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關燈
沙埋白骨,塵蹤衰鬓冷悲風。

    臨風市舍無人管,隔裡村齊有路通。

    款客園林曾選勝,槟榔樹下竹陰中。

     大穆降莊 北郭通村徑,閑情恣小遊。

    市聲喧海角,雨意暗溪頭。

    将卒安無事,鄉愚抱隐憂。

    燒痕餘草舍,防盜未曾修。

     經猴洞感詠 環村煙雨亂如絲,草店傷遭劫盡遺;十裡空寮餘鹿陷(去紅毛寮數裡,有鹿陷),一方重鎮借牛皮。

    莊通羅漢朝營壘,地近岡山夜舉旗(羅漢門既起義勇保莊,朱桢、蔡瑞等亦即豎旗岡山,嘯聚猴洞)。

    不是将軍能破賊,又教白骨障荒陂(桶盤棧既破,遊化領義勇由内門莊出攻,賊已潰散)。

     由彎崎至羅漢門雜詠 一字排空列翠長,東南形勢紀台陽。

    輿中睡入彎崎路,回首青山失大岡。

     懸崖荒草拂輿行,一線危途接樹平。

    心膽已虛情趣好,山頭禽語下溪聲。

     流水彎環土岸崩,下臨無地古亭坑。

    須知缺處人工補,可有扶欄護客行? 海外青山入版圖,紅毛遺迹屬模糊。

    峰頭雨暗怨鴦嶺,有客來尋打鹿埔。

     每得山窩便有村,田廬雞犬長兒孫。

    東行嶺盡煙千頃,羅漢天開内外門。

     脈絡分明記大烏,山形指掌考成圖。

    親經足迹今輸我,能補修書一字無(「舊志」以木岡小為府少祖山,退谷辨正之;謂少祖山當屬草山,而大烏其祖山也。

    初約同遊,今不果行)? 羅漢門莊 土牆茅屋護籬笆,戶内書聲得幾家?流水故将村路斷,遠山都受竹圍遮。

    深藏地勢當城郭,團練鄉兵作爪牙。

    戰後時平生計足,綠疇春雨長禾麻。

     經旗尾山 層藍疊翠峙村西,旗尾排風落影齊。

    天遣好山标兩邑,地随流水隔長溪(過溪為鳳邑界,旗尾山在焉;為台灣八景之一。

    有謂屬鳳邑景,宜改題;不必也)。

    彌濃莊近籠煙迥,傀儡峰高障霧低。

    空闊迷蒙東港口,年來潮信息鲸鲵(溪通東港)。

     巡課新港番童邑訓導黃對揚(号赓堂。

    龍溪人) 草榻琴書歲月遷,多因訓課滞青氈。

    幾團綠樹迷村外,十裡青畦到馬前。

    聞說夷人敦舊俗,也參講席味真诠。

    民風自古關儒術,服教番黎正帖然。

     台郡紅毛樓在縣治之左,舊址猶存;聞密室之下有地道通安平,未之詳也。

    樓半傾壞,房室幽奧,久封塵土,人蹤罕到。

    登覽一周,用成七律(以下三十一首,由「薛刻本」加入。

    --編者) 紅彜市宅踞台灣,今日殘樓付等閑。

    複道久緣塵土塞,斜梯誰向古藤攀。

    巢營兔窟門如窦,室繞蛇行路幾彎。

    俯瞰安平餘舊築,百年風雨洗苔斑。

     村莊漫興邑諸生黃廷璧 平原四望正離迷,幾座人家莿竹西。

    雞犬有情皆入畫,陰晴無景不成題。

    橫塘水滿雲千畝,翠陌春深雨一犁。

    自愧車塵多仆仆,輕風難蹑武陵溪。

     法華寺懷古邑廪生陳廷圭 擡提古迹蝶園中,物化都從佛化空。

    池水何緣含舊綠,岸風猶自落殘紅。

    茫茫湖海寰中客,栩栩江山夢裡翁。

    吾輩尋春談往事,昙花坐對冷簾栊。

     赴台南歲諸生遊廷元 平明野曠樹低天,日影經南薄曉煙。

    淡水波瀾新港渡,尖山傀儡小陽年(諸番于十月朔日做年)。

    當寒不雪猶春到,歲暮還耕恍夏前。

    隸籍版圖歸聖化,村舂相杵戶相連。

     赴舊社口 虛亭掩映竹籬斜,靜處雲深載酒家。

    鑿徑看人遊草地,當門有犬吠桃花。

    手書未讀雞鳴卷,舌本留甘鶴避茶。

    試看燕南還社日,時從杏雨幕檐牙。

     赴羅漢門 誰将有性會存存,出入能知内外門。

    成佛觀音稱大士,化身羅漢本歸魂。

    埔頭家盡溪邊竹,山腳人歸雨暮村。

    漫道遊行空色相,個中何地不乾坤! 乙丙歌(乙醜十一月十三日晦,海寇蔡骞來台入滬尾港,勾通南北陸路騷擾,至丙寅二月初七日始去)丙午舉人潘振甲 台陽自古稱天府,千裡膏腴無棄土。

