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關燈
小
中
大
十 月
十月孟冬,正小春之時,蓋因天氣融和,百花間有開一二朵者,似乎初春之意思,故曰"小春"。
月中雨,謂之"液雨",百蟲飲此水而藏蟄;至來春驚蟄,雷始發聲之時,百蟲方出蟄。
朔日,朝廷賜宰執以下錦,名曰"授衣"。
其賜錦花色,依品從給賜。
百官入朝起居,衣錦襖三日。
士庶以十月節出郊掃松,祭祀墳茔。
内庭車馬,差宗室南班往攢宮行朝陵禮。
有司進爐炭。
太廟享新,以告冬朔。
諸大刹寺院,設開爐齋供貴家。
新裝閣,低垂繡幕。
老稚團,淺斟低唱,以應開爐之序。
立 冬 立冬日,朝廷差官祀神州地、天神太乙。
十五日,水官解厄之日,宮觀士庶,設齋建醮,或解厄,或薦亡。
立冬之後,如遇瑞雪應序,朝廷支給雪寒錢關會二十萬,以賜軍民。
官放公私賃錢五七十,以示優恤。
孟冬行朝飨禮遇明歲行恭謝禮 每歲孟冬,例于上旬行孟冬禮。
遇明,行恭謝禮。
系先一日朝飨,次日方行恭謝。
百官與宰相起居,在學士院伺候駕出景靈宮。
"待旦催班入帝廷,殿中椽燭徹空明。
衛軍拱立聽宣辇,華炬金蓮引駕行。
"駕前教樂所伶工導行,作樂逍遙,辇後鈞容直動鼓吹從後,詣景靈宮行恭謝禮。
禮成,就西齋殿賜平章、執政、親王、百官宴,盞次食品,并如朝會。
聖節同凡,群臣飲量,内侍先奏定,酒斟淺深,每盞用平尺量,分數各有定數,不得留殘。
前筵華,上降辇轉禦屏,百官小歇,傳宣賜群臣以下簪花,從駕、衛士、起居官、把路軍士人等并賜花。
檢《會要》:"嘉定四年十月十九日降旨:遇大朝會、聖節大宴,及恭謝回銮,主上不簪花。
"又條:"具遇聖節、朝會宴,賜群臣通草花。
遇恭謝親飨,賜羅帛花。
"其臣僚花朵,各依官序賜之:宰臣樞密使合賜大花十八朵、栾枝花十朵;樞密使同簽書樞密使院事,賜大花十四朵、栾枝花八朵;敷文閣學士賜大花十二朵、栾枝花六朵;知官系正任承宣觀察使賜大花十朵、栾枝花八朵;正任防禦使至刺史各賜大花八朵、栾枝花四朵;橫行使副賜大花六朵;栾枝花二朵,待制官大花六朵、栾枝花二朵;橫行正使賜大花八朵、栾枝花四朵;武功大夫至武翼賜大花六朵,正使皆栾枝花二朵;帶遙郡賜大花八朵、栾枝花二朵;門宣贊舍人大花六朵,簿書官加栾枝花二朵,門祗候大花六朵、栾枝花二朵,樞密院諸房逐房副使承旨大花六朵;大使臣大花四朵;諸色祗應人等各賜大花二朵。
自訓武郎以下、武翼郎以下,并帶職人并依官序賜花簪戴。
快行官帽花朵細巧,并随柳條。
教樂所伶工、雜劇色,渾裹上高簇花枝,中間裝百戲,行則動轉。
諸司人員如局幹、殿幹及百司下親事等官,多有珠翠花朵,裝成花帽者。
惟獨至尊不簪花,止平等辇後面黃羅扇影花而已。
都人瞻仰天表,禦街遠望如錦。
向有朝臣吟二十八字曰:"景靈行駕到和甯,頭上宮花射彩雲。
歸向慈嚴誇盛事,誓殚忠力報吾君。
"又有恭謝一二詞詠之,名《滿庭芳》:"鳳閣祥煙,龍城佳氣,明恭謝時豐。
绮羅争看,簾幕卷南風。
十裡仙儀寶仗,暖紅翠,玉碾玲珑。
銮回也,箫韶緩奏,聲在五雲中。
千官迎萬乘,絲綸疊疊,錦繡重重,聽鳴辇路,宴罷鳌宮,瞻仰天顔有喜,君恩霈,寰宇雍容。
生平願,洪基鞏固,聖壽永無窮。
"《慶清朝》:"銀漏花殘,紅消燭淚,九重魚鑰,韶聲沸奏,萬乘祥曦門外。
蓋聖君恭謝靈休,謹防景明嘉禮。
天意好,祥風瑞月,時正當小春天氣,禁街十裡香中,禦辇萬紅影裡,千官花底。
控繡勒寶鞭搖曳,看萬年永慶吾皇,撚指又瞻三載。
"《禦街行》:"時康三載升平世,恭謝三朝禮。
群臣禁衛戴花回,龊巷兒郎精銳,戰袍新樣團雕擁,重隘圍子隊。
繡衣花帽挨排砌,錦仗天街裡,有如仙隊玉京來,妙樂鈞天盈耳。
