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壽筵
關燈
小
中
大
握的雙手上,不禁微微一怔。
我下意識地正想收回手來,胤祥已經輕輕放開,跨前一步,一個千兒下去:“臣弟給太子爺請安。
”太子一笑,伸手虛扶:“十三弟,快起來。
”胤祥嘻嘻一笑,順勢站起身來,太子的目光落在了一旁我的身上。
我心“嗵”地一跳,不及多想,已經潛意識地按照禮數走了上前:“給太子爺請安,太子爺吉祥。
”太子哈哈一笑:“弟媳婦兒快請起,多日不見,聽說你身子一直不爽,如今可是大好了?”我又福了福,站起身來恭聲答道:“是,好得多了,煩勞您挂記了。
” 太子爺又看了我兩眼,竟轉頭向一旁的胤祥笑說:“看來你媳婦兒調養得不錯,倒是比那時出落得越發好了。
”他話一出口,屋裡的人都是一怔,雖然是半開玩笑,可這話也還是有些不莊重,胤祥眼光一閃,卻是笑說:“她身子不好,隻能用心調養了。
”我心裡卻覺得好像吃了個蒼蠅似的不舒服。
在座的各位爺都是面色深沉,看不出個所以然,隻有十四阿哥的眼中明顯地露出一絲不屑,見我眼光掃了過來,他一頓,眯了眼,幾乎是惡狠狠地盯了回來,吓了我一跳,忙調轉了視線,就聽耳邊太子在問方才是怎麼了,什麼事情這般好笑,說出來也讓他聽聽。
這話一問出來,衆人的臉色又是一變,想笑又不好笑的,十爺又豎了眼睛來看我,臉上表情也甚是扭曲,一幹人等你看我,我看你,即不想得罪十爺,可太子的問話又不能不答。
就這麼過了半晌兒,太子的表情越發疑惑起來,他正要開口,一旁的三爺走上前兩步,低聲跟太子爺說了些什麼,太子先是一怔,瞅了我一眼,臉上帶了些好笑,又有幾絲驚訝,我沖他咧了咧嘴,做了一個幹幹的笑容。
他又轉眼去看面帶讪色的十阿哥,十爺的眼睛瞪得老大,面色異常的紅潤,太子明顯是強抑着笑意,輕輕嗽了嗽嗓子,假做咳嗽掩了過去:“好了,好了,說笑完了,也得辦正經事兒了。
”他轉頭看看一旁條案上的自鳴鐘,“時辰也不早了,大哥和各位弟弟們随我一起去給德妃娘娘上壽吧。
”說完又回頭對四爺和十四爺說:“四弟,十四弟,你們先去跟娘娘通禀一聲,說我們即刻就到。
”四爺他們躬身答應了。
德妃是他們親額娘,過壽時本就該随侍在身邊,清朝規矩,皇子出生立刻抱走,有專人教育,母子一年能相聚的日子真的不多。
更何況今個兒來賀壽的宗室大臣的内眷一定不少,先去通知避一避也是應當的。
我也借機告退,有太子在這兒,十爺自然不敢再難為我,至于他如何瞪我那就是他的事兒了,我可沒興趣在這兒和他比誰的眼大。
胤祥擔心我,向門口招呼了個人過來服侍我過去,我雖覺得沒必要,可還是點了點頭随他。
一來他是好意;二來在外人面前我從不曾駁他的面子,尊重自己丈夫的男性自尊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我不想太特殊了,這時代的女人在外面是沒什麼發言權的。
我某些不經意或下意識的行為已經夠紮眼的了,所以總是時時提醒自己要注意,這也是為什麼我不喜歡出門的原因,實在是太壓抑了…… 我給太子他們行了禮,跑進來的小太監忙過去給我掀簾子,我轉身正要出門,人影兒一閃,另一個小太監走了進來,見我要出門,忙笑着趕了兩步上來,“福晉,您的梅花。
” “小薇。
” “啊?”我扭過頭來,看向坐在我旁邊的鈕祜祿氏,她正微笑地舉着一把銀制的小酒壺向我示意,我忙端起了桌上的酒杯湊過去,她輕巧地翻轉着手腕,頓時花雕沉郁的香味飄了出來。
“好了,半杯就夠了,您也知道我酒量不好。
”我笑着擺擺手。
