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月(1)
關燈
小
中
大
時間像什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覺。
是像走過堆滿落葉的樹林,還是像雨點落下來彙聚成河水流向大海?或者像雪一樣不停地從天上落下來又很快消失?或者像呼吸一樣在不知不覺中被我們吞了下去?持懷疑論的人會想,時間為什麼總是打我耳光?有成就的人則把時間的流逝比喻成一個孩子蹒跚着走出門去,回來的時候卻變成了大人,認為時間給了萬事萬物成功的希望。
總之,對每個人來說,時間經過的方式和感覺都是不一樣的,有人的時間是在狂風怒吼中度過的;有人的時間卻是像在花香襲人的小徑上散步一樣溫和地流走的…… 相信自己有知識的人隻不過掌握了一小撮知識就狂妄自大,常常武斷地下定義,說這個好那個更有價值什麼的。
但時間終究要告訴他們,所有的一切都不是那麼絕對的,在歲月的長河中,人跟晃動一會兒就倒下的小草沒什麼區别。
最終,時間會消滅一切。
歲月是人心中無數瑣碎的歡樂和悲傷反反複複的一個過程。
有人想揪住歲月的脖子,把已經消逝的時間找回來,有人卻翹首企盼歲月終點的懸崖早日到來;有人忍受着不停轉動的秒針刺在心髒上的疼痛,期待那疼痛被歲月磨鈍;有人則忍受着一切,間或摘一顆歲月遞過來的果實,默默無言地繼續努力……明明白白的一點是,所謂時間,雖然是在活着的人體内不停前進的,但隻要活着的人記得,死去的人也可以擁有不停流動的時間。
人類絕對不可能真正了解活着的時間和死去的時間的全部秘密。
即使無數的生活開始,又有無數的生活結束。
1996年2月11日,上午11點5分。
在仁寺洞十字路口銀行邊的花店裡,高個子的才民正在挑選鮮花,他已經是一個英俊的青年了。
什麼花合适呢?雖然白玉蘭最合适,但花店裡隻有白玫瑰,沒有白玉蘭。
“給我小蒼蘭吧!” 過了一會兒,才民捧着一束黃色的小蒼蘭走出花店,走到仁寺洞大街上。
身穿深紫色外套的他,給人一種非常清新的感覺,似乎剛刮完胡子。
他大約一米七八的個頭,有着開闊光潔的額頭,通過雙眼可以看出來,他還是初中時的那個才民,隻是眼神變得更加深邃了。
過去五年多的歲月把他變成了一個青年人,再過幾天,他就二十歲了。
今天早上,在中谷洞大哥家裡發生了一陣騷動。
打電話到黑石洞J大學确認才民考試成績的是他的大哥: “什……什麼?合格了!對,是金才民,有他?啊,知道了……是,這麼說,去學生處就可以直接拿錄取通知書了?是,歸那兒管?知道了。
” 一放下電話聽筒,大哥就向最小的弟弟伸出手去。
“幹得好,小子!” “謝謝!” “弟弟,你真的做到了!祝賀你!” “謝謝!讓大嫂費心了。
” “哪裡啊!哎呀,還是先給老家打個電話吧。
我來打?” “不,我來。
小子,要是漢城大學的話,那就是錦上添花了,要是法律系,簡直就不得了了。
” “哎呀,你也真是的。
J大醫學院難道是容易考上的嗎?而且憑弟弟的成績,漢城大學根本不在話下,陸軍士官學校也是說上就能上的。
是不是,弟弟?” 過了一會兒,才民換上外出的衣服,出了門。
他第一個要去的地方就是附近茵甯姐姐家的房子。
那所房子在過去五年裡發生了很大變化,木栅欄被拆掉了,壘起了紅磚的高牆,原來的二層小樓和樹木郁郁蔥蔥的大院子也不見了,新建的二層樓貼着花崗岩,有原來那所房子的兩倍大,能看出舊日痕迹的隻有越牆而出的一棵玉蘭。
茵甯姐姐的父親兩年前在明倫洞買了一套大面積的公寓,賣掉這所房子搬離了中谷洞。
才民把雙手插在口袋裡,盯着那棵玉蘭樹看了很長時間,一直看到脖子發酸。
他坐公共汽車去了位于黑石洞的J大學,出示準考證後拿到了錄取通知書。
他知道茵甯工作的地方,于是坐上地鐵,在安國站下車,去仁寺洞花店買了一束花,走到人山人海的仁寺洞大街上。
他拐進了一條胡同,在像迷宮一樣的胡同裡拐了兩個彎兒,面前僻靜的角落裡出現一扇木門,上面挂着一個小小的金屬牌子,寫着“達那工房”。
他在門前停下腳步。
這裡他來過兩次,但一次也沒有進去過。
韓茵甯的專業雖然是教育,但畢業後并沒有當老師。
一年半前,她在仁寺洞的這條胡同裡租了一所房子,建了個工房。
她在大學的時候選修過金屬工藝課,結果現在這就成了她的職業。
才民深呼吸了一次後,推開木門走了進去。
僅容一人通過的木門嘎吱一聲打開了,裡面有四十平方米左右,在牆上和陳列台上,茵甯做的簡潔大方、精緻有品位的金屬工藝品恰到好處地閃着光,其中最多的金屬工藝品是蝴蝶模樣的。
那些金屬蝴蝶的做工非常細緻,了解蝴蝶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是什麼品種,有綠帶翠鳳蝶、柑橘鳳蝶、麝鳳蝶、金絲蝶、紅珠絹蝶、鈎粉蝶、大紫蛱蝶等等,大多是鑲嵌裝飾在發卡、項鍊、燭台、合頁等金屬制品上的。