    樂利升平亘百年,禮樂衣冠隆文武。

    憶昔逆匪林與陳(林爽文、陳周全),小醜跳梁瀛海濱。

    天戈一指即授首,噍類撲滅飛灰塵。

    封疆從此日安靜,走險匪徒何所逞!風狂飓起海波揚,洋匪蔡骞複告警。

    初從内地掠商船,饞口東望久咽涎。

    天險陡聞入鹿耳(鹿耳門港口在郡治西關外,古稱天險;庚申四月,蔡骞始入此),幾番防戌總徒然。

    台江瀚漫無障蔽(鹿耳門港内,古謂之台江),船戶行商遭搏噬。

    捍衛計窮可奈何,星星不滅燎原勢。

    普天率土皆遵王,何物麼麼敢猖狂!北先滬尾南東港(蔡逆于十一月十三日入滬尾港,陷新莊、艋舺等處,都司陳陣亡;遂分舟于十五日入東港),山海交通肆擾攘。

    旋聞鳳山已失利,城陷葭月二十四。

    司馬頻危縣令亡(台灣分府錢帶領義民往援鳳山敗績,避入粵莊;知縣吳被害),局存火藥一壞地(鳳山全縣盡陷,惟署參府一軍縱死扼火藥局被困)。

    有援兵,阻賊氛,相違咫尺不相聞。

    南仔坑中進退谷,全師返衛将能軍(遊府吉帶兵再援鳳邑至南仔坑,進退不得;計出賊圍,全師返衛郡治)。

    郡城鹿耳船如蟻(蔡逆于十一月二十四日船入鹿耳門),賊計詭随同蜮鬼。

    乘虛直入窺金湯,徑截咽喉洲仔尾(地在郡治北關外,為南北要沖。

    蔡逆于十一月二十九日占據,遍貼僞示,自稱威武王;給發陸匪旗印,封授僞職)。

    匝地峰煙四望驚,分防南北已無兵。

    亟圖守禦籌長策,激勵義旗鼓吹榮(台令薛集紳士于府學明倫堂會議,遂率同遍行街市,勸募義民守城;有應者,辄加獎賞花紅,鼓樂喧傳。

    市井義旗響應,人心稍安)。

    臘初五、六賊鋒迅,連日分攻安平鎮(鎮在郡西海中,孤城屹立,即赤嵌城也。

    賊于十二月初五初六等日進攻,署守備王贊擊卻之)。

    孤城海上隐如山,炮焰迷天空雷震。

    全台險要重西關,關外萬家煙火環。

    此地安危系唇齒,木城不豎保無患(十二月初三日,西門外三郊義首陳啟良等請官添設木城。

    自小北門起、至小西門止,西面一方資為保障)。

    安平任攻不可下,謀犯城隍暫相舍。

    蟻聚蜂屯錢桶圍,壁壘團團遍山野。

    入門攻擊薄城壕(十二月初九日,賊始攻城),苦戰鏖争神鬼号。

    白甲前驅皂纛繼(白甲,新街義民所著;皂纛,吉遊府之旗),靡亂紅巾鳥獸逃(海賊俱劄紅巾布為号)。

    滿腔義憤同仇切,木栅滿城城似鐵。

    關孰拊循孰沖鋒?武吉遊戎文令薛(郡治系土城。

    時有謠雲:『文有薛、武有吉,土城變成鐵」)。

    困守彈丸涸轍魚,秦庭不見申包胥。

    首提援旅軍門李,連促增兵飛羽書(十二月二十四日,賊攻益急,官兵義民死傷甚衆,阖城大震。

    是日,李提台救兵至鹿耳門)。

    即令許、王兩鎮協(金門鎮許、澎湖協王),連挑精卒易輕艓;橫截賊人水陸沖,前後兩戰戰連捷(丙寅正月五日,水師兵與賊決戰,大獲勝仗,焚斬無數,實救兵所未有)。

    維時音梗道難通,嘉邑紛紛賊肆攻。

    聞道大兵來鹿港,懸懸望眼轉成空。

    計程百裡朝夕至,郡守阻軍駐嘉義(縣治距府百裡,時縣屬笨港、鬥六門等處處處皆賊,本府馬駐縣治)。

    去臘待盡春王正,未見一人并一騎;善謀文武計兵驕,聲言薪盡放采樵(時北路救兵未至,鎮、道憲定計克期水陸來攻洲仔尾賊巢)。

    精銳暗藏四路出,會師水陸集來朝。

    诘朝二月二日序,兵分兩道一時舉。

    陸軍誘敵任窮追,回苜賊巢空一炬(邑令薛引義民誘賊窮追,澎湖協鎮王舍舟登岸毀洲仔尾)。

    一炬遂成不世功,薛令後先王副戎;妙算無遺推大憲(鎮憲愛、道憲慶),昆崗焰照海天紅。

    滿野豺狼解體散,逆骞坐是謀逃竄。

    長圍共恨失奔鲸,成事在天堪浩歎(蔡逆既失洲仔尾,即于是月初七日辰刻逃出鹿耳門港)!賊去天家尚未知,大臣銜命統雄師(欽差将軍賽帶領大兵由海口至、郡伯提台許大兵從北路至)。

