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關燈
◇澶州 帝丘,本颛顼之墟。

    夏後之世昆吾氏。

    颛顼城,颛顼之所都。

    昆吾台。

    新台,子夏詩序雲:衛宣公作新台于河上。

    即此。

    衛靈公台,舊記雲:亦名重華之台。

    楚丘城,春秋時衛文公自漕邑遷于楚丘。

    狄山,山海經:帝喾葬于狄山之陰。

    今陵見存。

    廣陽山,寰宇記:鲋禺山,今名廣陽山。

    山海經雲:漢水出鲋隅之山。

    景山,詩雲:望楚與堂,景山與京。

    旄丘,爾雅雲:前高後下。

    詩雲:旄丘之葛兮。

    謂此。

    瑕丘,禮記檀弓:公叔文子升瑕丘,蘧伯玉從,文子曰:樂哉,斯丘也。

    澶首,春秋:襄二十年盟于澶淵。

    是也。

    瓠子河決,漢武帝塞之,湛白馬玉璧,将軍以下皆負薪。

    是也。

    衛大夫祠,即季路也,為孔悝邑宰,故稱大夫。

    颛顼陵,皇覽曰:在頓丘城門外廣陽裡中。

    帝喾陵,皇覽曰:在頓丘城南。

    孔悝墓。

    汲黯墓。

     ◇滄州 三河:易水、白馬、泥池三水合,故曰三河。

    古木門城,春秋:子鮮出奔,托于木門。

    涼馬台,輿地志雲:漢武帝所築。

    骝山。

    無棣城,左氏傳:北至于無棣。

    是也。

    漢武台,輿地志雲:漢武帝至此築。

    無棣河,一名赤河,圖經雲漢破黃巾,流血潢河,故名赤河;鬲津河;徒駭河;鈎盤河;駕馬河,輿地志雲即馬頰河;太史河;胡蘇河:以上皆九河之數。

    童子城,齊記雲:秦方士徐福将童男女千人求蓬萊,築此城。

    胡蘇亭,漢志:東光有胡蘇亭。

    宴友台,《圖經》雲:魏文帝為五官中郎将,與吳質重遊南皮,築此台,故名焉。

    袁侯台,圖經雲:曹公逐袁譚于南皮,于此城内築台候望。

    秦茅焦墓,十道志:茅焦,齊人,說秦始皇迎母者。

    尹吉甫墓。

    隽不疑墓。

     ◇冀州 扶柳城,隋圖經雲:縣有扶澤,多柳,因号扶柳城;劉植嘗據此城以迎世祖。

    堯壇。

    觀津城,史記:漢文窦皇後,清河觀津人。

    古賢未城十三州未有條市亭。

    古曆城,水經雲:清漳水經曆城南,即此城也。

    昌亭城,水經雲:漳水東北至昌亭合滹沱。

    衡漳水,今長蘆河則其故渎也。

    堂陽,本漢縣,城冢記雲:商王太子封母弟才為堂陽侯。

    在堂水之陽,故名之。

    九門城,城冢記雲:鲧所造。

    堯台,郡國志雲有二所,并号台。

    善源城,城冢記雲:夏上劉纟原造。

    漢董仲舒墳。

    漢常山王張耳墓。

    漢丞相绛侯周亞夫墓。

    漢南宮侯張驅冢。

     ◇瀛州 西武垣城,竹書紀年:陰司馬敗燕公子翌于武垣。

    東武垣城,方鎮記雲:曹公鑿渠引滹沱水,遂移西武垣縣于此置。

    河間獻王殿址,在樂壽縣。

    中水城,圖經雲:夏少康造。

    應劭曰:在氵寇、易二水之間也。

    徒駭河,禹道九河之一。

    成平故城,漢縣,唐窦建德據之,謂之建德城。

    靈星祠,漢郊祀志:高祖制诏禦史,令天下立靈星祠。

    毛苌冢,方輿記:今郡有毛苌冢宅。

    鮑叔牙墓。

     ◇博州 古平原郡城。

    古聊城,本齊聊、攝之地,魯仲連為書射城中遺燕将,即此處。

    古金是,漢書:河決酸棗,東潰金是。

    是也。

    漯河,禹貢:浮于濟、漯,達于河。

    古攝城,春秋時齊之西境。

    晉文公台。

    微子城,十道志雲:在聊城縣。

    賈琮墓。

    華歆墓。

     ◇棣州 無棣城,左氏傳曰:賜我先君太公履,北至于無棣。

    厭次,續漢志雲:相傳秦始皇東遊厭氣,至碣石,次舍于此,因為名。

    邵城,晉邵續屯兵于此。

    氵商河,漢都尉許商鑿此通海,故以“商”名,後人加“水”。

     ◇莫州 虞丘台,圖經雲:虞丘壽王居此。

    子貢陂,三郡記:王遵,字子貢,為東郡守,年九十二,退居此陂。

    谒城,一名任丘城,邢子勵三郡記雲:漢平帝使中郎将任丘築;又桓帝北巡,群臣于此朝谒,故名谒城。

    趙仙翁祠,仙翁名夔,字靈和,大旱,為民祈雨,積薪自焚,世謂屍假而仙矣,郡縣多立祠焉。

    張超墓,漢書:超字平敏,漢靈帝時為大中大夫、平原将軍。

     ◇雄州 易京城,後漢書雲:獻帝初公孫瓒據幽州,築此城以自固,号曰易京。

    張遼墓。

     ◇霸州 莫金口城,漢封公孫渾邪為平曲侯,即其地。

    古南關城,圖經雲:趙武靈王築,以朝鮮有關城,故此雲南關城也。

    趙君廟,神仙傳雲:趙夔字靈和,漢武帝時為文安令,好道,百姓為立祠。

    周堪墳,漢光祿大夫。

     ◇德州 鬲城,縣道記雲:鬲國,俞阝姓,臯陶之後,漢為縣。

    俞阝城,漢之俞阝縣。

    鲧堤。

    古般城,漢縣也。

    婁敬廟。

    東方朔廟。

    管辂廟。

    東方朔墓。

    郭隗墓。

    張骞墓。

    後漢彭寵墓。

    蔺相如墓。

    婁敬墓。

     ◇濱州 秦台,郡國志雲:秦始皇東遊,築此台以望滄海,因萦蒲系馬。

    今複有蒲似水楊,勁堪為箭。

     ◇恩州 甘陵王國,今清河縣地。

    貝丘,左氏傳:襄公田于貝丘。

    今為清陽縣地。

    武城,七國時趙平原君勝封此。

    弦歌台,言偃為武城宰,孔子過聞弦歌之聲,後人因名之。

    故鲧堤。

     ◇永靜軍 唐初為觀州,又改為景州,徙治東光,周改為定遠軍,仍并弓高入之,景德中改今名。

    胡蘇亭,見漢志。

    胡盧河,即衡漳之别名。

    龍堂,唐貞元中有龍見,敕造祠堂。

    王莽河。

    東城,圖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