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父子反目

關燈
,但想起秦嬷嬷今日獻殷勤的模樣及柳氏的陰謀,她又感到後怕,倘若不是她早有準備,現在等着要出嫁的,真的就是自己了。

     接獲靖王即将回到京城的消息,沈天洛返回京城舊王府,至今已有十餘日,期間還過了年,靖王卻連到了除夕團聚夜,都沒有回府。

     從離家出走後,沈天洛手底下的人定時回報靖王的一舉一動,年前,他知道他父王喬裝秘密出現在京設附近的藍城、南山等處,這些地方都是京營駐紮的軍事重地,他的意圖是再明白不過。

     祭祀節後,靖王妃便由靖王封地天涼城到京中,預備初一宮中家宴,靖王因與皇帝有心結,家宴多年未至,今年沒來,自然也沒人感到奇怪。

     沈天洛返家的目的是想規勸靖王,哪知一回府就讓母親纏上,怕他又再次離家不歸,看他看得緊,連門也不讓他踏出一步。

     靖王妃與喬繁繼室方氏為遠親表姊妹,性子懦弱毫無主見,若不是出身尊貴,恐怕坐不穩這親王嫡妻的大位。

     對于靖王妃來說,平生最大的煩惱倒不是和丈夫那一群小妾鬥,而是丈夫與兒子的不合,她隐約知道丈夫在謀畫些什麼事情,但即使知道是萬惡大逆的罪行,面對态度強硬的丈夫一意孤行,她幾次規勸無用,也就灰心地蒙着眼睛、捂着耳朵,過着眼不見耳不聞的清幽日子。

     偏偏獨子老愛和他父親作對,半年多前父子倆大吵一架後,丈夫不日接即出門遠行,兒子則在幾日後也無聲無息地離家出走,急得她派人到處找,卻是一無所獲。

     禁不住母妃一再苦苦哀求,沈天洛被迫留在家中,心裡卻着急得不得了,隻好派人密切注意父王動向。

     在确定靖王即将入城的這天上午,他焦慮地在書房中來回跛步,頻頻望向那堆滿玩賞器其的博古架,心思複雜,在那博古架後面的暗格裡,藏着他和他父王談判的籌碼。

     正等到不耐時,祁安匆匆從小徑過來,進門後急急禀報,「主子,王爺回城了。

    」 沈天洛聽聞這個消息精神一振,「父王現在在哪兒,可是要回府了,幾時回城的?」 祁安迅速禀道:「昨夜回城的,卻是歇在城東王大人家裡,現在正在劉大人府上作客。

    皇後鳳體微惡,王妃今早入宮探視。

    」 沈天洛點點頭,「母妃不在正好,快,命人趕緊備馬,立刻出門。

    」 祁安躬身道:「小的即刻去預備拜帖。

    」 主仆倆一前一後騎着駿馬,後頭帶着一隊護衛。

    沈天洛懷裡藏着從暗格取出的物品,心中萬般苦澀,沉重不已。

     來到劉大人的府邸,門房見了他的拜帖,立即入内通報,不久就有一個小厮領他們進去,一路連過幾道門,來到劉大人的内書房,裡頭除了主人外,還有王李孫等五六位文武官員及靖王。

     「世子爺,真是好久不見,你心益發英氣瘋爽,玉樹臨風,就像王爺當年……」劉大人一見到他,熱情地迎上前招呼。

     沈天洛卻越過他,徑自走到靖王面前,「父王。

    」 靖王見了他臉色不太好看,語氣裡含着沉沉怒氣,「你來此做什麼?」 「孩兒是來勸父王的。

    」 他這話一說,在場衆人神色都是一變,短暫面面相觑後,連忙打起圓場,然而他理都不理那些人,看着父親、嘴角僵直地又道:「請父王不要繼續執迷不悟,一錯再錯。

    」 靖王嗤笑一聲,不屑道:「勸我?我和你還有什麼好說的,再說我做了什麼,什麼叫一錯再錯,我哪裡錯了?」 沈天洛剛想開口,卻被他打斷-- 「祁安,世子猶在病中,你讓他跑出府做啥,若他有個閃失,我唯你是問!」他不耐煩地想打發兒子走。

     被點名的祁安惶惶不安,看着主子不知所措。

     沈天洛不理他,兀自又對靖王道:「我想說的事情,父王和在座各位大人都是知道的。

    」一說完,他瞧見衆人頓時臉色鐵青,有的懼怕,有的不安,有的緊張,有的面色如常,有的則是戒備地看着他。

     靖王雖憤怒,卻避重就輕道:「關于你私自離府一事,我确實想好好跟你算帳。

    」 「父王,你至今仍要睜眼說瞎話?」他再一瞧在場的人,其中有些人也加入,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你的野心如今還有誰不知曉嗎?就連民間也盛傳你要謀皮,再不收斂……」 話到一半,就被靖王氣沖沖打斷,「笑話!我既膽敢這麼做,難道還會怕事嗎?」 他聲音洪亮如雷,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