    元兇未殄留餘孽(蔡逆既去,而股頭陳捧,洪四老、邱恩等俱未就擒獲),莫恃粗安不慮危。

    安集流亡揭榜谕,廓清南北窮剿捕。

    策勳訊馘賞罰明,重見太平風日煦。

    可憐南路竟如何,村落為墟四百多(鳳山一縣,粵人乘亂藉義焚毀、搶殺閩莊至四百餘莊)。

    閩凱盡賊粵豈義,傷心兔爰雉離羅。

    陡然起滅猶反手,籌謀善後費搔首。

    天心厭亂未可知,未雨先須網戶牖。

    最難底定是全台,閩粵泉漳隙易開。

    網漏吞舟魚又逝,甯知蔡逆不重來(蔡逆果于五月十七日再寇鹿耳門,距二月初七日僅百日。

    将軍賽督水師會剿擊之,大敗而去)! 林氏家園舉人洪禧 入門何所有,蘿薜亂穿牆。

    樹密晴猶翳,庭陰暑亦涼。

    煙描疏柳黛,風度落花香。

    石磴沈吟處,書聲出草堂。

     鲲身漁火邑歲貢生章甫 沙鲲七線鎖台灣,天險東南設此關。

    無數漁舟連海岸,幾家煙火出江間。

    風搖螢點參差碎,浪拍星光錯落圜。

    夜半烹魚眠醉夢,不知身在水中山。

     下弦月,觀鹿耳門漁火邑歲貢王韓必昌 夜深群動息,氣涼暑漸無。

    坐覺幽意适,徙倚閣東隅。

    正值新晴後,煙樹稍模糊。

    沉沉半鈎月,利露幽光孤。

    遙望鹿耳門,隐隐平沙鋪。

    少焉月漸升,紛射鼋鼍居。

    錯落漁火集,閃爍出菰蘆。

    将與疏星雜,上下明空虛。

    風靜波不興,海面一鏡如。

    皚皚東方白,拍拍驚啼烏。

    驟寒逼衣裳,吾将歸吾廬。

     有客問台灣土風者,以此答之 瀛壖久已沾聲教,耕鑿共安飲食天。

    漁火紅搖官渡月,樵擔綠破雉牆煙。

    誰沉鐵網将奇采,空把靈犀向海燃。

    夜夜花村雞犬散,太平時世任高眠。

     遊竹溪寺,觀壁上「溪西雞齊啼」限韻諸作,戲效之。

    複納「十二支」其中,知小技無當大雅,姑存之 聞道竹溪勝虎溪,龍潭蛇穴夾東西。

    騎羊客解談刍狗,脫兔僧能養木雞。

    牛奶果垂松徑滿,鼠姑花發藥闌齊。

    拚将系馬燒豬肉,無奈歸豬繞樹啼。

     遊龍肚莊即景邑諸生楊賓 一重山水一重新,環抱山莊最可人。

    曲澗泉流來似去,缺峰雲補假疑真。

    南東其畝分疆理,山水之間得知仁。

    自可逍遙人事外,何妨屢醉甕頭春。

     竹溪寺邑增生陳廷瑜 古寺緣城近,魁山外一峰。

    路回青疊疊,門隐翠重重。

    竹雨喧秋葉,溪煙冷暮鐘。

    阇黎饒種秫,幽杵亂聲舂。

     紅毛城 蒼莽海天秋,孤城兀自留。

    亂春鲲嶼浪,獨鎮鹿門洲。

    渡接三篙水,潮平一葉舟。

    數聲清角起,人在枕江樓。

     重遊鲫魚潭邑諸生林奎章 十一年前此地經,今朝認取古沙汀。

    水光不改當時綠,山色猶留舊日青。

    一幅畫圖魚蟹舍,數家溪爨薛蘿亭。

    乘桴熟睡波心穩,泊岸無須扣竹扃。

     岚翠亭閑詠郡學諸生陳登科 幽亭小築面青巒,滴翠拖藍繞曲欄。

    魚影動搖波影碎,樹聲錯雜鳥聲歡。

    雙清風月遊神淡,一氣乾坤放眼寬。

    我欲寄情山水外,敲詩閑倚舊騷壇。