都民觀望時,果是消災滅罪。
"《瑞鶴仙》:"歡聲盈萬戶,慶景靈
月中雨,謂之"液雨",百蟲飲此水而藏蟄;至來春驚蟄,雷始發聲之時,百蟲方出蟄。
朔日,朝廷賜宰執以下錦,名曰"授衣"。
其賜錦花色,依品從給賜。
百官入朝起居,衣錦襖三日。
士庶以十月節出郊掃松,祭祀墳茔。
内庭車馬,差宗室南班往攢宮行朝陵禮。
有司進爐炭。
太廟享新,以告冬朔。
諸大刹寺院,設開爐齋供貴家。
新裝閣,低垂繡幕。
老稚團,淺斟低唱,以應開爐之序。
立 冬 立冬日,朝廷差官祀神州地、天神太乙。
十五日,水官解厄之日,宮觀士庶,設齋建醮,或解厄,或薦亡。
立冬之後,如遇瑞雪應序,朝廷支給雪寒錢關會二十萬,以賜軍民。
官放公私賃錢五七十,以示優恤。
孟冬行朝飨禮遇明歲行恭謝禮 每歲孟冬,例于上旬行孟冬禮。
遇明,行恭謝禮。
系先一日朝飨,次日方行恭謝。
百官與宰相起居,在學士院伺候駕出景靈宮。
"待旦催班入帝廷,殿中椽燭徹空明。
衛軍拱立聽宣辇,華炬金蓮引駕行。
"駕前教樂所伶工導行,作樂逍遙,辇後鈞容直動鼓吹從後,詣景靈宮行恭謝禮。
禮成,就西齋殿賜平章、執政、親王、百官宴,盞次食品,并如朝會。
聖節同凡,群臣飲量,内侍先奏定,酒斟淺深,每盞用平尺量,分數各有定數,不得留殘。
前筵華,上降辇轉禦屏,百官小歇,傳宣賜群臣以下簪花,從駕、衛士、起居官、把路軍士人等并賜花。
檢《會要》:"嘉定四年十月十九日降旨:遇大朝會、聖節大宴,及恭謝回銮,主上不簪花。
"又條:"具遇聖節、朝會宴,賜群臣通草花。
遇恭謝親飨,賜羅帛花。
"其臣僚花朵,各依官序賜之:宰臣樞密使合賜大花十八朵、栾枝花十朵;樞密使同簽書樞密使院事,賜大花十四朵、栾枝花八朵;敷文閣學士賜大花十二朵、栾枝花六朵;知官系正任承宣觀察使賜大花十朵、栾枝花八朵;正任防禦使至刺史各賜大花八朵、栾枝花四朵;橫行使副賜大花六朵;栾枝花二朵,待制官大花六朵、栾枝花二朵;橫行正使賜大花八朵、栾枝花四朵;武功大夫至武翼賜大花六朵,正使皆栾枝花二朵;帶遙郡賜大花八朵、栾枝花二朵;門宣贊舍人大花六朵,簿書官加栾枝花二朵,門祗候大花六朵、栾枝花二朵,樞密院諸房逐房副使承旨大花六朵;大使臣大花四朵;諸色祗應人等各賜大花二朵。
自訓武郎以下、武翼郎以下,并帶職人并依官序賜花簪戴。
快行官帽花朵細巧,并随柳條。
教樂所伶工、雜劇色,渾裹上高簇花枝,中間裝百戲,行則動轉。
諸司人員如局幹、殿幹及百司下親事等官,多有珠翠花朵,裝成花帽者。
惟獨至尊不簪花,止平等辇後面黃羅扇影花而已。
都人瞻仰天表,禦街遠望如錦。
向有朝臣吟二十八字曰:"景靈行駕到和甯,頭上宮花射彩雲。
歸向慈嚴誇盛事,誓殚忠力報吾君。
"又有恭謝一二詞詠之,名《滿庭芳》:"鳳閣祥煙,龍城佳氣,明恭謝時豐。
绮羅争看,簾幕卷南風。
十裡仙儀寶仗,暖紅翠,玉碾玲珑。
銮回也,箫韶緩奏,聲在五雲中。
千官迎萬乘,絲綸疊疊,錦繡重重,聽鳴辇路,宴罷鳌宮,瞻仰天顔有喜,君恩霈,寰宇雍容。
生平願,洪基鞏固,聖壽永無窮。
"《慶清朝》:"銀漏花殘,紅消燭淚,九重魚鑰,韶聲沸奏,萬乘祥曦門外。
蓋聖君恭謝靈休,謹防景明嘉禮。
天意好,祥風瑞月,時正當小春天氣,禁街十裡香中,禦辇萬紅影裡,千官花底。
控繡勒寶鞭搖曳,看萬年永慶吾皇,撚指又瞻三載。
"《禦街行》:"時康三載升平世,恭謝三朝禮。
群臣禁衛戴花回,龊巷兒郎精銳,戰袍新樣團雕擁,重隘圍子隊。
繡衣花帽挨排砌,錦仗天街裡,有如仙隊玉京來,妙樂鈞天盈耳。
都民觀望時,果是消災滅罪。
"《瑞鶴仙》:"歡聲盈萬戶,慶景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