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攜遊
關燈
小
中
大
春點點頭,轉身向前走去。
小春看着我,眼中有着不容置疑的擔心,我對她輕笑了一下,轉身跟上李德全。
剛才小春的關心讓我更加堅定,我一定要幫她…… 李德全默默地在前面走着,隻是在有些轉彎、拐角的地方借機打量我幾眼,我猜想他是在想,我跟上次他看見我時有些大不同吧。
不過我也沒心思去管他是怎麼想的,一會兒見了皇帝,才是大問題呢,也不知道胤祥是怎麼說的。
想到這兒,不禁苦笑了起來,方才還想着一定要救小春,現在看來能不能先救了自己還難說着呢。
唉! “茗薇姑娘,前面就是了。
”李德全回頭對我說。
我點點頭,暗自做了個深呼吸,望望前面燈火通明的屋子,這可不是燈火黯淡的戶外平地,再想掉花槍可沒那麼容易了,突然想起皇帝上次看我用胳肢窩夾着他的賞賜時的眼光,不由得打心眼兒裡寒起來…… 到了門前,一個小太監走上前來,在我身上搜索了一番,對李德全點了點頭,又退了回去。
我雖知道這是規矩,可被個太監上上下下摸了幾把,心裡還是别扭得很,不自覺地動了動肩膀。
“姑娘?” “啊?”我一擡頭看見李德全正撩簾子瞪着我,忙快走了兩步進了屋。
撲面一股暖氣襲來,不同于德妃屋裡的桂花兒檀香濃郁,一股子淡香傳了來,我不禁深深地吸了幾口,腦子也為之一爽。
“皇上,奴才把人帶來了。
”李德全的聲音傳來,我一激靈,低下了頭往前走了兩步,跪了下去。
“嗯。
叫茗薇是吧?”皇上清越的聲音傳來,我暗自捏緊了拳頭:“回皇上話,正是。
” “擡起頭來,讓朕看看。
” 啊!我暗自叫苦,可也沒轍,低頭呼了口氣出來,慢慢地擡起了頭看向康熙皇帝。
秋香色的長褂,明黃色的荷包,金棕色的夾襖,冗長白皙的臉上,八字眉,挺鼻薄唇,兩隻黑眸熠熠生輝……第一次這麼近地看這位偉大的皇帝,比現在流傳下來的畫像英俊多了。
不過臉上淡淡的白麻子還是清晰可見,史書倒是沒騙人。
呵呵,我不禁有些好笑,突然發現皇上微眯了眼,我一驚,忙垂了眼。
“倒是個清秀孩子。
”康熙淡淡地說了一聲兒。
“那是,英祿大人的夫人可是出了名的美人兒,生下的女兒就怎會差了。
”一旁納蘭貴主兒的聲音響了起來,接着周圍有一些迎合的聲音,我卻無法一一分辨。
“老十三說是他強拉着你一起去逛了?”康熙淡淡地開口問道,我一怔,下意識地擡眼去找他,胤祥正立在一旁,微微點頭示意我不要怕,我心裡有些安慰,正要開口,卻突然凍住了……四爺!這些天沒見,他清瘦了少許,臉色還是有些蒼白,他正一眨不眨地盯着我,眼中竟有些冷意。
我心一顫…… “嗯?!”皇上見我未答,“怎麼不說話?”我吸了口氣,不知為什麼,見了四爺那副表情,我倒是鎮定了下來,這樣也好,恨我總比讓他平白地痛苦強,經過這些天的相處,我知道無論如何我是不能離了胤祥而去的了。
心裡仿佛隐隐有些自暴自棄的感覺,連眼前的康熙我也不太放在心上了,低頭淡淡地說:“十三爺也是想親身感受一下,這太平盛世下老百姓的感覺,奴婢就伺候着去了。
” “喔?”皇帝的聲音帶了幾分興趣,“太平盛世嗎……怎樣的太平盛世呀?”皇帝笑問。
見了四爺之後,我腦子裡亂亂的,隻覺得快要不能呼吸了,就連腦子都沒過,張口就說:“滿漢一家。
”說完我就頓住了,屋子裡立刻沒了聲音。
我咬緊了嘴唇,真是見鬼,那麼多頌聖的話可以說,偏偏說了這句出來,這下可是大大的糟糕了。