     過五妃墓祝道椿 步出小南門,飛沙撲面揚。

    古冢生青草,殘碑卧戰場。

    昔日将軍辟海疆,五妃同死殉明王。

    貞墳冷落寒梅瘦,雪後猶開五出芳。

     五妃墓僧蓮芳 豈顧傾城色,應知大運歸。

    情同垓下慘,事與馬嵬非。

    冢草留青黛,山花舞繡衣。

    一壞香玉地,寂寂對斜晖。

     遊竹溪寺郡廪生洪坤 挈伴尋春出郭遊,寺門高聳接平疇。

    梵鐘響徹松陰外,玉磬音傳佛座頭。

    嫩竹遙連村樹綠,清溪倒映暮雲浮。

    一鈎隐現虛空際,羨爾山僧得靜修。

     雁門煙雨邑舉人郭紹芳 蒼茫煙雨認前村,羅漢秋深鎖洞門。

    天際塞鴻雲翼迥,雲中江樹綠陰繁。

    風凄巫峽猿啼血,霧暗潇湘客斷魂。

    畫意詩情閑觸撥,蠶叢另辟一乾坤。

     九日紅毛摟登高邑歲貢生遊化 佳哉重陽節,何處寄遨遊?曠懷千載上,獨陟紅毛樓。

    紅毛樓上風景好,西望大江流浩浩。

    怅往悲來興不窮,直須搔首問蒼昊。

    飄飄雲外響風筝,扶搖直上奮鵬程。

    俯視衆山皆渺小,甯甘卑屈負生平。

    荊州王粲憑闌歎,何如彭澤醉籬畔。

    筆未題糕媿未豪,壯心不已且登高。

    君不見龍山會上孟參軍,風吹帽落自超群;又不見茱萸囊、黃菊酒,風流自昔傳重九。

    但應借取餘杯醉,休論荷蘭當日事。

    聖朝一統慶鹹甯,此日登臨皆天賜。

     重陽日同友人遊海會寺,席上分韻拈得禅字邑拔貢生黃汝濟 昔拟館娃今禮禅,樓台鐘鼓尚依然。

    為乘豪興酬佳節,暫憩叢林淨俗緣。

    地久莫尋藏蟒穴,庭空猶見散花天。

    與君話盡興亡事,半是詩狂半酒颠。

     斐亭聽濤邑拔貢生黃缵 獨坐幽亭百感生,天風吹下海濤聲。

    凄清似鼓湘靈瑟,激烈疑彈趙女筝。

    潮信好逢秋八月,客心無奈夜三更。

    此君還助潇潇響,潘鬓愁添白幾莖。

     詠地瓜邑廪生黃化鯉(字躍三。

    海澄司訓) 獸掌龍蹄并有名,勻勻禹甸種初成。

    自從海外傳嘉植,功用而今六榖争。

     不是黃台舊種傳,周原生處陌連阡。

    青精好飯無他讓,絕勝蹲鸱與玉延。

     味比青門食更甘,滿園紅種及時探。

    世間多少奇珍果,無補甕飧也自慚。

     釀成佳醴異香清,太白觞飛醉月傾。

    卻笑江陵千樹橘,封侯空自博虛名。

     秋月遊海會寺嘉邑廪生張以仁 黃花黃葉逼深秋,出郭來從野寺遊。

    抖擻征衣還未了,一聲清磬度林邱。

     密竹深林舊館娃,霸圖空後現袈裟。

    隻今一片禅心月,曾照當年舞袖家! 竹溪寺 到此絕塵機,山光霭翠微。

    通幽泉自曲,悟靜鳥将歸。

    昙氣空中合,禅心物外依。

    何當襟帶綠,掩映竹成圍。

     中春雨後元棫崗學博共遊鴻指園(鈔二)嘉義訓導柯辂 别墅蓬瀛勝,招攜試一臨。

    徑幽迷屐齒,花豔覆春陰。

    樹石藤蘿古,樓台煙雨深。

    到來真浩曠,吾亦愛山林。

     三載宦遊客,栖遲在海東。

    發從今日白,花似去年紅。

    景物逍遙外,乾坤俯仰中。

    吾生幾兩屐,雪爪倦飛鴻。

     台灣竹枝詞二十首(原摘抄五首、現據「薛刻本」補足。

