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四十一 土俗類三

關燈
葵有數種。

    蜀葵出戎蜀。

    《爾雅》所謂菁莪。

    葵花白者,主咳瘧;黃者,葉尖狹,夏間花,淺黃色,主瘡癰。

    小花者,名錦葵,俗呼為胡燕脂。

     菊紫莖而香,葉厚嫩。

    可食者,花微小,味甘,為真菊。

    又或莖青、根細、花白、蕊黃,其葉似同蒿,花蕊并黃者,俗傳為廣菊。

    狀似嬰兒者,俗呼為孩兒菊。

    《遁齋閑覽》:“南方花發,較北地常先一月,獨菊花開最遲。

    菊性宜冷也。

    ”惟一種深黃色,名滴滴金,六月開。

     玉蝴蝶色白如瓊花,中叢蕊,旁有八蝶繞之,謂之聚八仙;垂枝條而雙對者,名玉蝴蝶。

     朱槿一名佛桑,一名佛日。

    色深紅,葉如桑,高者丈餘。

    (底本作“高者大馀”,據庫本改。

    )一種色白,一種色紫。

    淡黃者,俗謂之金木蘭。

    純白而英間無紫點者,名舜英。

     雞冠秋生,紫色。

    如繡畫雞冠之狀。

     山茶花深紅色,冬盛開。

     禦仙似罂粟而小。

     金鳳狀如飛鳳。

    有紅、白、紫、粉紅數種。

     金錢深紅色,葉長細。

     拒霜一名木芙蓉,秋開,色淡紅。

    一種百葉,朝開純白,午後則漸紅如醉。

    謂之醉芙蓉。

     岩桂其葉兩兩相向,粟結其間。

    及開,清馥斷續而遠聞,俗呼為九裡香。

    木紋如犀,可以為器,亦号木犀。

    數種:有四時開者、紫者、鞓紅者,深紅者曰丹桂。

    凡色勝則香薄。

     鷹爪藤生,夏開。

    末銳似鷹爪,薄暮方開。

    香如爛瓜。

     鳳尾有二種。

    大者花白蕊黃,穗生,長僅尺,若鳳尾然;一種差小,花疏而香勝,亦名七裡香,可以避蠹。

     玉屑藤生,花白色,如碎玉之狀。

    (底本作“如辟玉之狀”,據崇抄、庫本改。

    ) 玉籠松藤生,花微紅而圓。

    一種“醉楊妃”,花相類,葉尖。

     寶相藤生,花類長春。

     ·藥 地黃葉生布地上,有皺文。

    根如手指,通黃色。

     牛膝春生苗,莖高二三尺,青紫色,有節如牛膝狀。

    今州人單用土牛膝根,治血塊。

     薯蓣根如姜芋,土人單呼為藷。

    生于山間石罅者良。

     天門冬春生藤蔓,大如钗股,高至丈餘,華如茴香,極尖細而疏滑,有逆刺,根大如指,長二三寸。

    《爾雅》謂之蘼。

    一名釁冬。

     麥門冬葉青似莎草,長及尺餘,四季不凋。

    根如連珠,形似■〈禾廣〉麥顆,故名。

     黃精三月生苗,高一二尺。

    葉如竹葉而短,兩兩相向。

    莖梗柔脆,頗似桃枝。

    根如嫩生姜,黃色。

    八月采,蒸熟啗。

    《博物志》:“天姥謂黃帝曰:‘太陽之草,名黃精,餌之可以長生。

    ’” 細辛其根細,而其味極辛,故名。

     香子亦名茴香。

    葉似胡荽,疏細作叢。

    花頭如圓蓋,(底本作“花頭如□蓋”,殘一字,崇抄作“花頭如蓋”,據庫本補。

    )黃白色。

    實如麥而小,北人呼為土茴香。

     茯苓生大松下。

    望松赤者,下有之。

    作塊如拳,大者至數斤,似人形、龜形者佳,(底本作“龜形者使”,崇抄同,據庫本改。

    )假松氣而生,不附著根上。

    其抱根而輕虛者為茯神。

    《淮南子》曰:“下有茯苓,上有兔絲”。

