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四 耕柱
關燈
小
中
大
推崇;不可以實行的,不應推崇。
不可以實行而推崇它,就是空言妄語了。
” 墨子讓管黔到衛國稱揚高石子,使高石子在衛國做官。
衛國國君給他的俸祿很優厚,安排他在卿的爵位上。
高石子三次朝見衛君,都竭盡其言,衛君卻毫不采納實行。
于是高石子離開衛國到了齊國,見了墨子說:“衛國國君因為老師的緣故,給我的俸祿很優厚,安排我在卿的爵位上,我三次入朝見衛君,必定把意見說完,但衛君卻毫不采納實行,因此離開了衛國。
衛君恐怕會以為我發瘋了吧?”墨子說:“離開衛國,假如符合道的原則,承受發瘋的指責有什麼不好!古時候周公旦駁斥關叔,辭去三公的職位,到東方的商奄生活,人都說他發狂;但是後世的人卻稱譽他的德行,頌揚他的美名,到今天還不停止。
況且我聽說過:‘行義不能回避诋毀而追求稱譽。
’離開衛國,假如符合道的原則,承受發瘋的指責有什麼不好!”高石子說:“我離開衛國,何敢不遵循道的原則!以前老師說過:‘天下無道,仁義之士不應該處在厚祿的位置上。
’現在衛君無道,而貪圖他的俸祿和爵位,那麼,就是我隻圖吃人家的米糧了。
”墨子聽了很高興,就把禽滑氂召來,說:“姑且聽聽高石子的這話吧!違背義而向往俸祿,我常常聽到;拒絕俸祿而向往義,從高石子這裡我見到了。
” 墨子說:“世俗的君子,如果他貧窮,别人說他富有,那麼他就憤怒,如果他無義,别人說他有義,那麼他就高興,這不是太荒謬了嗎!” 公孟子說:“先人已有的,隻要效法就行了。
”墨子說:“誰說先人有的,隻要效法就行了。
你不知道人出生在前的,比更在其前出生的,則是後了。
” 有一個先與墨子做朋友而後來背叛了他的人,說:“我難道有罪嗎?我背叛是在他人之後。
”墨子說:“這就象軍隊打了敗仗,落後的人還要求賞一樣。
” 公孟子說:“君子不創作,隻是闡述罷了。
”墨子說:“不是這樣。
人之中極端沒有君子品行的人,對古代善的不闡述,對現在善的不創作。
其次沒有君子品行的人,對古代善的不闡述,自己有善的就創作,想善的東西出于自己。
現在隻闡述不創作,與不喜歡闡述古代善的卻喜歡自我創作的人,是沒有什麼區别的。
我認為對古代善的則闡述,對現在善的則創作,希望善的東西更多。
” 巫馬子對墨子說:“我與你不同,我不能兼愛。
我愛鄒人比愛越人深。
愛魯人比愛鄒人深,愛我家鄉的人比愛魯人深,愛我的家人比愛我家鄉的人深,愛我的雙親比愛我的家人深,愛我自己勝過愛我雙親,這是因為切近我的緣故。
打我,我會疼痛,打别人,不會痛在我身上,我為什麼不去解除自己的疼痛,卻去解除不關自己的别人的疼痛呢?所以我隻會殺他人以利于我,而不會殺自己以利于他人。
”墨子問道:“你的這種義,你将隐藏起來呢?還是将告訴别人。
”巫馬子答道:“我為什麼要隐藏自己的義,我将告訴别人。
”墨子說:“既然這樣,那麼有一個喜歡你的主張,這一個人就要殺你以利于自己;有十個人喜歡你的主張,這十個人就要殺你以利于他們自己;天下的人都喜歡你的主張,這天下的人都要殺你以利于自己。
假如,有一個人不喜歡你的主張,這一個人就要殺你,因為他認為你是散布不祥之言的人;有十個人不喜歡你的主張,這十個人就要殺你,因為他們認為你是散 布不祥之言的人;天下的人都不喜歡你的主張,這天下的人都要殺你,因為他們也認為你是散布不祥之言的人。
這樣,喜歡你主張的人要殺你,不喜歡你主張的人也要殺你,這就是人們所說的搖動口舌,殺身之禍常至自身的道理。
”墨子還說:“你的話,恰恰是厭惡利。
假如沒有利益而還要說,這就是空言妄語了。
” 墨子對魯陽文君說:“現在有一個人在這裡,他的牛羊牲畜,任由廚師宰割、烹調,吃都吃不完,但他看見人家做餅,就便捷地去偷竊,說:‘可以充足我的米糧。
’不知道這是他的甘肥食物不足呢,還是他有偷竊的毛病?”魯陽文君說:“這是有偷竊病了。
”墨子說:“楚國有四境之内的田地,空曠荒蕪,開墾不完,掌管川澤山林的官吏就有數千人以上,數都數不過來,見到宋、鄭的空城,還要便捷地竊取,這與那個偷竊人家餅子的人有什麼不同呢?”魯陽文君說:“這就象那個人一樣,确實患有偷竊病。
” 墨子說:“季孫紹與孟伯常治理魯國的政事,不能互相信任,就到叢林中的廟宇裡禱告說:‘希望使我們和好。
’這如同遮蓋了自己的眼睛,而在叢林中的廟宇裡禱告說:‘希望使我們都能看到。
’豈不荒謬嗎?” 墨子對駱滑氂說:“我聽說你喜歡勇武。
”駱滑氂說:“對了。
我聽說哪個鄉裡有勇士,我一定要去殺他。
”墨子說:“天下沒有人不想親附他所喜愛的人,疏遠他所憎惡的人。
現在你聽到那個鄉裡有勇士,一定去殺他,這不是好勇武,而是憎惡勇武。
