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關燈
「元将軍,這是宮軍師的遺體,請擇日下葬,入土為安。

    」 千盼萬盼盼了多年,等來的不是心愛女子披嫁衣的嬌羞樣,而是她的死訊,教人情何以堪。

     一身戎裝的元寄陽望着冰冷的棺木,裡頭躺的是他末過門的妻子,他再看不見如花的嬌靥,也聽不到她輕喚他的甜嗓,一切都随着她的死去而遠離。

     為什麼是她? 她的聰慧與曆練不下于男子,甚至有過之而不及,深受女皇賞識,為何才離宮一段時日竟盡魂歸離恨天。

     究竟發生了什麼事,誰來告訴他。

     無法承受的悲痛令元寄陽暈眩地一晃身體,他咬牙地撐住,不讓旁人看見他心底的傷,一滴英雄淚咬在眼底,紅了眼眶。

     即使看到了棺木,他仍然無法相信未婚妻已經死了,他心裡存着一絲希冀,這不是真的,他的璃妹還活在某個地方,等他前去尋她。

     直到宮家兩老撫棺痛哭,堅持開棺見女兒最後一面,已經腐爛的屍身猶可見生前的模樣,他這才接受事實。

     「将軍,請節哀順變,人死不能複生。

    」副将斐骞在一旁安慰,希望他别太過傷心。

     「你說好好的一個人為什麼突然就死了?她還那麼年輕,神采飛揚的像草原上的雲鹞,廣大的天際任她翺翔,她卻……」他哽咽得說不出話。

     「這種事很難說,出兵打仗難免有死傷……」人哪有不死的道理,隻在于早或晚而已。

     元寄陽心中有怨怒,大聲一喝,「她不是行軍作戰,她隻是陪女皇上聖山祭天。

    」 若死于戰場上,他尚能理解,刀劍無眼,誰都有可能死于非命。

     可她卻是死在西臨國,由西臨士兵運送棺木回北越,要他如何冷靜看待芳魂早逝的橫禍,她不該死,不該死得不明不白,讓生者哀恸逾恒。

     「将軍,你别太激動,有話好好說,沒有人願意發生這種事,你……你要看開呀!」他欲言又止,暗自苦笑。

     宮軍師遭到奸殺一事,至今沒有人敢告訴将軍和宮家兩老,伯他們承受不了這個殘酷的打擊。

     「我很平靜。

    」他還得處理璃妹的後事,不能感情用事。

     鬼才相信他很平靜,明明握着拳頭的手臂青筋贲起。

    「将軍,有件事我不得不問,女王呢?為什麼沒見她回宮?」 斐骞因為要帶兵操練,所以未陪同迎駕。

     「女皇?」怔了一下,元寄陽這才想起原先的任務,表情木然。

     過度的悲痛讓他忘了自己為人臣子的身份。

     「太後不是命你接回聖駕,怎麼你還在這裡?」他未免太大膽了,不怕人頭落地。

     「我去過了。

    」他口氣漠然,仍然沉浸在未婚妻橫死的打擊中。

     「去過了?」他微訝。

     「看守聖山的将領說她并未出現。

    」他白走了一遭。

     「沒出現?」那是什麼意思,是中途有事變更了路線,或是遭逢了意外? 更甚者,祭天是假,前往西臨國才是真,女皇曾經提過要與西帝協商,以糧食換取鐵器。

     「或者說她根本沒去,在秀峰山前改道,進入西臨國。

    」女皇把百姓生計看得比一切都重,完全沒想過自身安危。

     果然和他猜想的差不多,但是……「女皇在哪裡?」這才是重點。

     「我不曉得,也許在西臨國。

    」兩國邊境,他不能貿然率軍闖入。

     元寄陽本來想帶一小隊人馬進入西臨國尋人,但西帝南宮狂素來有狂帝之稱,為人傲慢又張狂,不興與人為善那一套,行事但憑一時喜好,誰知他會不會态意妄為的做出擄人行徑。

     豈料,他才跨過秀峰山,迎面而來一隊運送棺木的西臨士兵,他細問之下才知竟是未婚妻的遺體。

     他當下腦中轟的一片空白,眼前一片黑暗,沒法思考。

     等回過神時,他已經回到北越皇城,什麼也不做的看着香煙袅繞的棺木發呆。

     「也許?你居然不确定,女皇是我北越的國君,你怎能因私忘公,将女皇的死活抛諸腦後?!」斐骞忍不住犯上,大吼出聲。

    他知不知道自己做了什麼,要出大事了。

     宮軍師的死固然令人難受,但女皇的生死更重要,豈可本末倒置。

     元寄陽靜默不語,無法為自己的失職辯解。

     「将軍,你不知事态嚴重,這幾日你不在京都,不曉得春吟公主動作頻繁,聽說她急召了不少老臣進宮,密謀你、我不樂見的事。

    」禍起蕭牆,骨肉相殘。

     「你說什麼?!」真有這事? 斐骞歎了一口氣,「公主垂涎帝位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加上女皇已有月餘下在宮内,恐怕傳聞不假,連我這個親皇派的副将都有所耳聞,你說還能不令人憂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