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關燈
小
中
大
也
劉子以王出
疏二十三年傳單子劉子樊齊以王如劉是從劉而居狄泉自狄泉又居於劉今為子朝所逐蓋自劉而出也棄劉而去故王城人焚劉 按服?雲出成周也非是下傳雲十一月癸酉王入於成周則其時成周尚未為王有
王入於莊宮
注莊宮在王城 趙汸曰傳言敬王之亂曆四年而後定故經不與單劉以複辟之義而深罪晉
萬民弗忍
注不忍害王也 按弗忍與夏書因民弗忍距於河同義劉炫雲不忍者不忍王之虐也猶雲不堪杜氏注非
諸侯釋位以間王政
注間猶與也去其位與治王之政事 此間王政與下文間王位閑先王之閑同蓋間是參與之義善惡皆可言之
?王奸命
注?王幽王少子伯服也疏束晳雲舊說?王為伯服伯服古文作伯盤非?王也 愚按傳於?王不言何人曰奸命必不當立而立者杜氏以為伯服則非也幽王在位十一年三年嬖褒姒伯服之生不過數齡且幽王以褒姒亡國褒姒既為犬戎虜去必無複立其子之理竹書紀年幽王見弑申侯魯侯許男鄭子立太子宜臼於申虢公翰立王子餘臣於?是為?王後為晉文侯所殺
帥羣不吊之人
注吊至也 傅遜曰吊訓至於此難通蓋言樂禍之徒不相吊恤也
矯誣先王
注先王謂景王 矯誣先王蓋言矯景之命立猛耳闵子馬雲幹景之命可證劉炫以為先世之王非也
王後無适則擇立長
疏公羊傳雲立适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明母貴則先立也子朝之母必賤於猛母故專言立長之義不言母之貴賤耳
天道不謟
注謟疑也 按字書謟徒刀切疑也從舀舀音由與谄谀之謟不同二十七年傳子家子曰天命不謟久矣同此謟字傳文誤作慆
陳氏而不亡則國其國也已
真德秀曰方田氏之初不過以小惠市於國人而已使景公用晏子之言修明君臣上下之禮使惠施出於主而臣不得私利權歸於上而下不得擅則大分明而人心一雖百田氏其能竊國乎景公善之而不能用且厚歛焉是驅其民而歸之也
二十七年使公子掩餘公子燭庸帥師圍潛
注二子皆王僚母弟 按史記索隐掩餘燭庸二公子皆王僚弟此賈逵說仕預從之而昭二十三年傳光帥右掩餘帥左杜又雲掩餘吳王壽夢子考系族譜雲二公子并壽夢子若依公羊僚為壽夢長庶則與系族譜合
遂聘於晉以觀諸侯
疏季子不知聘幾國經不書來必不至魯檀弓雲延陵季子适齊於其反也葬子嬴博之間鄭玄雲魯昭公二十七年聘於上國是也
帥都君子
注都君子在都邑之士有複除者疏都邑之士以君子為号故知有複除謂優複其身除其徭役也
我王嗣也
史記王僚夷昧子公子光諸樊子王應麟曰按公羊傳雲僚者長庶也襄三十一年傳狐庸對趙武謂夷昧甚德而度天所啓也必此君之子孫實終之若以僚為夷昧子不應此言服氏注亦從公羊愚按杜氏言光吳王諸樊子是用史記為說光雲王嗣者言已是世适之長孫應嗣也惟光為諸樊冢子僚不當越次而立故王僚之弑春秋不歸獄於光而但書吳弑其君僚也從史記得之
母老子幼
王肅曰此專諸言王母老子弱也史記索隐雲玉肅解與史記同於理無失服?杜預見左傳下文雲我爾身也以其子為卿遂強解是無若我何猶言我無若是何語不近情過為迃回非也愚按吳越春秋公子光具酒請王僚僚白其母母曰光心氣怏怏常有媿恨之色不可不愼此僚母尚存之證應從史記無疑
抽劔刺王铍交於胷遂弑王
愚謂光之弑僚人以為劄不宜讓國以起亂吳之亂劄安能逆料之於前乎餘祭夷昧之時光年尚少至僚立時光有國之心未嘗一日忘觀其乘間而發斯可見矣光既不能忘吳而劄之力又不足以制光於是委蛇其間甘蹈子臧之節此劄之所以為智也劄之讓善矣然律以太伯仲雍逃荊蠻之義則壽夢方沒之時劄必當逃吳而去之苟一日立於吳廷國人必持以次傳位之議餘祭夷昧所以不當立而立也即不然於夷昧之嗣亦必當請以阖闾為世子不從則力争之曰光為世适國固光之國也光不立必有觊王位者是父子兄弟相殺無已時也位定而後退耕於延陵之野如是則王僚不得立而吳可免簒弑之禍矣惜乎劄之智不足以及此
取五甲五兵曰寘諸門
無極誠讒慝之魁然其計甚疎五甲五兵豈能為亂子常遽聽之而不察愚至此乎
國人投之
國人取菅稈投之而不舉火知其冤也
事君如在國
趙汸曰事君如在國即後文賈馬歸從者衣屦之類此季孫之奸也杜氏乃以書公行告公至當之謬矣
進胙者莫不謗令尹
進胙國中祭祀也謗詛於進胙之時欲神之聽之也惡之極矣
使宰獻而請安
注比公于大夫也禮君不敵臣宴大夫使宰為主獻獻爵也請安齊侯請自安不在坐也疏劉炫雲燕禮司正命卿大夫以安此傳所言亦當如彼請魯侯自安耳杜雲齊侯不在坐非也 趙汸曰按下文請使重見則齊侯欲自安可知故子家得以公出使齊侯在坐魯君豈遽出也仍從杜為是
讀左日鈔卷十
<經部,春秋類,讀左日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