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小史 全文
關燈
小
中
大
一時
袁石公曰:西湖,宋畫也,最為賞鑒;惟遇雪,則水空山沒,雲低樹斷,俨似元人手筆。
餘論湖景,當以雪為第一;次,新柳;餘寒初淺,半染輕黃,絕樣風流,緻堪腸斷。
其次,月皎蟾當空,波光生豔,衆山靜繞,如百千美人臨鏡梳鬟。
四季皆妙,不獨秋也。
又其次,紅葉:南山一帶,秋老愈妍,錯如錦繡,豈減二月花哉。
今遊湖者,春時最盛,然半屬看忙,領幽味、賞清韻者有幾?吳人嘲杭人為怕月,信非虛也。
如西溪之梅、滿隴之桂、翁山之李、六橋之桃,盡人知之,何煩予筆。
二地 向時所傳十景,半已滄桑不複可識。
湖濱麗矚,莫逾南屏。
試登慧日,芳翠盈袖。
若紫陽饒石,而嫌于市;天竺有泉,而嫌于嚣。
杖履所及,每為惋惜。
予所賞者,于勝果寺,則取其僻;于蓮花峰,則取其隽;于放生池,則取其空;于西泠橋,則取其澹。
千丈岩,危逾鳥道;演福庵,巧奪鬼工。
靈鹫惟韬光差寂,金蓮池可枕漱,較冷泉為深。
龍井惟片雲足賞。
風篁嶺堪袍笏,比煙霞為杳。
兩高峰峻矣,恨無康樂之屐;十八澗曲矣,惜少蘇門之嘯。
永興則綠萼最著,雲居則楓林獨佳。
古蕩不減桃源,雲栖居然淨土。
禦教場奇石插天,月輪塔怒濤卷雪。
遊蹤到此,别是一觀。
乃至六一之泉,叔明之屋;客兒翻經之台,抱樸沈丹之井。
遺迹雖存,荊榛莫辨,安得好事者,一為表出,為湖山吐氣哉。
三墅 凡為園者,先水石,次古木,次結構。
西湖秀冶自具,剪裁無須壘山鑿石。
林木無不森蔚,到處會心。
所難,獨結構耳:雅則易寒,華則易俗,山林廊廟故難兼勝。
姑就迩年所築,稍為次第:湧金惟寄園頗敞,而取境不迂;南山惟寓林最秀,而結屋不稱;孤山稱快雪堂,而更置少韻;裡湖推鳴鷗墅,而廓落無緻。
包園在靈峰者,人巧天工俱錯,而斧痕太露;馮園在西溪者,老梅修竹俱古,而山骨不靈。
予友江邦玉,築室橫山,林 岫深迥,足稱最勝:遠則土橋金園,白蕩懶園,水木幽茂,亦堪遊憩。
柴園特稱麗甚,惜閟不為人見。
他圃尚夥,不能悉載。
無論宋時諸園不能仿佛,即如太倉弇園、惠山鄒園、永嘉王園、雲間顧園,皆脍炙一時,數墅一邱一壑,恐不能敵。
差足豪者,西湖一大園耳。
四舫 湖中之舟,鱗鱗如鲫,曷啻數百。
其稍潔者,辄為有力人所據,半雜以市兒官役。
又否則高髻廣額、塗脂抹粉之嫫母,見之欲嘔!予嘗論湖中舟居,大勝園居,既遠塵嚣,亦鮮剝啄。
當月,則濯魄冰壺;當暑,則披襟荷畔;當雨,則潑墨欲狂;當曉,則輕霞未散。
沈湎濡首,領略方盡。
然舟有二:其一,紅妝成隊,士女堵立,玉箫象管,一飲百鐘,此豪士之快舉也。
其一,則雅姬焚香,俊童捧釣、筆、茶竈,臨流賦詩,此韻士之風流也。
所好各異,用舫亦别。
如随喜庵、水上園等,則宜韻士;
餘論湖景,當以雪為第一;次,新柳;餘寒初淺,半染輕黃,絕樣風流,緻堪腸斷。
其次,月皎蟾當空,波光生豔,衆山靜繞,如百千美人臨鏡梳鬟。
四季皆妙,不獨秋也。
又其次,紅葉:南山一帶,秋老愈妍,錯如錦繡,豈減二月花哉。
今遊湖者,春時最盛,然半屬看忙,領幽味、賞清韻者有幾?吳人嘲杭人為怕月,信非虛也。
如西溪之梅、滿隴之桂、翁山之李、六橋之桃,盡人知之,何煩予筆。
二地 向時所傳十景,半已滄桑不複可識。
湖濱麗矚,莫逾南屏。
試登慧日,芳翠盈袖。
若紫陽饒石,而嫌于市;天竺有泉,而嫌于嚣。
杖履所及,每為惋惜。
予所賞者,于勝果寺,則取其僻;于蓮花峰,則取其隽;于放生池,則取其空;于西泠橋,則取其澹。
千丈岩,危逾鳥道;演福庵,巧奪鬼工。
靈鹫惟韬光差寂,金蓮池可枕漱,較冷泉為深。
龍井惟片雲足賞。
風篁嶺堪袍笏,比煙霞為杳。
兩高峰峻矣,恨無康樂之屐;十八澗曲矣,惜少蘇門之嘯。
永興則綠萼最著,雲居則楓林獨佳。
古蕩不減桃源,雲栖居然淨土。
禦教場奇石插天,月輪塔怒濤卷雪。
遊蹤到此,别是一觀。
乃至六一之泉,叔明之屋;客兒翻經之台,抱樸沈丹之井。
遺迹雖存,荊榛莫辨,安得好事者,一為表出,為湖山吐氣哉。
三墅 凡為園者,先水石,次古木,次結構。
西湖秀冶自具,剪裁無須壘山鑿石。
林木無不森蔚,到處會心。
所難,獨結構耳:雅則易寒,華則易俗,山林廊廟故難兼勝。
姑就迩年所築,稍為次第:湧金惟寄園頗敞,而取境不迂;南山惟寓林最秀,而結屋不稱;孤山稱快雪堂,而更置少韻;裡湖推鳴鷗墅,而廓落無緻。
包園在靈峰者,人巧天工俱錯,而斧痕太露;馮園在西溪者,老梅修竹俱古,而山骨不靈。
予友江邦玉,築室橫山,林 岫深迥,足稱最勝:遠則土橋金園,白蕩懶園,水木幽茂,亦堪遊憩。
柴園特稱麗甚,惜閟不為人見。
他圃尚夥,不能悉載。
無論宋時諸園不能仿佛,即如太倉弇園、惠山鄒園、永嘉王園、雲間顧園,皆脍炙一時,數墅一邱一壑,恐不能敵。
差足豪者,西湖一大園耳。
四舫 湖中之舟,鱗鱗如鲫,曷啻數百。
其稍潔者,辄為有力人所據,半雜以市兒官役。
又否則高髻廣額、塗脂抹粉之嫫母,見之欲嘔!予嘗論湖中舟居,大勝園居,既遠塵嚣,亦鮮剝啄。
當月,則濯魄冰壺;當暑,則披襟荷畔;當雨,則潑墨欲狂;當曉,則輕霞未散。
沈湎濡首,領略方盡。
然舟有二:其一,紅妝成隊,士女堵立,玉箫象管,一飲百鐘,此豪士之快舉也。
其一,則雅姬焚香,俊童捧釣、筆、茶竈,臨流賦詩,此韻士之風流也。
所好各異,用舫亦别。
如随喜庵、水上園等,則宜韻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