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欽定四庫全書

    禦纂春秋直解序

    中古之書莫大于春秋推其教不越乎屬辭比事而原夫成書之始即防夏不能賛一辭葢辭不待賛也彼南史董狐世稱古之遺直矧以大聖人就魯史之舊用筆削以正褒貶不過據事直書而義自為比屬其辭本非得已賛且奚為乎厥後依經作?如左氏身非私淑号為素臣猶或詳于事而失之誣至公羊谷梁去聖逾逺乃有?墨守而起廢疾俨然操入室之戈者下此龈龈聚訟人自為師經生家大抵以胡氏安國張氏洽為最着及張氏廢而胡氏直與三?并行其間傅防臆防往往不免承學之士宜何考衷也哉我

    皇祖欽定?説彚纂一書镕範羣言去取精當麟經之防言大義炳若日星朕服習有年紹

    聞志切近因輯易詩二書竣事命在館諸臣系系是經具解以進一以彚纂為指南意在息諸説之紛岐以翼?

    融諸?之同異以尊經庶防辭簡而事明于範去其所滞擇善而從之論深有取焉夫儒者猥雲五經如法律春秋如防例故啖助趙匡陸淳軰?取經文書法纂而為例一一引徽切墨以求之動如鑿枘之不相入譬諸叔孫通蕭何增置傍章已後例轉多而律轉晦葢曲説之離經甚于曲學之泥經也審矣書既成命之曰直解匪不求甚解之謂謂夫索解而過不直則義不見爾而豈獨春秋一經為然哉是所望乎天下之善讀經者乾隆二十三年秋月禦制

    禦制書春秋元年春王正月事

    春秋聖人尊王之經也元年春王正用開宗明義之第一也解此者自三?以至後儒其説充棟或緻操戈無容置議然識聖人之深意者有幾乎王道熄而作春秋春秋魯之舊史也自隠公始則不得不書隠公元年而即繼之曰春王正月前史所無有也葢言公之元年乃禀王之春王之正而得是非尊王之義乎且是年也于齊為九年于晉為二年衛鄭以下各為其年不可婁指數而總為平王之四十九年于斯時也世人将何以紀其年而知其嵗乎是則聖人之書元年春王正月也者其亦有感于斯乎行夏之時聖人之私議不能行于時言春王而不言王春月可改而春不可改亦隠寓夏之時與王之元所謂大一統足以一天下之心而不可任其紛有不能行之歎矣茲為開宗始義乃貫春秋之本末而絶筆于獲麟蓋聖人之道在萬世即聖人之憂在萬世是則封建之説不惟不可行于後世知聖人亦未必以為宜然也

    乾隆戊戌孟夏月

    正總裁官

    ︵字位過密 無法顯示︶

    禦前大臣兼管理藩院事務暫行署理歩軍統領事務忠勇公【臣】傅 恒

    ︵字位過密 無法顯示︶        【臣】來 保

    經筵講官太子太保協辦大學士吏部尚書【臣】劉統勲經 筵 講 官 太 子 太 傅 吏 部 尚 書 【臣】汪由敦副總裁官

    經筵講官議政大臣戶部尚書兼都統領侍衛内大臣武毅謀勇公【臣】兆 惠太子少保議政大臣理藩院尚書兼都統【臣】納延泰經筵講官戶部左侍郎兼管順天府府尹事務教習庶吉士【臣】劉 綸提調官

    湖 廣 道 監 察 禦 史【臣】覺羅巴延三戶 部 銀 庫 員 外 郎【臣】額爾景額吏 部 文 選 司 郎 中【臣】袁守侗纂修官

    日講起居注官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講學士【臣】梁錫璵收掌官

    戶 部 顔 料 庫 司 庫【臣】巴尼珲

    戶 部 陜 西 司 額 外 主 事【臣】馮光熊謄錄官

    舉             人【臣】夏秉衡

    舉             人【臣】王文炯

    舉             人【臣】葉 能

    捐     職    州   同【臣】王成曽

    捐    職    縣   丞【臣】員 志

        選    主   簿【臣】張荩臣

    監            生【臣】高士帥

    監            生【臣】潘敬蒼

    監            生【臣】徐應瑞

    監            生【臣】諸廷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