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秋天來了。
秋天能有着什麼顔色呢? 有人說春天是百合花盛開的季節,它象征純潔、活潑的綠,在一陣含笑的微風中蕩漾,訴說着滿山遍野的燦爛,不肯留白。
香荷搖曳是熱情的夏,靜谧中不忘嬉鬧,一遍又一遍的逗弄水面下的魚兒,唯一的紅是它的名字。
雁過也,雪冬來臨了,它用傲立的梅姿妝點銀色大地,那一抹白甯靜又祥和,仿佛萬物皆歸于塵上,隻待明春發根萌芽。
四季少了秋會是何種光景? 他們說秋天孤芳自賞,他們說秋天的藝術家氣味太濃厚,他們說秋天才高氣傲,他們說秋天是一攤死水,活在封閉的泥沼裡。
但是—— 他們都愛秋天,并深深為秋天着迷。
在秋的染色下,恬靜的深濃化成蕭飒的枯黃,老農的臉上帶着歲月的滄桑,一筆一劃勾勒出他對上她的執着和不悔,深深撼動都會人剛硬的冷漠。
老樹下依着兒童三三兩兩,轉着陀螺打紙牌,斜陽輕照鋪滿水泥地的曬稻場,一把把金黃、飽實的稻穗便是生命的起源。
終于,一根彩筆找到秋天的顔色。
「半生緣」畫展中展出一幅幅動人又寫實的畫作,畫壇才女又再度推出令人歎為觀止的作品,引起蜂擁的人潮占領展覽現場,不錯過任何精采的感動。
三合院的老樹已經凋零,孤單的婦人坐在門前摘着豌豆,慵懶的大黃狗躺在腳邊休憩,但她的眼卻望向遠方,落寞而無依地似在期盼什麼。
故事沒有結局,畫中圍牆外的産業道路上有輛小轎車逐漸駛近,載着一車的禮物和年輕夫婦,發上系着蝴蝶結的小女孩開心的笑着。
藝術是沒有價格的,每一幅畫下空白的價目欄正等着填上有緣人的名字,不問富或貧。
上百張的畫品之中以風景畫居多,其次是靜态的田園風光,素描和油彩占了大半空間,栩栩如生的吸引每一個目光。
名為「半生緣」,真正的佳作在回廊的最底處,那裡排着十數張主角相同的人物畫,或站,或坐,或遠眺,一筆一畫都讓人看出深情。
那是一對上了年紀的半百男女,學者氣質的溫雅男子舉着梳子為恬靜的婦人梳發,動作輕柔含着無限情意,一梳一梳地梳着百年好合,恩愛到自首。
半生倩綠化為深深的憐惜和執着,印證着真愛的存在,無語的凝視正是幸福的最終結論,柔和的光芒畫出兩人的深情不渝。
這是用半輩子的情累積成的堡壘,誰也無法闖入,更容不得介入愛渝恒長的深情之中,除了秋天。
沒人知道秋天的長相如何,但是他們為她感動。
那幅人高的「半生緣」讓所有人都落淚,回首以往的種種不免汗顔,他們哽咽的想起自己的最愛和錯過,紅潤的眼眶是愧悔和感動,心口波動地想尋找畫作上相知相惜的半生情緣。
「哼!半生緣,好個半生的緣分,這份深情是用刨骨去肉的無情所換來,你愛得能安心嗎?」 高腳杯在手心捏碎,四溢的鮮紅甜釀如血般滴落,一滴一滴都像人類心口切開的淚,瞬間暈化開成為一幅妖豔的圖畫。
那是仇,那是恨,那是用生命招來的絕望,輕慢的人生在等待中孤寂。
他怎能笑得那麼安詳和自然,毫無一絲愧疚地為妻子以外的女子梳發,神情一如年輕時儒雅,隻是多了一絲令人刺眼的溫柔表情。
負心的人該有報應,他憑什麼擁有幸福和安适,恍若不曾有過任何不愉快的事,未經波折一路上順順暢暢,慈目祥和如同大智能者。
建築在妻兒痛苦上的快樂也配稱愛嗎? 早該出現了,這些年他把自己隐藏得太好了,幾乎是在人間蒸發了,原來他還是離不開那塊土地,以及那個拆散一家和樂的女人。
愛是什麼東西,他要摧毀它。
盯着全球矚目的國際畫壇新聞,神色譏诮的冷峻男子隻有冷笑,近乎殘酷的邪肆目光大膽而張狂,一條猙獰的疤痕由額角斜向耳後,深得無法用科技抹去。
中文字幕配上日文發音,畫面清晰的螢光幕報導着台灣畫壇盛事,引起空前回響的「半生緣」畫展正盛大展出,為期一個月。
口齒流利的女記者播報相關事宜,除了幾幅以人物為主角的畫作不出售外,其餘公開競價,以畫評内容為主選擇買主。
也就是說不是價格高者得,而是懂畫、識貨者才有幸收藏,三教九流的人物都可以藉此收購新銳畫家秋天的作品,不限定是有錢人。
風雅之物得有心人鑒賞,并非市儈之物得以評論,甯讓好畫挂茅屋,不令金碧輝煌污其色。
所以有人說從不露面的畫壇女子過于高傲,自命清高,不屑流于金錢财富之奴,是個愛擺譜的神秘客,因此她在外界的褒貶不一。
不過她的畫在市場上的價格極高,不少買不到畫的富商名人會以旁門左道的方式獲
