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十五 秩官類六
關燈
小
中
大
月二十二日到任,十三年八月二十七日罷任。
李公懋左朝奉郎直寶文閣,紹興十三年八月二十七日到任,十五年正月初八日罷任。
李鞉左朝請大夫、直秘閣,紹興十五年二月二十六日到任,六月十一日除江南東路提刑。
王元鼎左朝請大夫,紹興十五年七月十四日到任,十六年七月十四日緻仕。
郡人。
吳序賓左朝請大夫,紹興十六年十月初四日到任,十九年二月二十八日,除知常州。
孫汝翼左朝散郎,紹興十九年三月二十八日到任,二十年九月,内差知荊南府。
趙令詪左朝議大夫,紹興二十三年七月十七日到任,二十五年八月九日除直秘閣,再任,二十六年二月二十日除秘閣修撰、知台州。
吳逵左朝請大夫,紹興二十六年二月二十七日到任,十二月十九日除直秘閣、知鼎州。
沈大廉左朝奉郎、直秘閣,紹興二十七年二月十七日到任,七月二十七日兼權泉州。
十一月二十八日緻仕。
樊光遠左承議郎,紹興二十八年二月初二日到任,三十年三月初六日除知嚴州。
王大寶左朝議郎直敷文閣,紹興三十年四月初十日到任,是月二十七日宮祠。
梁仲敏左朝請大夫,紹興三十年六月二十四日到任,七月二十八日,準省劄召赴行在。
李莫左朝散郎,紹興三十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到任,【(底本作“紹興間紹興三十年”,衍三字,據崇抄删。
)】三十一年三月二十日緻仕。
沈樞左承議郎,紹興三十一年七月初二日到任,三十二年九月十八日除尚書考功郎官。
何佾左朝奉大夫,紹興三十二年十一月初十日到任,隆興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除直秘閣知靜江府。
任盡言左朝散郎、直秘閣,隆興二年九月初一日到任,乾道元年正月二十七日緻仕。
李若樸右朝散郎、直秘閣,乾道元年五月初八日到任,二年六月十一日除江南東路提刑。
何逢原左朝散大夫,乾道三年九月二十四日到任,四年三月十一日宮祠。
吳龜年左朝奉大夫、直寶文閣,乾道四年六月初三日到任,六年三月初六日除江南西路轉運副使。
趙子英左朝議大夫、直敷文閣,自本路轉運副使就移,乾道六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到任,六年二月二十一日召赴行在。
鄭興宗武功大夫、成州團練使,填,複置阙。
乾道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到任。
【(姓名,庫本作“鄭興裔”;“填複置阙”,當與前“耿南金”條“内填,複置阙”同,疑脫“内”字。
)】 呂企中左朝奉郎、直敷文閣,自本路轉運判官就移,乾道八年二月二十三日到任,九年三月除直寶文閣知揚州。
鄭良嗣朝奉郎,淳熙元年二月十四日到任,二年三月十二日準省劄,任滿召赴行在,二十五日滿。
葉南仲敦武郎,淳熙二年二月二十五日到任,四年三月二十四日解罷,赴行在奏事。
謝師稷朝散大夫,淳熙三年三月二十五日到任,五年四月十八日準省劄,候任滿赴行在奏事,五月十二日滿。
孫憲文朝請大夫,淳熙五年五月十一日到任,七年十月滿。
鄭槐武經大夫,淳熙五年六月二十七日到任,六年六月初七日宮祠。
陳孺朝散郎、直秘閣,淳熙十年八月到任。
幹辦公事一員。
宣和二年置勾當公事官一員。
【(底本作“置局當公事……”,庫本同,據崇抄改。
)】紹興十八年減帥司屬官一員充提刑司幹辦公事,二十二年添差一員,二十五年省。
淳熙八年複添差一員。
今二員。
檢法官一員。
熙甯六年置,【(底本作“淳熙”,庫本同,據崇抄改。
)】元豐三年罷,元祐五年複置。
○轉運使、副 建炎二年移司福州。
紹興二年依舊。
三年複移。
尋依舊。
○提舉常平茶事 元豐元年,置提舉常平司。
崇甯、大觀間,以轉運司兼領奉行茶事。
政和三年,專置提舉茶事官,置司建州。
建炎二年,【(底本、崇抄、庫本皆作“二年”,無年号。
檢《宋史·高宗》載:建炎二年六月“癸亥,建卒葉侬等作亂”,“甲戌,葉侬陷福州”。
知“二年”前為“建炎”,據補。
)】建兵叛,權移福州。
紹興五年,并以提舉常平司為名,置司泉州。
九年,經制使司總領諸路常平,尋罷經制司。
常平令提刑兼領,福州置司。
十二年歸建州。
○提舉學事 崇甯三年置,五年廢,大觀元年複置,宣和三年廢。
○走馬承受 大觀元年,以福州為帥府,置走馬承受内臣一員、武臣一員。
政和八年,走馬承受為廉訪使者。