惶急間卻想起了韋小寶的那名言:“大大的糟糕之後,老子又能如何糟法兒……” 當機立斷,我伏下身去:“奴婢隻是聽人這麼說,還請皇上恕罪。
”皇帝一笑:“這有何罪,朕的希望就是滿漢一家,天下太平,你們記住了嗎?嗯?”他轉眼望向他那些兒子們。
“是。
”一群心思各異的聲音高高低低地響了起來。
“這孩子有些見識呢!”皇帝笑着對德妃娘娘說。
德妃站起身來笑回:“是,臣妾也很喜歡她呢。
皇上上次不是說那扇子上的字剛柔并濟嗎?” “喔。
”皇上一怔,看向我,“難道……”德妃笑着點點了頭:“就是這孩子寫的。
”我倒是一愣,那把扇子我當然記得,可是當時是寫給冬蓮的呀!怎麼會到了德妃手裡?又被皇帝看到了呢?那上面我寫的是《戲說乾隆》的主題曲,就是“大江大水天自高”的那首。
當時隻是看那扇子上畫的是船,又禁不住冬蓮一個勁兒地央求,就随便寫了…… “竟是個才女呢!那上面寫的是什麼?朕瞧着不是詩,也不像詞,不過讀來倒是人生感悟,警醒之句呀……”我苦笑,那就是流行金曲,我哪兒知道它到底算什麼。
“回皇上的話,奴婢隻是随手亂寫的,做不得數兒,有污皇上龍目。
”我作出惶恐狀,心裡卻是無奈,就又磕了一個頭。
“你倒是謙虛……不過這回看着倒是和上次不同呀……”康熙突然說了這麼一句,吓得我心驚膽戰,未及反應,眼角卻瞥見十四阿哥往前踏了一步,仿佛想要說些什麼,旁邊的十三和四爺卻是臉色一沉。
我雖不明白,潛意識裡卻也有些不好的感覺,他想幹嗎?可未等十四說了什麼出來,德妃一句話,他們的臉上統統變了顔色,我傻傻地望着一臉狂喜的十三、憤怒至極的十四和眼中寒如冰雪的四爺,耳邊隻是回響着德妃方才的話語:“皇上,這孩子聰明文秀,善解人意,出身也配得過,臣妾已是做主,把她許了老十三了……”
小春看着我,眼中有着不容置疑的擔心,我對她輕笑了一下,轉身跟上李德全。
剛才小春的關心讓我更加堅定,我一定要幫她…… 李德全默默地在前面走着,隻是在有些轉彎、拐角的地方借機打量我幾眼,我猜想他是在想,我跟上次他看見我時有些大不同吧。
不過我也沒心思去管他是怎麼想的,一會兒見了皇帝,才是大問題呢,也不知道胤祥是怎麼說的。
想到這兒,不禁苦笑了起來,方才還想着一定要救小春,現在看來能不能先救了自己還難說着呢。
唉! “茗薇姑娘,前面就是了。
”李德全回頭對我說。
我點點頭,暗自做了個深呼吸,望望前面燈火通明的屋子,這可不是燈火黯淡的戶外平地,再想掉花槍可沒那麼容易了,突然想起皇帝上次看我用胳肢窩夾着他的賞賜時的眼光,不由得打心眼兒裡寒起來…… 到了門前,一個小太監走上前來,在我身上搜索了一番,對李德全點了點頭,又退了回去。
我雖知道這是規矩,可被個太監上上下下摸了幾把,心裡還是别扭得很,不自覺地動了動肩膀。
“姑娘?” “啊?”我一擡頭看見李德全正撩簾子瞪着我,忙快走了兩步進了屋。
撲面一股暖氣襲來,不同于德妃屋裡的桂花兒檀香濃郁,一股子淡香傳了來,我不禁深深地吸了幾口,腦子也為之一爽。
“皇上,奴才把人帶來了。
”李德全的聲音傳來,我一激靈,低下了頭往前走了兩步,跪了下去。
“嗯。
叫茗薇是吧?”皇上清越的聲音傳來,我暗自捏緊了拳頭:“回皇上話,正是。
” “擡起頭來,讓朕看看。
” 啊!我暗自叫苦,可也沒轍,低頭呼了口氣出來,慢慢地擡起了頭看向康熙皇帝。
秋香色的長褂,明黃色的荷包,金棕色的夾襖,冗長白皙的臉上,八字眉,挺鼻薄唇,兩隻黑眸熠熠生輝……第一次這麼近地看這位偉大的皇帝,比現在流傳下來的畫像英俊多了。