秋天能有着什麼顔色呢? 有人說春天是百合花盛開的季節,它象征純潔、活潑的綠,在一陣含笑的微風中蕩漾,訴說着滿山遍野的燦爛,不肯留白。
香荷搖曳是熱情的夏,靜谧中不忘嬉鬧,一遍又一遍的逗弄水面下的魚兒,唯一的紅是它的名字。
雁過也,雪冬來臨了,它用傲立的梅姿妝點銀色大地,那一抹白甯靜又祥和,仿佛萬物皆歸于塵上,隻待明春發根萌芽。
四季少了秋會是何種光景? 他們說秋天孤芳自賞,他們說秋天的藝術家氣味太濃厚,他們說秋天才高氣傲,他們說秋天是一攤死水,活在封閉的泥沼裡。
但是—— 他們都愛秋天,并深深為秋天着迷。
在秋的染色下,恬靜的深濃化成蕭飒的枯黃,老農的臉上帶着歲月的滄桑,一筆一劃勾勒出他對上她的執着和不悔,深深撼動都會人剛硬的冷漠。
老樹下依着兒童三三兩兩,轉着陀螺打紙牌,斜陽輕照鋪滿水泥地的曬稻場,一把把金黃、飽實的稻穗便是生命的起源。
終于,一根彩筆找到秋天的顔色。
「半生緣」畫展中展出一幅幅動人又寫實的畫作,畫壇才女又再度推出令人歎為觀止的作品,引起蜂擁的人潮占領展覽現場,不錯過任何精采的感動。
三合院的老樹已經凋零,孤單的婦人坐在門前摘着豌豆,慵懶的大黃狗躺在腳邊休憩,但她的眼卻望向遠方,落寞而無依地似在期盼什麼。
故事沒有結局,畫中圍牆外的産業道路上有輛小轎車逐漸駛近,載着一車的禮物和年輕夫婦,發上系着蝴蝶結的小女孩開心的笑着。
藝術是沒有價格的,每一幅畫下空白的價目欄正等着填上有緣人的名字,不問富或貧。
上百張的畫品之中以風景畫居多,其次是靜态的田園風光,素描和油彩占了大半空間,栩栩如生的吸引每一個目光。
名為「半生緣」,真正的佳作在回廊的最底處,那裡排着十數張主角相同的人物畫,或站,或坐,或遠眺,一筆一畫都讓人看出深情。
那是一對上了年紀的半百男女,學者氣質的溫雅男子舉着梳子為恬靜的婦人梳發,動作輕柔含着無限情意,一梳一梳地梳着百年好合,恩愛到自首。
半生倩綠化為深深的憐惜和執着,印證着真愛的存在,無語的凝視正是幸福的最終結論,柔和的光芒畫出兩人的深情不渝。
這是用半輩子的情累積成的堡壘,誰也無法闖入,更容不得介入愛渝恒長的深情之中,除了秋天。
沒人知道秋天的長相如何,但是他們為她感動。
那幅人高的「半生緣」讓所有人都落淚,回首以往的種種不免汗顔,他們哽咽的想起自己的最愛和錯過,紅潤的眼眶是愧悔和感動,心口波動地想尋找畫作上相知相惜的半生情緣。
「哼!半生緣,好個半生的緣分,這份深情是用刨骨去肉的無情所換來,你愛得能安心嗎?」 高腳杯在手心捏碎,四溢的鮮紅甜釀如血般滴落,一滴一滴都像人類心口切開的淚,瞬間暈化開成為一幅妖豔的圖畫。
那是仇,那是恨,那是用生命招來的絕望,輕慢的人生在等待中孤寂。
他怎能笑得那麼安詳和自然,毫無一絲愧疚地為妻子以外的女子梳發,神情一如年輕時儒雅,隻是多了一絲令人刺眼的溫柔表情。
負心的人該有報應,他憑什麼擁有幸福和安适,恍若不曾有過任何不愉快的事,未經波折一路上順順暢暢,慈目祥和如同大智能者。
建築在妻兒痛苦上的快樂也配稱愛嗎? 早該出現了,這些年他把自己隐藏得太好了,幾乎是在人間蒸發了,原來他還是離不開那塊土地,以及那個拆散一家和樂的女人。
愛是什麼東西,他要摧毀它。
盯着全球矚目的國際畫壇新聞,神色譏诮的冷峻男子隻有冷笑,近乎殘酷的邪肆目光大膽而張狂,一條猙獰的疤痕由額角斜向耳後,深得無法用科技抹去。
中文字幕配上日文發音,畫面清晰的螢光幕報導着台灣畫壇盛事,引起空前回響的「半生緣」畫展正盛大展出,為期一個月。
口齒流利的女記者播報相關事宜,除了幾幅以人物為主角的畫作不出售外,其餘公開競價,以畫評内容為主選擇買主。
也就是說不是價格高者得,而是懂畫、識貨者才有幸收藏,三教九流的人物都可以藉此收購新銳畫家秋天的作品,不限定是有錢人。
風雅之物得有心人鑒賞,并非市儈之物得以評論,甯讓好畫挂茅屋,不令金碧輝煌污其色。
所以有人說從不露面的畫壇女子過于高傲,自命清高,不屑流于金錢财富之奴,是個愛擺譜的神秘客,因此她在外界的褒貶不一。
不過她的畫在市場上的價格極高,不少買不到畫的富商名人會以旁門左道的方式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