    --編者) 薛約(江陰人) 乾隆丙午、丁未間,台灣林逆滋事。

    雖閱邸報傳聞異詞,覆檢「台灣縣志」閱之,因得備稔其風土之異,遂作「台灣竹枝詞」二十首。

    越二十年,而家雲廬出宰斯邑,續修「縣志」。

    志成,郵歸付梓,餘得預校雠之彼;因檢原稿,附入末卷。

    不揣固陋,用質纂輯諸公。

     海外偏隅竄奪頻,天教歸命版圖新。

    澎湖一戰如神助,靖海軍威震海濱(靖海侯施琅進剿,海潮驟漲四尺,遂克澎湖)。

     鹿耳開洋競挂篷,長年把舵溯空蒙。

    金、雞、裡、媽經由慣,不論東西南北風。

     番女妖娆善雅音,私歡貓踏遞情深。

    幽窗月色涼如水,每到更闌聽嘴琴(嘴琴長六、七寸不等,以絲及木皮之有音者為弦) 客室醇醪勸酌便,香垆作盞漫留連。

    樹頭摘得槟榔獻,土物須知分外鮮。

     剪穗舂糧作午炊,家無宿米辦臨期。

    清晨村舍丁東響,錯認疏鐘度水湄。

     封邱作室架橋通,半截篔筜代土工。

    潇灑門庭饒逸趣,絕勝畫舫可乘風。

     親迎沿途鼓樂喧,釆旛花轎樯盈門。

    海疆風俗猶循禮,堪笑中華易結婚(台俗婚娶行親迎禮)。

     七日旋車谒婦翁,中堂開宴禮偏隆。

    絕憐豎月供帷榻,款接兼旬不豎豐(新婦及婿七日後同谒嶽父母,曰旋車;嶽家款留至一、二月,曰豎月)。

     演劇迎神遠近嘩,豔妝處處競登車。

    阿郎推挽出門去,指點紅塵十裡賒。

     一種纖藤繞樹陰,柔條袅袅軟難任。

    盤來纖手争誇示,絕勝閨中纏臂金(金絲藤細而軟,苗女盤于手以為飾)。

     積薪煨芋飽晨昏,人說山中傀儡番。

    果腹不須分甲乙,淳風偏讓野人敦。

     見說果稱梨仔拔,一般滋味欲攢眉。

    番人酷嗜甘如蜜,不數山中鮮荔支(番石榴一名梨仔拔)。

     清秋夜月皎如霜,蘆笛聲聲調遠揚。

    一種凄涼吹徹曉,頓令客子斷離腸。

     纔過乞巧結緣天,好事頭家漫醵錢。

    海口紅燈燃百盞,中元普度又喧阗。

     山雲海氣夜霏微,侵曉猶看露未晞。

    一任三春無雨澤,不敢瓜果少生機。

     獨木為舟兩槳劃,水沙連裡水流斜。

    山居饒有江湖樂,種得浮田好作家。

     潮生魚扈得魚多,生小江頭狎水波。

    但願終年風信少,七鲲身裡挂魚蓑。

     一徑濃陰傍舍栽,亭亭森秀勝疏槐。

    從渠酷暑清涼甚,好作羲皇海峤來(屋前後多植槟榔木)。

     ■〈文粦〉斑古篆學紅毛,符檄官書走驿騷。

    盛代同文漸染久,熟番也解習拈毫。

     播種無煩■〈扌麃〉蔉忙,秋成安坐慶倉箱。

    場工早了清閑甚,便理牛車榨蔗糖。

     按訂稿首、二本文,有删無補;此本詩有補有删,第删多于補。

    至同局詩,謝君來書謂:『名志、佳志必不收現在詩,況吾兩人詩收入志書,隻得醜名。

    但于衆一概收而吾兩人獨否,予人以過而自立于無過,更為不可。

    此一節祈細酌之,可以違衆守正義為上』雲雲。

    茲闆已锓成,删補俱難,盡照訂稿;惟在局諸詩,悉如來書,不論初稿所收及未收添入者,一概删去。