     茱萸葉似椿而闊厚。

    實似椒子,嫩時微黃,熟則深紫。

     石韋叢生石生。

    葉如柳,背有毛,面斑點如皮,故名。

    一名石皮。

    州自有一種,三月有花,采葉可煎湯浴。

    亦有生古瓦上者。

     決明子葉似槐,花黃,子如綠豆而大。

     香薷陶隐居雲:“似白蘇而葉細。

    ”一作香藥,(底本作“一作香藥”,庫本同,崇抄作“一作香葇”。

    )俗呼香茸。

    霍亂、轉筋,煮飲服之。

    (崇抄作“煮飯服之”。

    ) 連翹南方生者,葉狹而小,莖短,才高一二尺,花亦黃,房實黑,内含黑子如粟粒。

     香茅四季常有。

    苗葉而無花。

    其根謂之茅香。

     何首烏春生苗,葉葉相對如山芋而不光澤,其莖蔓延竹木、牆壁間。

    根大者如拳,各有五棱瓣,似小甜瓜。

    赤者雄,白者雌。

    本名交藤,因何首烏服之,故名。

     半夏獨莖生,莖端出三葉,淺綠色似竹葉,根下相重生,皮黃肉白。

     使君子蔓生,花紅白相間,形如栀子,而棱瓣深。

     天南星苗似荷梗,莖高尺餘,葉兩相抱,花黃,子作穗生,根如芋而圓。

     蓖麻子音卑。

    莖有節,秋花結實,殼上有刺,仁白有油,如大麻。

     牽牛子蔓生籬落間,葉有三尖,花帶碧色,實作球,内有黑子。

    一名鼓子花。

     子其木似樗,莖間有刺。

    子辛辣如椒。

     石蠶草根之似蠶者,出山石上,四時常有。

    其苗青,亦有節。

     土紅山味甘苦,大者高七八尺。

    葉似枇杷而小,無毛,秋生白花,如粟粒。

    州生者作細藤,似芙蓉,上青下白。

    根如葛,治勞瘴。

     車前子《爾雅》雲:“芣苡,馬舄。

    馬舄,車前。

    ”郭璞注:“江東人呼為蝦蟆衣。

    ”今閩中亦然。

     栝樓一名天羅藤,亦名天瓜。

    退之所謂:“黃團挂門衡”者。

    治夙熱。

    (崇抄作“治風熱”。

    )土人取瓤研,和酒飲之。

    方家搗其根為粉,入劑。

     獨腳仙生山林,傍陰泉處多有之。

    春生苗,至秋冬而葉落。

    其葉圓,上青下紫。

    夏采根葉,連梗焙幹,治人血塊。

     石益生山中,子治蠱毒。

     赤孫施葉如浮萍草,一名歲寒漿,一名酸漿。

    《離騷》雲:“薋菉葹”。

     紫金牛味辛,葉如紅花,上綠下紫,實圓如丹朱,根微紫色。

    八月采牛心,曝幹,頗似巴戟。

     小青生搗其葉,可治癰瘡。

     菴狀如蒿艾,可以避蛇。

     鹽麸子葉如桔子,秋熟為穗,粒如小豆。

    上有鹽似雪,食之酸鹹,止渴。

    蜀人謂之“酸桶”,吳人謂之“烏鹽”。

     桑螵蛸螳螂子也。

    多在山木及荊棘間。

    桑上者,以得桑津氣,故佳。

    市之者,以附枝為驗。

     蒴藋輕虛無心,主續筋骨,一名接骨方。

     覆盆子苗短不過尺,莖葉皆有刺,實如佛螺而旋。

     石菖蒲陶隐居士雲:“生石碛上,概節者佳。

    下濕地大根者,名昌陽。

    ”惟真菖蒲葉脊如劍。

    今黃檗山龍湫崖下,瀑布飛度,卻濺可數步,(底本作“卻□可數步”,缺一字,據崇抄補。

    )生其間者絕佳;非神全不為濺悸者,莫能采。

    溪荪,根形氣色極似,但葉無脊耳。

     《三山志》卷第四十一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