它們個個栩栩如生,美麗非凡。
穿着黑色圍裙的茵甯把工具放在工作台上,從僅容一人
是像走過堆滿落葉的樹林,還是像雨點落下來彙聚成河水流向大海?或者像雪一樣不停地從天上落下來又很快消失?或者像呼吸一樣在不知不覺中被我們吞了下去?持懷疑論的人會想,時間為什麼總是打我耳光?有成就的人則把時間的流逝比喻成一個孩子蹒跚着走出門去,回來的時候卻變成了大人,認為時間給了萬事萬物成功的希望。
總之,對每個人來說,時間經過的方式和感覺都是不一樣的,有人的時間是在狂風怒吼中度過的;有人的時間卻是像在花香襲人的小徑上散步一樣溫和地流走的…… 相信自己有知識的人隻不過掌握了一小撮知識就狂妄自大,常常武斷地下定義,說這個好那個更有價值什麼的。
但時間終究要告訴他們,所有的一切都不是那麼絕對的,在歲月的長河中,人跟晃動一會兒就倒下的小草沒什麼區别。
最終,時間會消滅一切。
歲月是人心中無數瑣碎的歡樂和悲傷反反複複的一個過程。
有人想揪住歲月的脖子,把已經消逝的時間找回來,有人卻翹首企盼歲月終點的懸崖早日到來;有人忍受着不停轉動的秒針刺在心髒上的疼痛,期待那疼痛被歲月磨鈍;有人則忍受着一切,間或摘一顆歲月遞過來的果實,默默無言地繼續努力……明明白白的一點是,所謂時間,雖然是在活着的人體内不停前進的,但隻要活着的人記得,死去的人也可以擁有不停流動的時間。
人類絕對不可能真正了解活着的時間和死去的時間的全部秘密。
即使無數的生活開始,又有無數的生活結束。
1996年2月11日,上午11點5分。
在仁寺洞十字路口銀行邊的花店裡,高個子的才民正在挑選鮮花,他已經是一個英俊的青年了。
什麼花合适呢?雖然白玉蘭最合适,但花店裡隻有白玫瑰,沒有白玉蘭。
“給我小蒼蘭吧!” 過了一會兒,才民捧着一束黃色的小蒼蘭走出花店,走到仁寺洞大街上。
身穿深紫色外套的他,給人一種非常清新的感覺,似乎剛刮完胡子。
他大約一米七八的個頭,有着開闊光潔的額頭,通過雙眼可以看出來,他還是初中時的那個才民,隻是眼神變得更加深邃了。
過去五年多的歲月把他變成了一個青年人,再過幾天,他就二十歲了。
今天早上,在中谷洞大哥家裡發生了一陣騷動。
打電話到黑石洞J大學确認才民考試成績的是他的大哥: “什……什麼?合格了!對,是金才民,有他?啊,知道了……是,這麼說,去學生處就可以直接拿錄取通知書了?是,歸那兒管?知道了。
” 一放下電話聽筒,大哥就向最小的弟弟伸出手去。
“幹得好,小子!” “謝謝!” “弟弟,你真的做到了!祝賀你!” “謝謝!讓大嫂費心了。
” “哪裡啊!哎呀,還是先給老家打個電話吧。
我來打?” “不,我來。
小子,要是漢城大學的話,那就是錦上添花了,要是法律系,簡直就不得了了。
” “哎呀,你也真是的。
J大醫學院難道是容易考上的嗎?而且憑弟弟的成績,漢城大學根本不在話下,陸軍士官學校也是說上就能上的。
是不是,弟弟?” 過了一會兒,才民換上外出的衣服,出了門。
他第一個要去的地方就是附近茵甯姐姐家的房子。
那所房子在過去五年裡發生了很大變化,木栅欄被拆掉了,壘起了紅磚的高牆,原來的二層小樓和樹木郁郁蔥蔥的大院子也不見了,新建的二層樓貼着花崗岩,有原來那所房子的兩倍大,能看出舊日痕迹的隻有越牆而出的一棵玉蘭。
茵甯姐姐的父親兩年前在明倫洞買了一套大面積的公寓,賣掉這所房子搬離了中谷洞。
才民把雙手插在口袋裡,盯着那棵玉蘭樹看了很長時間,一直看到脖子發酸。
他坐公共汽車去了位于黑石洞的J大學,出示準考證後拿到了錄取通知書。
他知道茵甯工作的地方,于是坐上地鐵,在安國站下車,去仁寺洞花店買了一束花,走到人山人海的仁寺洞大街上。
他拐進了一條胡同,在像迷宮一樣的胡同裡拐了兩個彎兒,面前僻靜的角落裡出現一扇木門,上面挂着一個小小的金屬牌子,寫着“達那工房”。
他在門前停下腳步。
這裡他來過兩次,但一次也沒有進去過。
韓茵甯的專業雖然是教育,但畢業後并沒有當老師。
一年半前,她在仁寺洞的這條胡同裡租了一所房子,建了個工房。
她在大學的時候選修過金屬工藝課,結果現在這就成了她的職業。
才民深呼吸了一次後,推開木門走了進去。
僅容一人通過的木門嘎吱一聲打開了,裡面有四十平方米左右,在牆上和陳列台上,茵甯做的簡潔大方、精緻有品位的金屬工藝品恰到好處地閃着光,其中最多的金屬工藝品是蝴蝶模樣的。
那些金屬蝴蝶的做工非常細緻,了解蝴蝶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是什麼品種,有綠帶翠鳳蝶、柑橘鳳蝶、麝鳳蝶、金絲蝶、紅珠絹蝶、鈎粉蝶、大紫蛱蝶等等,大多是鑲嵌裝飾在發卡、項鍊、燭台、合頁等金屬制品上的。
它們個個栩栩如生,美麗非凡。
穿着黑色圍裙的茵甯把工具放在工作台上,從僅容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