    薛君約「竹枝詞」二十首摘存五首,為此志锓闆姑蘇之證;餘諸家俟後人續修采入,茲無取焉。

     詞(由「薛刻本」加入。

    --編者) 登赤嵌樓懷古(調寄「滿江紅」)庚子舉人黃朝輔 落日孤城,頺垣上,荷蘭遺迹。

    舒望眼,山川形勝,東南半壁;鐵鎖海門天設險,纓标沙岸星分域。

    問滄桑,幾閱入輿圖,頻沿革。

    雞大尾,勞翻拍;牛細段,留镌刻。

    總海氛無焰,劫灰須熄。

    夜月飛銀漁火鬧,戍煙簇翠蜃樓寂。

    祗今來,瀛海沐恩波,歌皇德。

     贈林覺廬先生(調寄「虞美人」)韓必昌 少年耳聆翁名久,讀遍詩千首。

    去年纔得識翁顔,贈我陽春一曲和皆難。

    而今又與翁分袂,詩債償還未。

    問翁後會可能期?道是鴻飛那複計東西! 送錢醉竹先生回吳縣(調寄「踏莎美人」) 百結回腸,一番愁緒;匆匆行色難留住。

    不知後會是何年,把酒河橋,珍送浣雲箋。

    日挂長亭,舟臨遠浦;先生便唱骊歌去。

    蘆花也解别離難,慣逐西風蕭索拂征鞍。

     吊夢蝶園集句(調寄「南鄉子」第四體。

    園前有半月樓,蔣金築太守所建) 蘆葉滿汀洲(劉過),極目煙中百尺樓(秦湛);此地年來曾一醉(歐陽修),悠悠看盡紅顔又白頭(尤侗)。

    無計賣閑愁(湯卿謀),但把清樽斷送秋(蘇轼);欲買桂花重載酒(劉過),羞羞!人不羞花花自羞(黃山谷)。

     與同社諸子渡安平,舟中晚眺,用尤悔葊韻(調寄「滿江紅」) 擊楫中流,波渺渺,一江風漲。

    喜重來,山川風景,依然無恙。

    縱目直窮鲲嶼外,放懷更陟彜樓上。

    問無殽,若個識豪狂,鲈魚饷。

    駕一葉,扁舟漾;聽一曲,吳娃唱。

    更香醪飲盡,重沽村釀。

    得句欲題誰捧硯,無錢可挂何須杖。

    看天邊,早露玉蟾明,銀鈎狀。

     春日谒五妃墓,用李易安韻(調寄「聲聲慢」第四體) 蕭蕭海島,國破家亡,老臣以壽為戚(用宋順帝遜位時齊王琨語)。

    惟有捐軀殉難,無容姑息。

    更憐五妃烈節,道相從地下宜急。

    休忍辱,縱倉黃戎馬,大義應識。

    遺廟丹青已落剩,累累青冢,野花堪摘,況複春風舞草,四山雲黑。

    如訴當年怨恨,早使我淚點同滴。

    空憑吊,待留題,又未得。

     海會寺懷古,用東坡赤壁詞韻(調寄「念奴嬌」) 當年娃館今佛殿,道是前朝遺物。

    爾日全無幹淨土,那複東南半壁!戰艦橫江、旌旗蔽日,白骨堆如雪。

    區區海島,尚存多少豪傑!王師雨集雲行,将軍骁勇,妙算神機發。

    海若波臣皆效順,樯橹灰飛煙滅。

    隻有王孫,艱辛海外,全得幾莖發。

    迄今冷落,誰吊樓台風月。

     登赤嵌樓懷古(調寄「滿江紅」)程師恺 厲頃洪被,極目處,連天無際。

    聞說道,當年膛臂,一隅脾睨。

    樯橹灰飛荒故壘,鲸鲵浪靜聯新第。

    溯勳名,靖海震寰區,空碑碣。

    花爛熳,心如醉;人落莫,歸無計。

    對驚濤洶湧,憑何利濟!沙鳥回翔頻聚散,雲山層疊成迢遞。

    問浮槎,去客幾時還?長凝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