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寨

關燈
州兵原管六指揮、十一寨。

    甯節〔1〕久廢,寨亦多更革。

    紹興間,屯左翼軍數百,置正副将,尋命郡守領節制焉。

    諸縣尉司弓兵,亦不下數百人。

    獨是弓兵仰役錢雇庸,不能以時給,往往罕應募。

    倘守令加之意,俾無愆阙,尉寨兵協力以衛闾裡,州兵有虎豹在山之勢,何非常足慮哉! 禁軍 威果第三十五指揮營在州西,額五百一十人。

     廣節第八指揮營在州東,額二百六十人。

    寶祐六年九月,密劄諸州、軍、府禁軍阙額不許徑自招填。

    将上件錢糧樁管,聽候朝廷行下,毋得擅自支動。

    本州兩指揮阙額,通一百三人。

    郡守胡公太初申請自到任十一月為始,樁管錢糧衣賜。

    開慶元年十月,有旨,仍舊招填阙額。

     廂軍 保節第二十一指揮營在州東,額三百三十二人。

     保節第二十指揮營在州西秋成門外,額三百三十二人。

     牢城第六指揮營在州東橫崗嶺上,額二百二十二人。

    甯節指揮附此。

     屯駐軍寨 在城南三裡。

    舊無之。

    建炎間,楊勍亂後,贛、梅寇屢起,朝廷時遣大軍讨捕,駐紮城中。

    初散泊民家,後或屯開元寺。

    紹興十年,翟臯統廣東摧鋒軍一千二百人到州,權住同慶、文殊寺。

    至十一年,安撫司準旨于摧鋒軍存留上件事就州駐紮。

    十三年,奉旨創寨,改隸左翼軍額。

    二十一年,統制陳敏命呼延迪招集湊一千人。

    未幾,郡盜景滅,旨抽回,止留三百二十八人。

    二十八年,州申乞備牒劉統制更那差官兵二百人前來謝宣下部轄,仍乞補謝宣充正将。

    二十九年,本州申安撫司乞添人守禦,又差一百三十三人就甯化縣屯戍。

    續又差撥一百三十九人、将官一員共湊六百人為額。

    至三十年,成功寇作,檄回甯化駐紮副将張福部下官兵。

    乾道五年正月,内據邵武軍申請,乞遣汀州左翼軍五十人、将官一員往建甯縣屯戍。

    慶元元年,旨就本寨撥官兵九十人、副将一員,往甯化下土駐紮,每歲一易。

    續因所管人内積年折閱七十八人,至開禧二年,旨招收強壯雄勁軍人七十八人,湊足六百人之額,以正、副準備将各一員管轄,并系本軍升補差撥,申殿前司照會。

    紹定間,盜賊蜂起,建甯縣下土屯戍寨栅為賊蕩破,官兵仍回本寨。

    自後住差。

    至寶祐五年,安撫司備樞密院行下:據邵武軍建甯縣士庶乞照乾道間例,差撥汀州左翼軍五十人、将官一員前來駐紮安撫。

    史岩之牒本州抽撥,歲易本寨戍軍。

    自嘉定間江西峒寇李元勵竊發,郡守鄒公非熊被旨節制本州屯戍軍馬,方有體統,至今因之。

    先有正、副準備将各一員,寶祐間,泉州統制司申樞密院,乞增置統領,不無十羊九牧之患。

    又本州乃鹾寇往來之沖,近抽撥五十人于邵武遠戍,亦非分屯初意。

    識者以此二事為非便。

    統領貝國珍到寨,居正、副将衙。

    後改蔔同慶寺前,創統領廨舍。

     汀州屯田 見于汀州路上杭縣立屯。

    一本屯原撥軍人一千五百名并田地、牛具、種子。

    田每軍三名耕田四十五畝,該田二百二十五頃。

    每畝納米六鬥,該糧一萬三千五百石。

    牛每軍三名共使牛一隻,内有軍三名為離屯窎遠,使牛二隻,計使牛五百一隻。

    農具内斧頭、鐮刀、鋤頭、鐵耙四色,每名各使一件;犁、耙二色,每軍三名共使一色,計農具七千件。

    斧頭一千五百件,鐮刀一千五百件,鋤頭一千五百件,鐵耙一千五百件,犁五百件,木耙五百件。

    種子每田一畝用種谷六升