鈕祜祿氏一笑,把自己的酒杯加滿後就轉手遞給了後面伺候着的丫頭,她向我舉起杯晃了晃,我回敬,相視一笑各飲一口。
“咱們也有兩個月沒見了吧。
”她用手絹輕沾着嘴角兒笑問。
我點點頭,“是呀,上個月原是說請您和珉姐過來小聚的,可去的奴才們回來說,您去水雲庵清養去了。
”鈕祜祿氏每年定會去水雲庵兩次,說是為了吃素養身,供奉菩薩,其實我心裡很清楚,她前後已經流産兩次了,生了個小格格,偏生在周歲時又早夭,這無非是去庵堂祈求佛祖保佑,希望虔心感動上蒼,早生貴子罷了。
鈕祜祿氏柔柔一笑,正要開口,“镗”的一聲鑼響,對面台子上戲已經開鑼了,她的目光迅速地被吸引過去,我伸手夾了一筷子糟鴨脯,放進嘴裡慢慢嚼着。
“玉盤婉轉溢清寒,分花拂柳何處看”,一句亮相的道白念得婉轉柔韌,清亮明晰,“好……”一片叫好聲随之響起。
我轉了眼看着台上正旦裝扮、身段彎折如楊柳般的趙鳳初,嘴裡的鴨肉仿佛突然變成了鴨毛,澀澀地卡在喉嚨裡,我使勁往下咽了咽,又伸手拿了跟前的酒杯順了一口才舒服些。
看看一旁的衆人都目不轉睛地看着台上的表演,我忍不住看了坐在另一邊的太子一眼。
他正笑着跟大阿哥說了些什麼,一旁的三爺、七爺也在點頭,我暗暗呼了口氣,想想剛才那一幕,身上還是一冷,隻覺得心髒上起了無數的雞皮疙瘩。
“主子,這花兒……”小太監見我愣愣地不說話,不禁有些不知所措,倒是身後的胤祥笑說了一句,“好俊的梅花兒。
”我心裡一激靈,腦子立馬兒清明過來。
我轉身對胤祥笑道:“是呀,娘娘最喜歡梅花,每年她過壽的時候又是這花兒開得最好,我都會摘了來給娘娘祝壽。
”一旁的三阿哥走了上來,伸手把梅花接了過來仔細打量:“嗯……枝幹蒼勁虬結,花瓣兒卻嬌豔柔媚,這隻花兒折得真不錯,有點兒李毓翁水墨淡染的味道。
”說完沖我一笑,“弟妹好眼光。
”
我下意識地正想收回手來,胤祥已經輕輕放開,跨前一步,一個千兒下去:“臣弟給太子爺請安。
”太子一笑,伸手虛扶:“十三弟,快起來。
”胤祥嘻嘻一笑,順勢站起身來,太子的目光落在了一旁我的身上。
我心“嗵”地一跳,不及多想,已經潛意識地按照禮數走了上前:“給太子爺請安,太子爺吉祥。
”太子哈哈一笑:“弟媳婦兒快請起,多日不見,聽說你身子一直不爽,如今可是大好了?”我又福了福,站起身來恭聲答道:“是,好得多了,煩勞您挂記了。
” 太子爺又看了我兩眼,竟轉頭向一旁的胤祥笑說:“看來你媳婦兒調養得不錯,倒是比那時出落得越發好了。
”他話一出口,屋裡的人都是一怔,雖然是半開玩笑,可這話也還是有些不莊重,胤祥眼光一閃,卻是笑說:“她身子不好,隻能用心調養了。
”我心裡卻覺得好像吃了個蒼蠅似的不舒服。
在座的各位爺都是面色深沉,看不出個所以然,隻有十四阿哥的眼中明顯地露出一絲不屑,見我眼光掃了過來,他一頓,眯了眼,幾乎是惡狠狠地盯了回來,吓了我一跳,忙調轉了視線,就聽耳邊太子在問方才是怎麼了,什麼事情這般好笑,說出來也讓他聽聽。
這話一問出來,衆人的臉色又是一變,想笑又不好笑的,十爺又豎了眼睛來看我,臉上表情也甚是扭曲,一幹人等你看我,我看你,即不想得罪十爺,可太子的問話又不能不答。
就這麼過了半晌兒,太子的表情越發疑惑起來,他正要開口,一旁的三爺走上前兩步,低聲跟太子爺說了些什麼,太子先是一怔,瞅了我一眼,臉上帶了些好笑,又有幾絲驚訝,我沖他咧了咧嘴,做了一個幹幹的笑容。
他又轉眼去看面帶讪色的十阿哥,十爺的眼睛瞪得老大,面色異常的紅潤,太子明顯是強抑着笑意,輕輕嗽了嗽嗓子,假做咳嗽掩了過去:“好了,好了,說笑完了,也得辦正經事兒了。
