寳慶四明志卷十四

關燈
趙約【奉議郎嘉定十六年十月十三日到任】 陳元晉【宣教郎寶慶二年二月二十二日到任】 婁紹聃【宣議郎寶慶二年十一月初一日到任三年五月磨勘轉宣教郎】 社稷 壇舊在縣南皇朝元祐六年令秦辨之徙置縣西南二百餘步 城隍 廟在縣西五十步唐鹹通六年令李宗申建 學校 唐建夫子廟于縣東北三百步皇朝景祐中令于房廢石夫人廟以增學宮治平三年令裴士堯遷于縣東五十步久而圮令周因重建相隂陽之宜去舊址二十步而少西王禮記之乃宣和初元也未幾舍法罷學寖弛建炎間燬于兵紹興九年令榮?重建久複圮慶元二年永嘉宋晉之為令欲改創力未給邑士汪伋與其弟份奉令意徹大成殿及門庑而新之益宏且堅更立先聖先師十哲之像從祀分列兩庑于是鄉之好學者相繼效力直殿之後作堂曰彞訓東西四齋曰養正曰達材曰成徳曰升俊東齋之側有堂主文衡者居之西齋之側有舍司學職者居之又西為射圃三門之左為詠歸亭右則廪廥在焉墨池直門之外汪氏兄弟浚而廣之方正清深黉宇輝映始壯舊觀嘉定七年令馮多福又築尚友亭于射圃之後每辍俸以養士且勸率鄉之賢有力者出産為永業今此産遂供偕計續食之費而士之徳馮令不忘也邑之先進樓公郁王公説士皆師之故并馮令祠焉學之更新攻媿樓鑰記之尚友堂成丞周勉記之 祭器二百三十六件 祭服三副 禦書 寶慶訓勅士風禦筆二軸【一軸漕司頒下一軸本府頒下】 錢糧 米二十七石二鬥七升三合 谷三百六十石三鬥七升四合 租錢七十六貫八百二十四文 義廪【供偕計續食之費】 谷六百八石九鬥八升五合 麥五石三鬥七升 租錢七十六貫七百四十文 城郭 縣城周環六百四十八丈 坊巷 雙桂坊【乾道五年為王時會與弟時叙聯名登第立】 狀元坊【嘉定十四年為何大圭兩優釋褐立】 倉庫務場等 倉【城内縣防之西南】 庫【縣廊】 酒稅務【縣東北四裡大中祥符六年建】 教?【縣尉防前】 居養院【縣東北元符二年六月建】 安濟坊【縣東北五裡崇甯二年九月建】 漏澤園【縣西北十裡崇甯四年二月建】 公宇 縣樓門【令妻紹聃重建】 縣防【建炎四年燬于亂兵紹興十三年令榮彞重建】 仁平齋【聴事之東令榮彞建】 龍溪道院【仁平齋之南令榮彞建舊曰道愛堂後更名】 恕堂【聴事之西獄之側令榮彞建聴政折獄之便坐也嘉泰間趙彥绾為令邑人吳懋為縣掾葺理獄室又以 其餘材重建此堂】 鎮東樓【縣東北四裡市之心先是惠政橋成壯麗為一邑冠隂陽家雲無以厭之恐有郁攸之變未幾 果驗嘉定中令馮多福乃建此樓】 官僚 丞【聴事縣治之東南十步】 主簿【聴事縣治之西有堂曰栖鸾西北有山亭今廢】 尉【聴事縣治西】 監酒及稅共一員【聴事鎮東樓之北】 公塘巡檢【聴事縣西北三十裡公塘市中舊地名髙公塘唐文徳元年置鎮民戶買撲名課管納官錢皇朝熙寜六年添置巡檢駐劄巡捕私茶鹽礬盜賊等事慶元四年罷鎮稅止存巡檢】 鲒埼鎮監官【鎮在縣南六十裡即漢鲒埼鎮也監官聴事在袁村市中創置本末見下】鲒埼寨巡檢【寨在鎮北五裡聴事在漂溪嘉定七年尚書省劄節文白劄子奉化縣管下地名戰埼袁村皆瀕大海商舶往來聚而成市十餘年來日益繁盛邑人比之臨安謂小江下去縣五六十裡南隔山嶺海瀕習俗素悍富者開團出船蔵納亡賴強招客販貧者奪攘鬭毆雄霸一方動緻殺傷縣道前來擇有事力者委充岙長未能借之钤束反以資其武斷前任趙知縣曾具申諸司乞置巡檢一員在彼彈壓愚意謂若差武臣反與豪徒為市欲乞效東陽例增置縣尉一員本處有敗闗坊?令本府給本就委所置官措置興複趂辦課額之外其餘以贍吏兵既可以防海道亦可以鎮犷俗右劄付沿海制置司從長相度申尚書省時提刑程覃攝事申契勘慶元府在城都酒務有監官六員内文資四員武職二員若據向來置比較務贍軍系省三務名立二員分管酒額固不為冗後來既将三務并而為一揔納名課所謂六監官因循到今不曾減省委為贅濫及照得本府西門外有都巡檢一寨額管軍兵一百二十人本地分既不邊海止是城外巡警鄉村盜竊及承受追會事件而已此來欲乞從朝廷劄下本府于城下都巡檢寨分撥土軍五十名移屯戰埼隻就開禧年間踏逐到漂溪職租地起葢軍房以慶元府戰埼巡檢寨為名仍于都務監酒内選撥有材能文武官各一員并存監酒舊銜内文官帶兼管戰埼煙火公事武官帶兼充戰埼巡檢十二月二十八日奉聖防令慶元府奉化縣置戰埼鎮寨從事郎吳邦獻改差監戰埼鎮兼煙火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