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傳卷二十
關燈
小
中
大
庚申莒潰楚人入郓音注【郓莒别邑也○伐稱名入稱人書法與防蜀盟蜀同】
【按左氏楚子重自陳伐莒圍渠丘城惡衆潰楚師圍莒莒城亦惡庚申莒潰楚遂入郓孟子曰鑿斯池也築斯城也與民守之效死而民不去是則可為也夫鑿池築城者為國之備所謂事也效死而民不去為國之本所謂政也莒恃其陋不修城郭浃辰之間楚克其三都信無備矣然兵至而民逃其上不能使民效死而不去則昧于為國之本也雖隆莒之城何益乎故經于莒潰特書日以謹之者以明城郭溝池重門擊柝皆守邦之末務必以固本安民為政之急耳】
秦人白狄伐晉
【經所謹者内外之辨也晉嘗與白狄伐秦秦亦與白狄伐晉族類不複分矣其稱人貶詞也武王伐商誓師牧野庸蜀羌髳征盧彭濮皆與馬豈亦不謹乎除天下之殘賊而出民于水火之中非晉之伐秦秦之伐晉所可借口也今晉秦連兵更相邀結夫中國友邦自相侵伐己為不義又與非我族類者共焉 不亦甚乎晉既失信複聴婦人讒説殺其世臣而諸侯皆貳秦狄交伐比事以觀可謂深切着明矣】
鄭人圍許
城中城音注【中城者郭之内而宮之外也】
【經世安民視道之得失不倚城郭溝池以為固也谷梁子謂凡城之志皆譏其説是矣莒雖恃陋不設備至使楚人入郓苟有令政使民效死而不潰宼亦豈能入也城非春秋所貴而書城中城其為儆守孟微矣王公設險以守其國非欤曰百雉之城七裡之郭設險之大端也謹于禮以為國辨尊卑分貴賤明等威異物采凡所以杜絶陵僭限隔上下者乃體險之大用也獨城郭溝池之足恃乎】
【庚簡王辰五年】十年【晉景十九卒齊靈公環元年衛定八蔡景十一鄭成四曹宣十四陳成十八杞桓五十六宋共八秦桓二十四楚共十呉夀夢五】
春衛侯之弟黑背帥師侵鄭
【按左氏衛子叔黑背侵鄭晉命也其曰衛侯之弟者子叔黑背生公孫剽孫林父甯殖出衡侯衎而立剽亦以父有寵愛之私故得立耳此與齊之夷仲年無異其特書弟以為後戒可謂深切着明矣】
夏四月五蔔郊不從乃不郊
五月公防晉侯【景】齊侯【靈】宋公【共】衛侯【定】曹伯【宣】伐鄭齊人來媵音注【伯姬也異姓來媵非禮也】
丙午晉侯獳卒音注【景公卒太子州蒲五月先立以伐鄭獳乃候反】
秋七月公如晉
【此葬晉侯也而不書諱之也天子之喪動天下屬諸侯諸侯之喪動通國屬大夫公之葬晉侯非禮也唯天子之事焉可也傳以晉人止公送葬諸侯莫在焉魯人辱之故諱而不書非矣假令諸侯皆在魯人不以為辱而可書乎】
冬十月
【辛簡王巳六年】十有一年【晉厲公州蒲元年齊靈二衛定九蔡景十二鄭成五曹宣十五陳成十九?桓五十七宋共九秦桓二十五楚共十一呉夀夢六】
春王三月公至自晉
晉侯使郤犫來聘己醜及郤犫盟音注【犫尺牛反】
夏季孫行父如晉
秋叔孫僑如如齊
冬十月
【壬簡王午七年】十有二年【晉厲二齊靈三衛定十蔡景十三鄭成六曹宣十六陳成二十?桓五十八宋共十秦桓二十六楚共十二呉夀夢七】
春周公出奔晉音注【周公天子三公也】
【按左氏周公楚惡惠襄之偪且與伯輿争政不勝怒而出王使劉子複之盟于鄄而入三日複出奔晉夫人主無誠慤之心而下要大臣盟是謂君不君人臣無忠信之實而上與人主盟是謂臣不臣既已要質鬼神以入矣又叛盟失信而出奔則是自絶于天也自周無出而書曰出者見周室衰微刑政号令不行于天下爾】
夏公防晉侯衛侯于澤音注【澤地阙公羊作沙澤○此晉楚為成也于是晉士燮防楚公子罷許偃盟于宋西門之外不書存中國也】
秋晉人敗狄于交剛音注【交剛狄地】
冬十月
【癸簡王未八年】十有三年【晉厲三齊靈四衛定十一蔡景十四鄭成七曹宣十七卒陳成二十一杞桓五十九宋共十一秦桓二十七楚共十三吳夀夢八】
春晉侯使郤锜來乞師音注【锜魚绮反】
【晉主夏盟行使諸侯徴防讨貳誰敢不従以霸主之尊而書曰乞師何也列國疏封雖有大小土地甲兵受之天子不相統屬魯兵非晉所得専也今晉不以王命興諸侯之師故特書曰乞以見其卑伏屈損無自反而縮之意矣聖人作春秋無不重内而輕外至于乞師則内外同辭者蓋皆有報怨複雠貪得之心是以如此若夫誅亂臣讨賊子請于天王以大義驅之誰不拱手以聴命何至于乞哉噫此聖人所以垂戒後世見諸行事之深切着明者也】
三月公如京師
夏五月公自京師遂防晉侯齊侯宋公衛侯鄭伯曹伯邾人滕人伐秦
【諸侯毎嵗侵伐四出未有能修朝觐之禮者今公欲防伐秦道自王都不可越天子而往也故皆朝王而不能成朝禮書曰如京師見諸侯之慢也因防伐而行矣又書公自京師以伐秦為遂事者此仲尼親筆明朝王為重存人臣之禮也古者諸侯即位喪服畢則朝小聘大聘終則朝巡狩于方嶽則朝觀春秋所載天王遣使者屢矣十二公之述職蓋阙如也獨此年書公如京師又不能成朝禮不敬莫大焉君臣人道之大倫也而竟至于此故仲尼嘗有言曰如有用我者吾其為東周乎為此懼作春秋其或抑或?或子或奪所以明君臣之義者至矣其義得行則臣必敬于君子必敬于父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