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下

關燈
由幹侯而返趙汸曰晉人以公非見卑于齊則不來故不使入其國由晉臣隂黨季氏故也 夏四月丙戌鄭伯甯卒 六月葬鄭定公 秋七月癸巳滕子甯卒 冬葬滕悼公 程端學曰滕小國魯未嘗防其葬至此防葬者見季氏之求悅于鄰國無所不至也 二十有九年 春公至自幹侯居于郓 公朝于晉而不得入留于幹侯期歲始返則求晉猶不若求齊也書自幹侯深責晉也 齊侯使高張來唁公 齊唁公二晉唁公一兩書地而此不地者以公居郓猶在魯邑也使大夫唁卑公也高闶曰以公如晉不為晉所納故使高張來唁乃所以嗤公也是也深責齊也 公如晉次于幹侯 再求晉而不納又次于幹侯詳書之以存君也公既出矣史于公事亦不盡書蓋皆聖人之特筆也 夏四月庚子叔詣卒 秋七月 冬十月郓潰 内邑不書叛況潰者民逃其上之謂邑何以書潰公居焉耳孔頴達曰公如晉而郓潰使公不得更來當是季氏之使然是也胡安國罪公之失民似非經防 三十年 春王正月公在幹侯 公失國久矣前此居于郓雖非其所而猶魯邑也今賊臣誘郓使潰公失其居魯無公矣故書在以存公也繼此歲首必書蓋以王正正季之罪也至淹晉地而不恤晉亦何以辭其責 夏六月庚辰晉侯去疾卒 王室亂晉不能定魯君孫晉不能納六卿日專晉侯寄生焉耳豈惟失伯殆将失國 秋八月葬晉頃公 冬十有二月吳滅徐徐子章羽奔楚 吳以徐逸吳亡公子于楚而滅之也夫光既弑君又以私怨滅徐其惡大矣徐子書名蓋奔君皆名其不名者魯史阙也劉絢曰齊滅譚楚滅?狄滅溫君奔皆不名蓋不勝強?而奔義于國未絶也徐子既服于吳而奔安有興複之望乎故名以絶之其説亦善存以備防 三十有一年 春王正月公在幹侯 季孫意如防晉荀跞于适厯 據傳晉侯将以師納公是讨意如也範鞅因言曰若召季孫而不來則信不臣矣然後伐之若何又私于季孫曰必來我任其無咎是曲為之地欺晉侯而阻其讨也晉侯遂使荀跞防之季孫詭為畏罪乞憐之狀而晉侯讨罪之心遂已獨不思當讨之賊而可以防禮之乎君被逐而久次幹侯不容一見臣逐君而列之于防使盡其辭黑白且反易矣僅名分之倒置乎書防責晉侯也誅晉臣也 夏四月丁巳薛伯谷卒 晉侯使荀跞唁公于幹侯 荀跞既防意如晉侯因使唁公勸之歸國夫公與意如大義已乖季孫言以得從君為願豈其本心哉強之使合勢必生變故跞之勸歸以試公也歸則終制季手其後事晉不知也不歸則可脫季而謝公矣故書唁以着其詐家?翁曰意如身至幹侯既服其罪公可以歸乎曰公在外固将以客死然一二大國倘有正亂之志猶或有讨一歸則在意如掌握矣傳載子家覊勸公歸曰一慚之不忍而終身慚乎夫以一乘入魯生死制于賊臣豈特一慚已乎其言未必果出于子家 秋葬薛獻公 冬黑肱以濫來奔 濫邑名以邑叛而不系國阙文也 十有二月辛亥朔日有食之 三十有二年 春王正月公在幹侯取阚 魯邑也公取之志變也公無兵矣故前取郓書齊侯今何以能取阚季氏與之也公無複之矣姑以阚與之使即安而不複求入也然非以地與公也阚為魯羣公墓之所在緻其邑入以供公資糧之費耳聖人不以歸阚之權授之季氏而特書公取以誅季孫據國之罪 夏吳伐越 越從楚伐吳故吳伐之是激越與楚合也故吳入郢越随入吳吳亦失計矣哉是時吳楚越互為抗衡而晉齊亦内制于權臣而莫能複有為也可以觀世變矣 秋七月 冬仲孫何忌防晉韓不信齊高張宋仲幾衞世叔申鄭國參曹人莒人薛人?人小邾人城成周 子朝奔楚而王畏子朝餘黨不敢入王城而留成周時欲定都成周以城小不足容衆因告于晉晉帥諸國城之夫不都王城而都成周是亂粗定而猶有懼也大夫防城是諸侯怠而大夫用事也然當王室危弱而能從王命以供王役可見周德及人者深而君臣之義自在人心也然何以不言京師蓋京師者王都之名自諸侯言之曰京師自天子言之則書其地以紀其實故王猛書王城敬王書成周京師無定地因王都而名爾王城前之京師定都成周則今之京師故不得不目其地以别之後書晉執宋仲幾于京師蓋指成周也 十有二月己未公薨于幹侯 公八年于外卒以客死意如之罪不容誅矣亦齊晉之咎也齊大國也晉尤盟主也納公易耳乃齊景不明嬖臣詭辭以蔽之晉定不綱強臣多方以誤之既貪其賂亦庇其類故使公至于此極也書薨于幹侯志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