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左傳補注卷三
關燈
小
中
大
防曰免脫也言将不脫罪禍不以壽終也傳舉此者為十九年齊殺其大夫髙厚二十五年崔杼弑其君光起本也
郰人纥 唐石經及宋本皆作郰郦元引作鄹論語同案聚字古或省文作取說文曰郰魯下邑孔子鄉
建大車之輪而防之以甲以為橹 正義曰建立也立此大車之輪而覆之以甲以為橹也 子惠子曰甲覆楯非覆輪當雲立之大車之輪
右拔防以成一隊注百人為隊 髙誘曰軍二百人為隊【淮南】司馬法雲五人為伍十伍為隊【見李衛公兵法】是又以五十人為隊國語曰百人為徹行行頭皆官師賈逵雲百人為一隊也官師隊大夫也故杜據以為説
餘羸老也 高誘曰羸劣人也
親受矢石 後漢書堅镡傳曰辄先當矢石注石謂發石以投人也墨子曰備城者積石百枝重十釣以上者
桑林 莊子湯有桑林之舞司馬彪曰桑林湯樂也崔撰曰宋舞樂名
偪陽妘姓也使周内史選其族嗣納諸霍人禮也 高誘淮南子注雲天子不滅姓古之政也
獻兆于□姜 高誘曰兆契之兆世所以占吉兇者也
爾車非禮也 唐石經曰爾車多非禮也案注當有多字
尉止 尉止尉翩以尉為氏謂之尉氏圈稱陳留風俗傳曰尉氏鄭國之東鄙獄官名鄭大夫尉氏之邑故栾盈曰臣将歸死于尉氏是也
諸侯之師還鄭而南 釋文曰還本亦作環棟案鄭氏士喪禮注雲古文環作還哀三年傳道還公宮同公羊傳雲以地還之也又雲師還齊侯皆與環同
筚門閨窦 説文引雲筚門圭窬康成禮記注雲筚門荊竹織門也圭窬門旁窬也穿牆為之如圭矣王篇亦引作窬窬與窦同物同音
十一年傳西濟于濟隧注濟隧水名 京相璠曰鄭地也又曰荥澤在荥陽縣東南與濟隧合濟隧上承河水于卷縣北河南迳卷縣故城東又南迳衡雍城西
同盟于亳 案經雲同盟于亳城北二傳皆雲京城北公羊疏雲服氏之經亦作京城北與此傳同棟案亳城當依服氏作京京鄭地在榮陽隐元年傳謂之京城是也亳無考非也
司慎司盟 服虔曰二司天神司盟司慎不敬者監司察盟者
女樂二八 王逸楚辭章句曰二八二列大夫有二列之樂韋昭曰八人為列備八音也
書曰居安思危注逸書 案周書程典曰于安思危于始思終于迩思備于逺思近于老思行不備無違嚴戒
十二年傳同姓于宗廟 毛苌詩傳雲同姓同祖也楊梁 京相璠曰楊梁宋地今睢陽東南三十裡有故楊梁今曰楊亭也俗名之曰緣城非西北去梁國八十裡劉昭引杜注雲有地名楊亭與京相説同
王使隂裡結之 先鄭有婚禮結言結字本此傳十三年傳什吏 周書大聚曰十夫為什以年為長即什吏也
窀穸 孔宙碑作窀夕説文雲窀之厚夕説文無穸字明不從穴也
先王蔔征五年而歲習其祥祥習則行 國語引大誓曰朕夢協于朕蔔襲于休祥禮記雲蔔筮不相襲注雲襲因也棟案襲與習通周禮大司徒屬胥各掌其所治之政襲其不正者康成雲故書襲為習是習為古文襲左氏從古文故以習為襲也哀十五年傳雲蔔不襲吉注雲襲重也金縢雲乃蔔三一習吉又鄭注士喪禮雲古文槢為襲是襲與習通
十四年經衛侯出奔齊 不脩春秋曰孫林父甯殖出其君仲尼脩之曰衛侯衎出奔齊臣逐君不可以訓猶召君也杜注謬諸侯失國名公谷皆有衎字左傳脫也
傳執莒公子務婁 徐邈雲務莫侯反禮説雲務與牟古音同莊子務光荀子作牟光徐音是也
君義嗣也 王肅曰義宐也嫡子嗣國得禮之宐周書曰王義嗣徳
蘧伯玉 高誘呂覽注曰伯玉衛大夫遽莊子無咎之子瑗諡曰成子
庸知愈乎 司馬彪莊子注曰庸猶何用也
厚成叔 釋文曰厚本或作郈世本曰魯孝公生惠伯革其後為厚氏陸淳曰郈成叔孝公八世孫外傳曰魯文公欲弛郈敬子之宅韋昭雲郈敬子魯大夫郈恵伯之後元孫敬伯同也昭廿五年傳雲季郈之雞鬬徐廣史記注曰一本作厚世本亦然棟案呂氏春秋有郈成子與右宰谷同時以傳考之即厚成叔也厚與郈通世本作厚内傳作郈禮記又作後左傳或作厚或作郈字異而實同【説文曰厚古作垕從後土或從邑或省文】高誘曰郈氏惠伯華之後【世本作惠伯革鄭氏禮記注革作鞏高作華未詳孰是】以字為氏因為郈氏郈成子郈敬子國之子【國疑同字之誤】郈青孫也皆據世本而言然則厚成叔乃敬伯同之子也【高氏曰以字為氏則郈非采邑古今人表有厚昭伯師古曰即郈昭也】
成國不過半天子之軍 高誘呂覽注雲成國成千乗之國也
師曠 王逸楚辭章句曰師曠聖人字子壄生無目而善聴
纂乃祖考無忝乃舊 棟案舊謂祖考之舊法也管子牧民篇雲恭祖舊
詩曰行歸于周萬民所望 服虔曰逸詩也都人士首章有之康成缁衣注雲此詩毛氏有之三家則亡案西漢毛詩不列于學官故服氏謂之逸詩猶鄭氏尚書古文二十四篇也
十五年經秋八月丁巳日有食之 隋志曰推合丁巳朔
傳王及公侯伯子男甸采衛大夫各居其列所謂周行也 左氏説詩此古訓也詩雲古訓是式漢時謂之故訓天謂之诂訓诂訓者雅言也魯語曰詩書執禮皆雅言也周之古訓仲山式之子之雅言門人記之爾雅以觀于古故又謂之爾雅俗儒不信爾雅而仲山之古訓夫子之雅言皆不存矣後之學者省諸爾雅釋故釋訓乃周公所作以敎成王故詩曰古訓是式
十六年傳戰于湛阪 京相璠曰昆陽縣北有蒲城蒲城北有湛水者是郦元曰湛水出犨縣北魚齒山西北東南流厯魚齒山下為湛浦今水北悉枕翼山阜于父城東南湛水之北山有長阪葢即湛水以名阪故有湛阪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