靖康元年罷。
《三山志》卷第二十五終
李公懋左朝奉郎直寶文閣,紹興十三年八月二十七日到任,十五年正月初八日罷任。
李鞉左朝請大夫、直秘閣,紹興十五年二月二十六日到任,六月十一日除江南東路提刑。
王元鼎左朝請大夫,紹興十五年七月十四日到任,十六年七月十四日緻仕。
郡人。
吳序賓左朝請大夫,紹興十六年十月初四日到任,十九年二月二十八日,除知常州。
孫汝翼左朝散郎,紹興十九年三月二十八日到任,二十年九月,内差知荊南府。
趙令詪左朝議大夫,紹興二十三年七月十七日到任,二十五年八月九日除直秘閣,再任,二十六年二月二十日除秘閣修撰、知台州。
吳逵左朝請大夫,紹興二十六年二月二十七日到任,十二月十九日除直秘閣、知鼎州。
沈大廉左朝奉郎、直秘閣,紹興二十七年二月十七日到任,七月二十七日兼權泉州。
十一月二十八日緻仕。
樊光遠左承議郎,紹興二十八年二月初二日到任,三十年三月初六日除知嚴州。
王大寶左朝議郎直敷文閣,紹興三十年四月初十日到任,是月二十七日宮祠。
梁仲敏左朝請大夫,紹興三十年六月二十四日到任,七月二十八日,準省劄召赴行在。
李莫左朝散郎,紹興三十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到任,【(底本作“紹興間紹興三十年”,衍三字,據崇抄删。
)】三十一年三月二十日緻仕。
沈樞左承議郎,紹興三十一年七月初二日到任,三十二年九月十八日除尚書考功郎官。
何佾左朝奉大夫,紹興三十二年十一月初十日到任,隆興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除直秘閣知靜江府。
任盡言左朝散郎、直秘閣,隆興二年九月初一日到任,乾道元年正月二十七日緻仕。
李若樸右朝散郎、直秘閣,乾道元年五月初八日到任,二年六月十一日除江南東路提刑。
何逢原左朝散大夫,乾道三年九月二十四日到任,四年三月十一日宮祠。
吳龜年左朝奉大夫、直寶文閣,乾道四年六月初三日到任,六年三月初六日除江南西路轉運副使。
趙子英左朝議大夫、直敷文閣,自本路轉運副使就移,乾道六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到任,六年二月二十一日召赴行在。
鄭興宗武功大夫、成州團練使,填,複置阙。
乾道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到任。
【(姓名,庫本作“鄭興裔”;“填複置阙”,當與前“耿南金”條“内填,複置阙”同,疑脫“内”字。
)】 呂企中左朝奉郎、直敷文閣,自本路轉運判官就移,乾道八年二月二十三日到任,九年三月除直寶文閣知揚州。
鄭良嗣朝奉郎,淳熙元年二月十四日到任,二年三月十二日準省劄,任滿召赴行在,二十五日滿。
葉南仲敦武郎,淳熙二年二月二十五日到任,四年三月二十四日解罷,赴行在奏事。
謝師稷朝散大夫,淳熙三年三月二十五日到任,五年四月十八日準省劄,候任滿赴行在奏事,五月十二日滿。
孫憲文朝請大夫,淳熙五年五月十一日到任,七年十月滿。
鄭槐武經大夫,淳熙五年六月二十七日到任,六年六月初七日宮祠。
陳孺朝散郎、直秘閣,淳熙十年八月到任。
幹辦公事一員。
宣和二年置勾當公事官一員。
【(底本作“置局當公事……”,庫本同,據崇抄改。
)】紹興十八年減帥司屬官一員充提刑司幹辦公事,二十二年添差一員,二十五年省。
淳熙八年複添差一員。
今二員。
檢法官一員。
熙甯六年置,【(底本作“淳熙”,庫本同,據崇抄改。
)】元豐三年罷,元祐五年複置。
○轉運使、副 建炎二年移司福州。
紹興二年依舊。
三年複移。
尋依舊。
○提舉常平茶事 元豐元年,置提舉常平司。
崇甯、大觀間,以轉運司兼領奉行茶事。
政和三年,專置提舉茶事官,置司建州。
建炎二年,【(底本、崇抄、庫本皆作“二年”,無年号。
檢《宋史·高宗》載:建炎二年六月“癸亥,建卒葉侬等作亂”,“甲戌,葉侬陷福州”。
知“二年”前為“建炎”,據補。
)】建兵叛,權移福州。
紹興五年,并以提舉常平司為名,置司泉州。
九年,經制使司總領諸路常平,尋罷經制司。
常平令提刑兼領,福州置司。
十二年歸建州。
○提舉學事 崇甯三年置,五年廢,大觀元年複置,宣和三年廢。
○走馬承受 大觀元年,以福州為帥府,置走馬承受内臣一員、武臣一員。
政和八年,走馬承受為廉訪使者。
靖康元年罷。
《三山志》卷第二十五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