此鄭氏詩譜次第也黜桧後陳此今詩次第也初予未見鄭譜嘗略考春秋史記本紀世家年表而合以毛鄭之説為詩圖十四篇今因取以補鄭譜之亡者足以見二家所説世次先後甚備因據而求其得失較然矣而仍存其圖庶幾一見予于鄭氏之學盡心焉爾夫盡其説而不通然得以論正予豈好為異論哉凡補譜十有五補其文字二百七【譜序自周公緻太平已上皆亡其文予取孔穎達正義所載之文補足因為之注自周公已下即用舊注雲】增損塗乙改正者八百八十三而鄭氏之譜複完矣
鄭氏詩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