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録卷二

關燈
有紫房複道通未央宮太後從複道朝夕至帝所凡有宮即有複道也 建章宮 徒名不着事迹者 馺娑殿 骀蕩殿 枍詣殿 承光殿 竒華殿鼓簧殿 右見長安志 阊阖門 左?阙 右神明台 璧門 建章骀蕩馺娑殿 枍詣 天梁 竒寳鼓簧宮 玉堂神明台防園 鳴銮竒華銅柱函徳殿 右見黃圖 建章宮 蕭何之營未央曰毋令後世有加武帝之造建章也度髙未央前殿為千門萬戶及其成也下視未央前殿則真能度越之矣此殆因毋令有加之語而激之使汰也三輔舊事及關中記皆言建章周囬二十餘裡在長安城西者上林之地也東方朔傳曰陛下以城中為小圗起建章左?阙右神明号稱千門萬戶長安記曰王莽壊城西苑中建章十餘所取其材為九廟師古曰自建章以下皆在上林苑中關中記上林苑中有宮十二建章其一也建章如此其侈而正史少曽正書臨幸則皆從飛閣越城以出也 甘泉宮【一曰雲陽宮】 徒名不着事迹者 甘泉殿 髙光殿 林光宮 長定宮 竹宮通天台 通靈台 迎風舘 露零舘 儲胥舘甘泉苑 昭台宮 長門宮 永信宮 中安宮大台宮 葡萄宮 ?夀宮 梁山宮 黃山宮回中宮 集靈宮 扶荔宮 五柞宮 宣曲宮鼎湖宮 思子宮 萬嵗宮 首山宮 明光宮池陽宮 養徳宮 右見黃圖 甘泉宮【林光宮 磨盤山 車箱坂桂宮北宮】 古以甘泉名宮者三秦之甘泉在渭南一也漢之甘泉在雲陽縣磨石嶺上二也隋之甘泉在鄠縣三也長安志曰磨石嶺山有甘泉十道志曰甘泉出石鼓西原也漢甘泉宮在山上即秦林光宮旁也此則取石鼓甘泉以名者也隋宮在鄠縣西南二十裡對甘泉谷【元和志長安志皆同】鄠即扈也扈即夏之有扈也古有甘亭唐有甘泉鄉即啓讨有扈而誓戰于甘者也此皆取甘亭之泉而立為此名也惟秦之甘泉史嘗明言在渭之南而無言其在渭南何地者秦始皇本紀迎太後于雍而入鹹陽複居甘泉宮徐廣曰表雲鹹陽南宮也秦時鹹陽跨渭南北【詳見鹹陽下】則此宮不在渭北之鹹陽而在渭南之鹹陽也又本紀曰始皇諸廟及章防上林皆在渭南已而更命為極廟自極廟道通郦山作甘泉前殿築甬道自鹹陽屬之則甘泉前後必近上林即鄠縣也則秦之甘泉與隋之甘泉正同一地安知隋宮不襲秦舊耶予故得以詳言也秦之林光至漢猶存漢武元封二年始即磨盤嶺山秦宮之側作為之宮是為漢甘泉矣孟康注郊祀志曰甘泉一名林光師古曰漢于秦林光旁起甘泉宮非一名也師古之説是也元封二年以前史之所記文景皆嘗臨幸甘泉而不曰甘泉有宮可幸當是秦之林光逺在磨盤嶺上不燼于火而尚可用也戰國策範雎説秦王曰大王之國四塞以為固北有甘泉谷口南帶泾渭右隴蜀左闗阪夫雎指甘泉谷口為秦北面之塞即雲陽縣甘泉山也甘泉山即車盤嶺也武帝雖别剏甘泉一宮而秦之林光如故也則謂甘泉宮在林光宮旁者是也且武帝之為此宮也不獨以?防眺也采信方士明庭之語求以自通于仙故增之又增之如泰畤如仙掌露盤及泰一諸畫象盡在其上也此山髙出它山南距長安已三百裡而能望見長安城堞其上有通天台雲雨悉在台下自武帝後山上宮殿台觀略與建章相比而百官皆有邸舎故帝以五月避暑八月乃歸也元和志曰當其登山必自車箱阪而上坂在雲陽縣西北三十八裡萦纡曲折單軌财通上坂即平原宏敞樓觀相屬也以其萦纡曲折故名車盤也匈奴入冦而烽火通甘泉長安兩地者以人主時往甘泉不敢主定其處故烽火兩通也 桂宮【亦曰四寳宮】 明光殿 神明台 ?萊山【宮在未央宮北黃圗】 北宮 夀宮 明光宮 太子宮【黃圖】 明光宮【粉省 赤墀】 漢有明光宮三一在北宮南與長樂相連者武帝太初四年起即王商之所指借欲以避暑者也别有明光宮在甘泉宮中亦武帝所起發燕趙美女三千人充之蘇文忠戯作畫象詩曰佳人自控玉花騘矯如飛燕踏秋鴻金鞭争道金钗落何人先入明光宮葢因婦人畫象用宮女事也至尚書郎主作文書起草更直于建禮門内則近明光殿矣建禮門内得神仙門神仙門内得明光殿省中省中皆胡粉塗壁【即後世名為粉省】以丹漆地謂之丹墀【即赤墀也】尚書郎握蘭含雞舌香奏事此之明光殿約其方鄉必在未央正宮殿中不與北宮甘泉設為竒玩者比則臣下奏事之地也建禮門神仙門明光殿此三名者呂圖及長安志皆無之惟長安志有神仙殿而無神仙門至歴代宮名之書則于後漢門名有建禮門豈此之所載明光殿者東都之殿耶 雍録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