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生命的抉擇

關燈
很難打起精神來。

    她沒有去想為什麼會這樣,也沒有想過這種殘酷的命運為什麼會輪到自己頭上。

     美姝沒有照顧自己的身體,這是事實。

    要是不想得胃癌的話,就得接受無比痛苦的内窺鏡檢查,三十多歲的時候兩年檢查一次,四十多歲的時候一年檢查一次,這樣才不會像美姝那樣。

    雖然不能阻止胃癌的發病,但可以及早發現,百分之八九十可以治愈。

     美姝認識幾個人,他們一發現症狀馬上住院治療:一個是大學前輩的父親,一個是四十多歲的劇作家,還有母親高中時的好朋友景玉阿姨。

    三個人都是在醫院的病床上去世的,皮包着骨頭躺在醫院的病床上,一刻都不能去外面透透氣,像試驗動物一樣經曆了各種各樣的痛苦之後去世的。

     景玉阿姨手術之後情況有所好轉,本以為能活下去了呢,但過了不久就又複發了,在昏迷狀态中像植物人一樣拖了三個月之後,家人們一緻同意取掉她的人工呼吸器。

    不知景玉阿姨承受了多麼大的痛苦,聽說她總是向着家人用眼神看看天,又點點頭。

    換個角度想一想,景玉阿姨在自然狀态中或許還能多活幾年呢。

    這可倒好,好幾次剖開肚子,實行組織檢查,把病人折騰得完全不成樣子,白白花了很多錢,讓病人受了地獄一樣的痛苦之後才去世了。

    這些都是美姝的母親聽景玉阿姨的家人說的,她曾經告訴過美姝。

     有了各種各樣的經驗之後,美姝對癌症醫院和癌症專家非常不信任。

    不是現代醫學的水平問題,而是醫生和醫院對待病人的态度,讓人覺得他們根本沒有誠意,這給病人和病人的家屬造成了極壞的影響,在他們的心中留下傷痕。

     靜岚輕輕拍着美姝的背,安慰她,美姝慢慢平靜下來,用手絹擦去眼淚,長長地歎了一口氣。

     在十幾歲二十幾歲的時候,美姝把死亡看得很輕。

    她覺得,反正活着就是一個走向死亡的過程,即使這個時間提前了,又有什麼大問題呢。

    她還曾經說過,即使在電影拍攝現場倒地身亡也沒有什麼遺憾,反而是一種幸福。

    在重新遇到承宇、跟他結婚之前,支撐着美姝在現實生活中掙紮的就是這樣一種精神力量。

     但一旦死亡通告降臨到自己頭上,憤怒和悲傷、動搖和複雜的心情、不安和恐懼一齊湧上心頭,繼而,随着時間的流逝,美姝慢慢獲得了鎮靜下來的力量。

     首先必須盡快做一個決定。

    美姝可以選擇的隻有兩條路中的一條:是住進醫院開始治病還是拒絕病床有尊嚴地活到最後一刻。

    在做出選擇的過程中,最讓美姝不能理清頭緒的是胎兒和丈夫承宇。

     這段時間,美姝曾去過好幾個地方咨詢:癌症已經到了這個程度的話,醫療的力量實際上能起到多大的作用?真的隻能放棄胎兒嗎?如果開始治病,治愈的可能性有多大?接受治療的話,還能活多久?延長生命有多大可能性?拒絕醫療行為全靠自己支撐的話,能支撐多久?會有多少痛苦?那樣……是不是能生下孩子來?孩子會健康嗎? 困惑的……驚訝的……對美姝急切的疑問,對站在選擇的岔路口的美姝,沒有人能給出一個确切的回答,沒有人給她信任感。

    這麼多的醫院,制作了這麼多的尖端醫療器械,關于癌症的無數理論和學說不停地公之于世,可是,對于癌症患者來說,它們還是那麼無能為力,這就是現代醫學。

    所有的回答清一色是推測或諸如“那個問題誰也不知道”之類的回答,還有幾個專家用語氣暗示過,就美姝現在的情況來說,現代醫學已很難取得好的結果。

     确切地說,那些醫生本人對癌症也不甚了然,卻衆口一詞地說:“總不能就這麼死掉吧?隻要您決定跟癌症戰鬥,醫院一定會盡最大的努力幫助您。

    是輸是赢,最終承受結果的還是您本人,您必須早做決定,這樣您才能跟我們的醫護人員齊心協力,共同跟癌細胞戰鬥。

    ” 他們連敵人是什麼樣的都不了解,真是一群傻瓜!太令人失望了,就是他們這些人穿着白大褂,趾高氣揚的! 電話鈴響了。

     “感冒怎麼樣了?” 是丈夫承宇。

     “就那樣。

    ” “我問了一個熟悉的醫生,他說感冒老也不好的原因是染上了新型感冒病毒。

    他在汝義島,是個挺有名的内科醫生,說讓我帶你去呢,還保證能讓你很快痊愈。

    要是你不想出來的話,就把你的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