”他轉頭看看一旁條案上的自鳴鐘,“時辰也不早了,大哥和各位弟弟們随我一起去給德妃娘娘上壽吧。
”說完又回頭對四爺和十四爺說:“四弟,十四弟,你們先去跟娘娘通禀一聲,說我們即刻就到。
”四爺他們躬身答應了。
德妃是他們親額娘,過壽時本就該随侍在身邊,清朝規矩,皇子出生立刻抱走,有專人教育,母子一年能相聚的日子真的不多。
更何況今個兒來賀壽的宗室大臣的内眷一定不少,先去通知避一避也是應當的。
我也借機告退,有太子在這兒,十爺自然不敢再難為我,至于他如何瞪我那就是他的事兒了,我可沒興趣在這兒和他比誰的眼大。
胤祥擔心我,向門口招呼了個人過來服侍我過去,我雖覺得沒必要,可還是點了點頭随他。
一來他是好意;二來在外人面前我從不曾駁他的面子,尊重自己丈夫的男性自尊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我不想太特殊了,這時代的女人在外面是沒什麼發言權的。
我某些不經意或下意識的行為已經夠紮眼的了,所以總是時時提醒自己要注意,這也是為什麼我不喜歡出門的原因,實在是太壓抑了…… 我給太子他們行了禮,跑進來的小太監忙過去給我掀簾子,我轉身正要出門,人影兒一閃,另一個小太監走了進來,見我要出門,忙笑着趕了兩步上來,“福晉,您的梅花。
” “小薇。
” “啊?”我扭過頭來,看向坐在我旁邊的鈕祜祿氏,她正微笑地舉着一把銀制的小酒壺向我示意,我忙端起了桌上的酒杯湊過去,她輕巧地翻轉着手腕,頓時花雕沉郁的香味飄了出來。
“好了,半杯就夠了,您也知道我酒量不好。
”我笑着擺擺手。
鈕祜祿氏一笑,把自己的酒杯加滿後就轉手遞給了後面伺候着的丫頭,她向我舉起杯晃了晃,我回敬,相視一笑各飲一口。
“咱們也有兩個月沒見了吧。
”她用手絹輕沾着嘴角兒笑問。
我點點頭,“是呀,上個月原是說請您和珉姐過來小聚的,可去的奴才們回來說,您去水雲庵清養去了。
”鈕祜祿氏每年定會去水雲庵兩次,說是為了吃素養身,供奉菩薩,其實我心裡很清楚,她前後已經流産兩次了,生了個小格格,偏生在周歲時又早夭,這無非是去庵堂祈求佛祖保佑,希望虔心感動上蒼,早生貴子罷了。
鈕祜祿氏柔柔一笑,正要開口,“镗”的一聲鑼響,對面台子上戲已經開鑼了,她的目光迅速地被吸引過去,我伸手夾了一筷子糟鴨脯,放進嘴裡慢慢嚼着。
“玉盤婉轉溢清寒,分花拂柳何處看”,一句亮相的道白念得婉轉柔韌,清亮明晰,“好……”一片叫好聲随之響起。
我轉了眼看着台上正旦裝扮、身段彎折如楊柳般的趙鳳初,嘴裡的鴨肉仿佛突然變成了鴨毛,澀澀地卡在喉嚨裡,我使勁往下咽了咽,又伸手拿了跟前的酒杯順了一口才舒服些。
看看一旁的衆人都目不轉睛地看着台上的表演,我忍不住看了坐在另一邊的太子一眼。
他正笑着跟大阿哥說了些什麼,一旁的三爺、七爺也在點頭,我暗暗呼了口氣,想想剛才那一幕,身上還是一冷,隻覺得心髒上起了無數的雞皮疙瘩。
“主子,這花兒……”小太監見我愣愣地不說話,不禁有些不知所措,倒是身後的胤祥笑說了一句,“好俊的梅花兒。
”我心裡一激靈,腦子立馬兒清明過來。
我轉身對胤祥笑道:“是呀,娘娘最喜歡梅花,每年她過壽的時候又是這花兒開得最好,我都會摘了來給娘娘祝壽。
”一旁的三阿哥走了上來,伸手把梅花接了過來仔細打量:“嗯……枝幹蒼勁虬結,花瓣兒卻嬌豔柔媚,這隻花兒折得真不錯,有點兒李毓翁水墨淡染的味道。
”說完沖我一笑,“弟妹好眼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