”
不可以實行而推崇它,就是空言妄語了。
” 墨子讓管黔到衛國稱揚高石子,使高石子在衛國做官。
衛國國君給他的俸祿很優厚,安排他在卿的爵位上。
高石子三次朝見衛君,都竭盡其言,衛君卻毫不采納實行。
于是高石子離開衛國到了齊國,見了墨子說:“衛國國君因為老師的緣故,給我的俸祿很優厚,安排我在卿的爵位上,我三次入朝見衛君,必定把意見說完,但衛君卻毫不采納實行,因此離開了衛國。
衛君恐怕會以為我發瘋了吧?”墨子說:“離開衛國,假如符合道的原則,承受發瘋的指責有什麼不好!古時候周公旦駁斥關叔,辭去三公的職位,到東方的商奄生活,人都說他發狂;但是後世的人卻稱譽他的德行,頌揚他的美名,到今天還不停止。
況且我聽說過:‘行義不能回避诋毀而追求稱譽。
’離開衛國,假如符合道的原則,承受發瘋的指責有什麼不好!”高石子說:“我離開衛國,何敢不遵循道的原則!以前老師說過:‘天下無道,仁義之士不應該處在厚祿的位置上。
’現在衛君無道,而貪圖他的俸祿和爵位,那麼,就是我隻圖吃人家的米糧了。
”墨子聽了很高興,就把禽滑氂召來,說:“姑且聽聽高石子的這話吧!違背義而向往俸祿,我常常聽到;拒絕俸祿而向往義,從高石子這裡我見到了。
” 墨子說:“世俗的君子,如果他貧窮,别人說他富有,那麼他就憤怒,如果他無義,别人說他有義,那麼他就高興,這不是太荒謬了嗎!” 公孟子說:“先人已有的,隻要效法就行了。
”墨子說:“誰說先人有的,隻要效法就行了。
你不知道人出生在前的,比更在其前出生的,則是後了。
” 有一個先與墨子做朋友而後來背叛了他的人,說:“我難道有罪嗎?我背叛是在他人之後。
”墨子說:“這就象軍隊打了敗仗,落後的人還要求賞一樣。
” 公孟子說:“君子不創作,隻是闡述罷了。
”墨子說:“不是這樣。
人之中極端沒有君子品行的人,對古代善的不闡述,對現在善的不創作。
其次沒有君子品行的人,對古代善的不闡述,自己有善的就創作,想善的東西出于自己。
現在隻闡述不創作,與不喜歡闡述古代善的卻喜歡自我創作的人,是沒有什麼區别的。
我認為對古代善的則闡述,對現在善的則創作,希望善的東西更多。
” 巫馬子對墨子說:“我與你不同,我不能兼愛。
我愛鄒人比愛越人深。
愛魯人比愛鄒人深,愛我家鄉的人比愛魯人深,愛我的家人比愛我家鄉的人深,愛我的雙親比愛我的家人深,愛我自己勝過愛我雙親,這是因為切近我的緣故。
打我,我會疼痛,打别人,不會痛在我身上,我為什麼不去解除自己的疼痛,卻去解除不關自己的别人的疼痛呢?所以我隻會殺他人以利于我,而不會殺自己以利于他人。
”墨子問道:“你的這種義,你将隐藏起來呢?還是将告訴别人。
”巫馬子答道:“我為什麼要隐藏自己的義,我将告訴别人。
”墨子說:“既然這樣,那麼有一個喜歡你的主張,這一個人就要殺你以利于自己;有十個人喜歡你的主張,這十個人就要殺你以利于他們自己;天下的人都喜歡你的主張,這天下的人都要殺你以利于自己。
假如,有一個人不喜歡你的主張,這一個人就要殺你,因為他認為你是散布不祥之言的人;有十個人不喜歡你的主張,這十個人就要殺你,因為他們認為你是散 布不祥之言的人;天下的人都不喜歡你的主張,這天下的人都要殺你,因為他們也認為你是散布不祥之言的人。
這樣,喜歡你主張的人要殺你,不喜歡你主張的人也要殺你,這就是人們所說的搖動口舌,殺身之禍常至自身的道理。
”墨子還說:“你的話,恰恰是厭惡利。
假如沒有利益而還要說,這就是空言妄語了。
” 墨子對魯陽文君說:“現在有一個人在這裡,他的牛羊牲畜,任由廚師宰割、烹調,吃都吃不完,但他看見人家做餅,就便捷地去偷竊,說:‘可以充足我的米糧。
’不知道這是他的甘肥食物不足呢,還是他有偷竊的毛病?”魯陽文君說:“這是有偷竊病了。
”墨子說:“楚國有四境之内的田地,空曠荒蕪,開墾不完,掌管川澤山林的官吏就有數千人以上,數都數不過來,見到宋、鄭的空城,還要便捷地竊取,這與那個偷竊人家餅子的人有什麼不同呢?”魯陽文君說:“這就象那個人一樣,确實患有偷竊病。
” 墨子說:“季孫紹與孟伯常治理魯國的政事,不能互相信任,就到叢林中的廟宇裡禱告說:‘希望使我們和好。
’這如同遮蓋了自己的眼睛,而在叢林中的廟宇裡禱告說:‘希望使我們都能看到。
’豈不荒謬嗎?” 墨子對駱滑氂說:“我聽說你喜歡勇武。
”駱滑氂說:“對了。
我聽說哪個鄉裡有勇士,我一定要去殺他。
”墨子說:“天下沒有人不想親附他所喜愛的人,疏遠他所憎惡的人。
現在你聽到那個鄉裡有勇士,一定去殺他,這不是好勇武,而是憎惡勇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