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風物記
關燈
小
中
大
嶺南節氣大抵與江南較早。
三月,江南春時,其風自下而上,故清明可放紙鸢,若嶺南,則十月十一月可放,春時反不能上,此一驗也。
嶺南天氣常如三四月時,夏多雨則不熱,秋無雨則甚熱,東坡雲:四時皆似夏,一雨便成秋。
許丁卯集雲:江南帶日秋偏熱,海雨随風夏亦寒。
皆實録也。
端溪,在肇慶羚羊峽,硯石産老坑,有三洞,曰西、曰東、曰中。
西勝于中,中勝于東,大抵坑之上層為天花闆,燥而不佳,最低者為沙闆,雖細亦不佳,惟中層水岩細軟純滑,斯為佳品。
羊肝色為上,次青花、鸜鹆眼、火烙紋、蕉葉白,再次水紋、古■〈土答〉,岩石色雖純而其眼如黃蠟,中無晴點。
朝天岩雖有蕉葉白、火烙紋,然紅黑而不艶,石中帶微白星,此岩俱在峽山。
左右亞婆坑在靈山寺後,雖有蕉白火烙,然石甚粗,其眼如黃泡,非佳品也。
若屏風背,石色純黑無光艶,市估所售者,俱系此石。
又有梅花坑,粗燥不堪,眼如黃豆,惟可用以砺刃耳。
大抵各洞皆有眼,惟黃龍則老坑始有之,辨者取以為硯,然皆石之病耳。
或曰端石,視之如有沙,鋪其面而抹之,則甚細滑,且有青花者為上。
其青花亦有辨,石中隐隐有青紋一片,以水拭而方見者,真青花也。
若青點散亂者非。
英石,出韶州府英徳縣,峰紋聳秀,扣之有金玉聲為佳。
而其要有三:曰绉、漏、瘦,绉謂紋理波折,漏謂洞壑玲珑,瘦謂峰巒秀削,備此三者方見硯山全徳矣。
宋長白曰:研山之玩創自南宮,按浛洭縣,自英徳遡流而上,西去百有餘裡,元章作尉于此,袖中把弄實浛洭所産,後因其地并入英徳,世人遂誤傳為英石,而市估所售皆赝物也。
餘嘗三過浛洭,覧其遺址,元章墨池大字猶在焉,惟研山杳不可得。
詢之土人,以溪流暴漲,必俟秋深水涸,于沙坑淘取,所謂脫沙者是也。
瞻望怃然,留題石壁而去。
星岩石,出肇慶府七星岩,白質青紋,亦有如山水狀者,可飾幾案屏榻,頗類大理,但稍脆耳。
其白者,碎之,婦人可以塗面,粵東閨中多用之。
蠟石,色黃如蠟,亦有峰巒形勝,大似黃子久筆意,長徑數尺,小不盈掬,溫潤可觀,嶺南特重之。
嫩石,出南雄府,琢之可為釜畫。
眉石,出恵州府,婦人可用畫眉。
石墨,出南雄府始興縣小溪中,長短似墨,人或取以畫眉。
紫石英,出東莞縣爆山,舊以貢獻,大如指頭,小如石榴子,明澈如水晶,光澤紫艶可愛。
爆山之鄉名周家村,翟姓聚族而居,離城十五裡許,土人得石英饋遺,或以飾帶、飾器,亦入藥用,療婦人絶孕,至十年無子者,修治服食,輕身延年。
碣石,衛北五裡,玄武山上有三台,石如品字,後忽裂,縫内有字雲:一拳打破三台石,後有霸占二十秋。
時衛官張一權方到,即有蘇利之變,據此凡二十載,葢應于此。
衛西北五裡,道旁有石,形如犀牛,昂首仰望,其南山上,一石圓如月,俗謂犀牛望月。
丹竈泥,出羅浮葛洪煉丹處。
泥如小彈丸,紅黃色,拾歸可療心痛,與不服水土之病。
以一丸置杯水中,忽旁泡起累累,有煙滾滾,上沖水面,須臾泥方消散。
玲珑岩,出南雄府始興縣。
洞中有獅象二石,大如幾案,其白如雪,相去丈許,宛如獅象之形。
土人取獅石一塊,象石一塊,放醋盤中,相去尺許,輙能相就,離之複合。
木棉花,出廣州,葉如單葉茶花,大如茶锺口,花時無葉,其色赤,高可數丈,遠望如百尺丹霞,亭亭可愛,實即攀枝花,每挺七葉,其棉輕軟,可作坐裀。
佛桑花,出廣州,其枝葉如桑,花似芍藥稍小,色有數種,單葉,花似葵,惟大紅者極可愛。
宋長白曰:佛桑即扶桑也,移根海外,閩中最佳,嘗于溫陵洪文襄宅,見有髙至丈餘者,其花如鬥,不減洛陽萬歲紅。
馬纓丹,出廣州府,花如江南繡球,花四出,但不圓耳。
色大紅,鮮妍可愛,即将衰卸,垂垂亦如珊瑚。
家制府異其名曰“珊瑚球”,殊為雅稱矣。
金鳳花,出廣州府,一名孔雀花,四瓣金黃色,首尾兩翼皆全,宛如鳳凰飛翥狀,其尾修長尤似。
鐵樹花,出瓊州府,樹止一二尺,葉宻而紅。
指甲花,出廣州,本大如佛桑花,黃白色,一花數出,清香甚,婦人采其葉,用礬石染指甲,鮮艶奪目,詩雲“彈筝亂落桃花片”是也。