不過臉上淡淡的白麻子還是清晰可見,史書倒是沒騙人。
呵呵,我不禁有些好笑,突然發現皇上微眯了眼,我一驚,忙垂了眼。
“倒是個清秀孩子。
”康熙淡淡地說了一聲兒。
“那是,英祿大人的夫人可是出了名的美人兒,生下的女兒就怎會差了。
”一旁納蘭貴主兒的聲音響了起來,接着周圍有一些迎合的聲音,我卻無法一一分辨。
“老十三說是他強拉着你一起去逛了?”康熙淡淡地開口問道,我一怔,下意識地擡眼去找他,胤祥正立在一旁,微微點頭示意我不要怕,我心裡有些安慰,正要開口,卻突然凍住了……四爺!這些天沒見,他清瘦了少許,臉色還是有些蒼白,他正一眨不眨地盯着我,眼中竟有些冷意。
我心一顫…… “嗯?!”皇上見我未答,“怎麼不說話?”我吸了口氣,不知為什麼,見了四爺那副表情,我倒是鎮定了下來,這樣也好,恨我總比讓他平白地痛苦強,經過這些天的相處,我知道無論如何我是不能離了胤祥而去的了。
心裡仿佛隐隐有些自暴自棄的感覺,連眼前的康熙我也不太放在心上了,低頭淡淡地說:“十三爺也是想親身感受一下,這太平盛世下老百姓的感覺,奴婢就伺候着去了。
” “喔?”皇帝的聲音帶了幾分興趣,“太平盛世嗎……怎樣的太平盛世呀?”皇帝笑問。
見了四爺之後,我腦子裡亂亂的,隻覺得快要不能呼吸了,就連腦子都沒過,張口就說:“滿漢一家。
”說完我就頓住了,屋子裡立刻沒了聲音。
我咬緊了嘴唇,真是見鬼,那麼多頌聖的話可以說,偏偏說了這句出來,這下可是大大的糟糕了。
惶急間卻想起了韋小寶的那名言:“大大的糟糕之後,老子又能如何糟法兒……” 當機立斷,我伏下身去:“奴婢隻是聽人這麼說,還請皇上恕罪。
”皇帝一笑:“這有何罪,朕的希望就是滿漢一家,天下太平,你們記住了嗎?嗯?”他轉眼望向他那些兒子們。
“是。
”一群心思各異的聲音高高低低地響了起來。
“這孩子有些見識呢!”皇帝笑着對德妃娘娘說。
德妃站起身來笑回:“是,臣妾也很喜歡她呢。
皇上上次不是說那扇子上的字剛柔并濟嗎?” “喔。
”皇上一怔,看向我,“難道……”德妃笑着點點了頭:“就是這孩子寫的。
”我倒是一愣,那把扇子我當然記得,可是當時是寫給冬蓮的呀!怎麼會到了德妃手裡?又被皇帝看到了呢?那上面我寫的是《戲說乾隆》的主題曲,就是“大江大水天自高”的那首。
當時隻是看那扇子上畫的是船,又禁不住冬蓮一個勁兒地央求,就随便寫了…… “竟是個才女呢!那上面寫的是什麼?朕瞧着不是詩,也不像詞,不過讀來倒是人生感悟,警醒之句呀……”我苦笑,那就是流行金曲,我哪兒知道它到底算什麼。
“回皇上的話,奴婢隻是随手亂寫的,做不得數兒,有污皇上龍目。
”我作出惶恐狀,心裡卻是無奈,就又磕了一個頭。
“你倒是謙虛……不過這回看着倒是和上次不同呀……”康熙突然說了這麼一句,吓得我心驚膽戰,未及反應,眼角卻瞥見十四阿哥往前踏了一步,仿佛想要說些什麼,旁邊的十三和四爺卻是臉色一沉。
我雖不明白,潛意識裡卻也有些不好的感覺,他想幹嗎?可未等十四說了什麼出來,德妃一句話,他們的臉上統統變了顔色,我傻傻地望着一臉狂喜的十三、憤怒至極的十四和眼中寒如冰雪的四爺,耳邊隻是回響着德妃方才的話語:“皇上,這孩子聰明文秀,善解人意,出身也配得過,臣妾已是做主,把她許了老十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