韻史下卷

關燈
亡家族。

     後唐克用,有子存勖。

    夾寨一戰,全忠奪魄。

    殄滅朱梁,遂移天物。

    稱尊享國,号曰莊宗。

    氣驕志狹,自矜其功。

    重斂急徵,優伶是崇。

    自傅粉墨,戲侮于宮。

    殒命優人,有初鮮終。

    明宗厭兵,歲屢豐年。

    願天生聖,焚香祝天。

    八年小康,五季稱賢。

    惜哉闵帝,幼孱弗堪。

    強臣篡迫,祚竟弗延。

     敬瑭石氏,亦本沙陀。

    借兵契丹,謀誅從珂。

    稱臣稱父,許割幽薊,燕十六州,終淪胡地。

    契丹冊命,立為晉帝。

    竭力奉虜,卑辭厚币。

    屈膝穹廬,都非上計。

    戎狄豺狼,傾身求庇。

    無厭之供,終于自斃。

    契丹一怒,君臣俘系。

     石晉既傾,劉漢以興,劉氏知遠,宿将握兵。

    完守河東,以遏虜鋒,胡馬入汴,一望煙空。

    盜起民怨,虜計亦窮。

    德光道死,漢遂入洛,未忍忘晉,尚用晉朔。

    信宿雲殂,隐帝幼弱,惡諸大臣,偏任誅殺。

    弘肇戮死,更及郭雀。

    身死亂兵,禍自己作。

    父子相繼,四年而滅。

     後周太祖,留守郭威。

    将士擁立,天子自為。

    既代漢位,乃授養兒。

    世宗柴氏,異姓承基。

    有志削平,慨然用師。

    吳蜀幽并,聲教未齊。

    簡卒搜伍,寝食在茲。

    南唐北漢,旋就芟夷。

    北伐契丹,躬著戎衣。

    瀛易雄霸,鹹受降旗。

    雄武之姿,自足鞭笞。

    遽促其年,天意難知。

    殿前匡胤,威名飙馳。

    物望攸歸,天将啟斯。

    孤兒寡婦,遘會逢時。

    日光摩蕩,象數告期。

    黃袍加身,不得複辭。

    袖中禅诏,陶谷為之。

    無二韓通,令人嗟咨。

     《宋》 宋祖受命,五季之後,主少國疑,握兵在手。

    守信諸将,擁戴已久。

    陳橋之變,北面稽首。

    李筠哭像,諸臣愧否。

    天下已定,逆取順守。

    視學古文,力緻泰甯。

    文治精華,奎聚五星。

    收罷藩鎮,杯酒釋兵。

    全斌裘帽,轸念西征。

    慎無殺戮,命将曹彬。

    江南捷至,戰勝不矜。

    橫罹鋒刃,恻然涕零。

    河決引咎,減損掖庭。

    永甯翠襦,深戒傷生。

    葦簾布緣,浣衣勿更。

    江南荊蜀,以次削平。

    吳越歸命,感以至誠。

    西京父老,欣睹太平。

    與民休息,治定功成。

    慈闱顧命,金匮藏盟,國有長君,社稷至計,臨終付托,以屬光義。

     太宗踐位,宜思恩義。

    踵頂秋毫,太祖之賜。

    皇子德昭,太祖元子。

    猜心一起,乃迫之死。

    以及德芳,畢命長已。

    開寶皇後,喪不成禮。

    秦王光美,貶逐竄徒。

    驅除逼迫,不盡不止。

    首發殺機,逆臣趙普。

    豈容再誤,一言投主。

    上負昭憲,下負太祖。

    端拱之政,似多可譽。

    勤政愛民,親賢讀書。

    大本不立,焉知其馀。

    得志于漢,遂舉伐遼。

    兵連禍結,邊境驿騷。

    岐溝再敗,中原動搖。

    江淮饑馑,兩川震恐。

    繼遷西跳,候時而動。

    釀衰基禍,徒逞其勇。

    繼恩将兵,中官之俑。

    齊賢蒙正,寇準張詠,賴諸賢臣,足為國重。

    大漸之夕,太子幾危,繼恩昌齡,将為高斯。

    宰相呂端,持正不移,鎖閣卷簾,凜凜風裁。

     真宗即位,時方厭兵,議和契丹,帝為蒼生。

    李沆賢相,深憂保治。

    水旱日奏,令毋肆志。

    契丹入寇,澶州大震,寇準權略,勸駕親幸。

    大将高瓊,麾兵前進。

    契丹始懼,通和修問。

    南兄北弟,會盟約信。

    中國生靈,今無重困。

    朝廷無事。

    主欲漸萌。

    神仙禱祠,雜然并興。

    祥符天書,矯誣不經。

    勞民土木,不戒盈成。

    欽若丁謂,五鬼縱橫。

     帝既升遐,爰立仁宗。

    太後垂簾,内侍允恭。

    表裡作奸,奏傳禁中。

    獨賴王曾,正色鞠躬。

    太後崩逝,帝始親政。

    罷修宮寺,裁抑僥幸。

    朝廷清夷,慶曆康定。

    韓琦仲淹,富弼馀靖。

    宋室人才,于斯為盛。

    郭後廢黜,諸賢力诤。

    宰相夷簡,内侍文應。

    成此過舉,附會逢迎。

    元昊跋扈,韓範綢缪。

    鄜延環慶,躏入為憂。

    營田斥堠,持久深籌。

    築城青澗,以鞏延州。

    契丹乘釁,乞關南地。

    未暇用兵,許增歲币。

    不辱君命,富弼為使。

    以死拒之,獻納二字。

    無傷國體,仍堅和議,戮力疆場,國難既濟。

    小人側目,衆口狺狺。

    飛書伊霍,動搖大臣。

    一網打盡,目為黨人。

    賴主寬大,不售嚣嚚。

    末年召還,大慰輿情。

    富弼入相,推以至誠。

    存心制治,可謂至仁。

    四十二年,敬天恤民。

     前星不耀,英宗是嗣。

    憂疑構疾,禍由宦寺。

    兩宮讒構,幾緻紛纭。

    魏公調護,婉轉開陳。

    母慈子孝,天下欣欣。

    濮王典禮,議上尊稱。

    歐韓諸公,聚訟盈庭。

    引經據古,皆不及情。

    養育宮中,英皇幼齡。

    恩斯勤斯,以及于成。

    非同倉卒,定策外迎。

    網顧大義,尊隆所親。

     仁考在天,孰慰其靈。

    帝既早終,以屬神宗。

    銳于圖治,好事喜功。

    理财用兵,急遽經營。

    政府虛席,首用安石。

    褊心執拗,濟其學術。

    天不必畏,人言何恤。

    謀峻法令,則稱商鞅;搜刮财利,則祖弘羊。

    祖宗法度,悉議更張。

    惠卿章敦,附會猖狂。

    公亮韓绛,為護法王。

    制置三司,以總利權,安石領之,新法紛然。

    青苗倍息,民苦償官,均輸保甲,免役輸錢。

    死喪逃移,無計呼天。

    茹木食草,賣妻鬻男。

    鄭俠繪圖,所不忍觀。

    忠君愛國,無容一言。

    經略河湟,王韶開邊。

    東招高麗,西取吐蕃。

    遼人謂我,将複幽燕。

    先發制人,疆事生端。

    如何安石,一籌莫宣。

    割地河東,痛恨權奸。

    宋始不競,國脈傷殘。

    熙豐之代,尚多名賢:濂溪二程,樂尋孔顔,康節邵子,為圖先天;微言未絕,理學淵源。

    席珍鸱枭,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