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傳卷五
關燈
小
中
大
和夷底績
和夷西南夷名
厥土青黎
黎黑也
厥田惟下上厥賦下中三錯
田第七賦第八雜出第七第九
厥貢璆鐵銀镂砮磬
璆美玉也镂剛鐵也可以镂者
熊罴狐貍織皮
以罽者曰織以裘者曰皮
西傾因桓是來浮于濳逾于沔
西傾山名在隴西臨洮縣西南桓水出焉桓入濳濳入河漢始出為?東南流為沔至漢中東行為漢
入于渭亂于河
沔在梁州山南而渭在雍州山北沔無入渭之道然按前漢書武帝時人有上書欲通襃斜道及漕事下張湯問之雲襃水通沔斜水通渭皆可以漕從南陽下沔入襃襃絶水至斜間百餘裡以車轉從斜下渭如此漢中谷可緻此則自沔入渭之道也然襃斜之間絶水百餘裡故曰逾于沔蓋禹時通謂襃為沔也
黑水西河惟雍州
西跨黑水東至河河在冀州西
弱水既西
衆水皆東此水獨西
泾屬渭汭
泾水入渭屬連也汭水涯也
漆沮既從
從如少之從長渭大而漆沮小故言從
沣水攸同
沣渭相若故言同
荊岐既旅
荊北條荊山也
終南惇物至于鳥鼠
三山名武功縣東有太一山即終南山有垂山即惇物
原隰底績至于豬野
詩雲度其隰原即此原隰也豳地武威縣東有休屠澤即豬野
三危既宅三苗丕叙
春秋傳曰先王居梼杌于四裔允姓之奸居于瓜州杜預雲允姓之祖與三苗俱放于三危瓜州今敦煌也
厥土惟黃壤厥田惟上上厥賦中下
田第一賦第六
厥貢惟球琳琅玕
球琳玉琅玕石而似珠貢此二物
浮于積石至于龍門西河會于渭汭
積石山在金城河關縣西南河所經也龍門山在馮翊夏陽縣北禹鑿以通河也渭水至長安東北入河河始大自渭汭而下巨舟重載皆可以逹冀州矣
織皮昆侖析枝渠搜西戎即叙
禹貢之所篚皆在貢後立文而青徐揚三州皆萊夷淮夷島夷所篚此雲織皮昆侖析枝渠搜西戎即叙大意與上三州無異蓋言因西戎即叙而後昆侖析枝渠搜三國皆篚織皮但古語有颠倒詳略爾其文當在厥貢惟球琳琅玕之下其浮于績石至于龍門西河會于渭汭三句當在西戎即叙之下以記入河水道結雍州之末簡編脫誤不可不正也
導岍及岐至于荊山
岍山在扶風即吳嶽也荊山北條荊山也孔子叙禹貢曰禹别九州随山濬川蓋言此書一篇而三緻意也既畢九州之事矣則所謂随山與濬川者複中言之随山者随其地脈而究其終始也何謂地脈曰地之有山猶人之有脈也有近而不相連者有逺而相屬者雖江河不能絶也自秦蒙恬始言地脈而班固馬融王肅治尚書皆有三條之説鄭?則以為四列古之逹者已知此矣北條山道起岍岐而逾于河以至太嶽東盡碣石以入于海是河不能絶也南條之山自嶓冡岷山至于衡山過九江至于敷淺原是江不能絶也皆禹之言卓然見于經者非地脈而何自此以下至敷淺原皆随山之事也
逾于河壺口雷首至于太嶽
三山之名也雷首在河東蒲坂南太嶽者霍太山也
底柱析城至于王屋
底柱在陜東北析城在河東濩澤西南王屋在河東垣縣東北
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入于海
大行山在河内山陽縣西北恒山在上曲陽縣西北
西傾朱圉鳥鼠
西傾山在隴西臨洮縣西南朱圉山在天水冀縣南鳥鼠同穴山在隴西首陽縣西南
至于太華
太華在京兆華隂南
熊耳外方桐柏至于陪尾
熊耳山在?農盧氏縣東外方嵩髙山也在颍川桐柏在南陽平氏縣東南陪尾山在江夏安陸縣東北
導嶓冡至于荊山
南條荊山
内方至于大别
内方山在江夏竟陵縣東北春秋傳曰吳楚夾漢而陳自小别至于大别二别山皆在漢上
岷山之陽至于衡山
岷山在蜀郡湔氏西衡山在長沙湘南縣東南
過九江至于敷淺原
豫章歴陵縣南有博陽山即敷淺原
導弱水至于合黎餘波入于流沙
合黎山在張掖郡删丹縣弱水自此西至酒泉合黎張掖郡有居延澤在縣東即流沙也自此以下皆濬川之事也所導者九弱水不能載物入居延澤中不複見此水之絶異者也黑水漢水與四渎皆特入海渭洛皆入河逹冀之道故特記此九者餘不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