三月,江南春時,其風自下而上,故清明可放紙鸢,若嶺南,則十月十一月可放,春時反不能上,此一驗也。
嶺南天氣常如三四月時,夏多雨則不熱,秋無雨則甚熱,東坡雲:四時皆似夏,一雨便成秋。
許丁卯集雲:江南帶日秋偏熱,海雨随風夏亦寒。
皆實録也。
端溪,在肇慶羚羊峽,硯石産老坑,有三洞,曰西、曰東、曰中。
西勝于中,中勝于東,大抵坑之上層為天花闆,燥而不佳,最低者為沙闆,雖細亦不佳,惟中層水岩細軟純滑,斯為佳品。
羊肝色為上,次青花、鸜鹆眼、火烙紋、蕉葉白,再次水紋、古■〈土答〉,岩石色雖純而其眼如黃蠟,中無晴點。
朝天岩雖有蕉葉白、火烙紋,然紅黑而不艶,石中帶微白星,此岩俱在峽山。
左右亞婆坑在靈山寺後,雖有蕉白火烙,然石甚粗,其眼如黃泡,非佳品也。
若屏風背,石色純黑無光艶,市估所售者,俱系此石。
又有梅花坑,粗燥不堪,眼如黃豆,惟可用以砺刃耳。
大抵各洞皆有眼,惟黃龍則老坑始有之,辨者取以為硯,然皆石之病耳。
或曰端石,視之如有沙,鋪其面而抹之,則甚細滑,且有青花者為上。
其青花亦有辨,石中隐隐有青紋一片,以水拭而方見者,真青花也。
若青點散亂者非。
英石,出韶州府英徳縣,峰紋聳秀,扣之有金玉聲為佳。
而其要有三:曰绉、漏、瘦,绉謂紋理波折,漏謂洞壑玲珑,瘦謂峰巒秀削,備此三者方見硯山全徳矣。
宋長白曰:研山之玩創自南宮,按浛洭縣,自英徳遡流而上,西去百有餘裡,元章作尉于此,袖中把弄實浛洭所産,後因其地并入英徳,世人遂誤傳為英石,而市估所售皆赝物也。
餘嘗三過浛洭,覧其遺址,元章墨池大字猶在焉,惟研山杳不可得。
詢之土人,以溪流暴漲,必俟秋深水涸,于沙坑淘取,所謂脫沙者是也。
瞻望怃然,留題石壁而去。
星岩石,出肇慶府七星岩,白質青紋,亦有如山水狀者,可飾幾案屏榻,頗類大理,但稍脆耳。
其白者,碎之,婦人可以塗面,粵東閨中多用之。
蠟石,色黃如蠟,亦有峰巒形勝,大似黃子久筆意,長徑數尺,小不盈掬,溫潤可觀,嶺南特重之。
嫩石,出南雄府,琢之可為釜畫。
眉石,出恵州府,婦人可用畫眉。
石墨,出南雄府始興縣小溪中,長短似墨,人或取以畫眉。
紫石英,出東莞縣爆山,舊以貢獻,大如指頭,小如石榴子,明澈如水晶,光澤紫艶可愛。
爆山之鄉名周家村,翟姓聚族而居,離城十五裡許,土人得石英饋遺,或以飾帶、飾器,亦入藥用,療婦人絶孕,至十年無子者,修治服食,輕身延年。
碣石,衛北五裡,玄武山上有三台,石如品字,後忽裂,縫内有字雲:一拳打破三台石,後有霸占二十秋。
時衛官張一權方到,即有蘇利之變,據此凡二十載,葢應于此。
衛西北五裡,道旁有石,形如犀牛,昂首仰望,其南山上,一石圓如月,俗謂犀牛望月。
丹竈泥,出羅浮葛洪煉丹處。
泥如小彈丸,紅黃色,拾歸可療心痛,與不服水土之病。
以一丸置杯水中,忽旁泡起累累,有煙滾滾,上沖水面,須臾泥方消散。
玲珑岩,出南雄府始興縣。
洞中有獅象二石,大如幾案,其白如雪,相去丈許,宛如獅象之形。
土人取獅石一塊,象石一塊,放醋盤中,相去尺許,輙能相就,離之複合。
木棉花,出廣州,葉如單葉茶花,大如茶锺口,花時無葉,其色赤,高可數丈,遠望如百尺丹霞,亭亭可愛,實即攀枝花,每挺七葉,其棉輕軟,可作坐裀。
佛桑花,出廣州,其枝葉如桑,花似芍藥稍小,色有數種,單葉,花似葵,惟大紅者極可愛。
宋長白曰:佛桑即扶桑也,移根海外,閩中最佳,嘗于溫陵洪文襄宅,見有髙至丈餘者,其花如鬥,不減洛陽萬歲紅。
馬纓丹,出廣州府,花如江南繡球,花四出,但不圓耳。
色大紅,鮮妍可愛,即将衰卸,垂垂亦如珊瑚。
家制府異其名曰“珊瑚球”,殊為雅稱矣。
金鳳花,出廣州府,一名孔雀花,四瓣金黃色,首尾兩翼皆全,宛如鳳凰飛翥狀,其尾修長尤似。
鐵樹花,出瓊州府,樹止一二尺,葉宻而紅。
指甲花,出廣州,本大如佛桑花,黃白色,一花數出,清香甚,婦人采其葉,用礬石染指甲,鮮艶奪目,詩雲“彈筝亂落桃花片”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